《紫颜色》中的疾病隐喻分析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之著作《紫颜色》中的疾病生理现象可从隐喻化角度来剖析其主题。本文试图围绕茜莉的绝经事件、索菲娅的“失眼”事件以及X先生的癔症事件对该小说中的疾病隐喻进行分析,探讨疾病隐喻背后的深意。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 《紫颜色》 疾病隐喻
  引言
  艾丽丝·沃克 (1944— )的代表作《紫颜色》为沃克带来盛名。国内学者对沃克作品的研究亦集中在《紫颜色》上,相关研究总体呈多元化趋势,但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妇女主义视角对《紫颜色》进行解读,二是从男性暴力角度进行剖析,三是从生态女性主义进行文本解剖,四是从反性别主义、种族主义等反非人道主义进行分析。可多数研究不管从何种角度对该小说进行解析都或多或少难以逃离女性主义视角的影响。本文将借用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提出的疾病隐喻观点,从茜莉绝经、索菲娅“失眼”以及X先生癔症出发对小说中的疾病进行隐喻解读。
  人生于世,如苏珊·桑塔格所言:“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公民。”(苏珊·桑塔格,5)现实生活中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非人可控,可生活在小说中角色的生老病死却是作者为小说内涵发展或其他用意而做的选择与铺垫。文学作品中每个角色经历的疾病都不是简单的偶然事件,其背后藏有作者为整个故事铺垫的内涵。因此,探究小说人物疾病背后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茜莉:绝经
  小说主人公茜莉是位命运悲惨的弱小女性,她十四岁被继父奸污,因为彼时她已来潮,具有生育的可能,遂接连生下两名婴儿。在生下两个孩子后,刚过二八年纪的花季少女却骤然停经。因为其母亲的精神状态混乱以及自身未接受适当的教育,茜莉对性知识了解甚少。她甚至是在教堂才得知,每隔一段时间的出血代表着身体具有孕育生命的能力。所以当发现自己不再出血后,她便明白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可茜莉丝毫不为失去生育能力感到可惜和困扰,因为她亦明白自己将不会再经历产子继而失去他们的痛苦。绝经于她而言是一种解救,可以减少她生理上的痛苦以及心理上关于道德方面的煎熬。
  有的疾病是天灾人祸,而有的疾病却可以“透露出患者本人或许都没有意识到的那些欲望。疾病——以及患者本人——成了需要破译的对象。这些隐蔽的欲望现在被看作是疾病的诱发因素”(苏珊·桑塔格,42)。对女性而言,自青春期便开始陪伴她们的经期可以很好地反映她们的状况。她们身心状况的好坏都能在其经期的到来时间以及经期内身体反馈情况进行一窥。正常情况下的花季少女不会骤然停经,而茜莉的停经实际上是她对自己懵懂却尝其苦楚的经历之无声控诉。她用自己的身体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残酷行为做出抵抗。
  接连生下两个孩子,又相继失去他们,于茜莉而言是沉重的打击。纵然知道他们是“父亲”侵犯她而结下的痛苦果实,是她受难的证明,可这些都阻挡不了来自母爱的天性,她仍然极爱自己的孩子。茜莉从未因这两个孩子结于“父亲”的暴行而对他们产生任何厌恶心理,而是同所有母亲一样强烈地爱着他们。她在女儿的“全部衣裳下面都绣上了‘奥莉维娅’的名字”,同时“还绣了一些小星星和花朵”(艾丽丝·沃克,14)。在儿子被带离自己身边后,茜莉彻底醒悟自己的孩子不分性别都逃脱不了被带离自己的命运。如此,接连失去两个孩子使得茜莉对于生产一事衍生出抵制情绪。既然如此,于茜莉而言无法永远拥有不如从未拥有,这起码是减少痛苦的一种方式。同时茜莉也明白“父亲”不会就此停止对自己的侵犯,所以抵制生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自己每个月的出血。此外,经血排出的通道与“父亲”侵犯她的路径之一重合,每一次经期的来临势必会增加下身在茜莉所有感知中的存在感,而每次处理经期间的卫生问题时都会一次次被勾起“父亲”施加在自己身上痛苦的记忆。绝经是减少茜莉痛苦最为直接也是她唯一能做到的方法,力量弱小如她只能影响自己,控制自己的身体。
  “福柯认为,肉体如同灵魂一样,都是由社会建构起来的,因而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改变的。它并不像人们一向所认为的那样,其一切本質都是与生俱来的、固定不变的。恰恰相反,它不但原来就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内容,而且即使完成了某种形式和内容,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李银河,10)茜莉的肉体与她的精神发生交汇,并随之做出巨大改变。在花季年龄绝经并不是因为茜莉身体素质过差,在嫁给X先生后她可以游刃有余地操持所有家务以及参加农活劳作。停经是她潜意识里对这个充满痛苦而无处排解的世界唯一能做出的反抗。隐蔽在茜莉内心对“父亲”的厌恶以及反抗最终体现在她身体上,绝经既是茜莉减少痛苦的自我机制保护,也是她为自己遭遇的不人道行为做出的无声反抗。
  二、索菲娅:“失眼”
  “剧作家不仅擅长在戏剧创作中宣泄情感,亦擅长把自身病痛‘迁移’于人物,让人物代其‘受虐’,平复受创心理,从而引起情感补偿,激发精神愉悦来对抗疾病,救赎自我。”(高鲜花,100)小说家同样会在创作时将自身的疾病经历加诸作品人物身上,通过人物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外,“作家笔下的疾病不仅仅陈述生命个体的痛苦体验,同时还被作家当作对文明的隐喻与批判”(李碧芳,178)。
  小说中的索菲娅原本是一名高大勇敢的女性,身体素质强硬。她跟哈泼打架时“像两个男人”(艾丽丝·沃克,39)。索菲娅从小就在男人堆里同男人打架,她说:“我一生都得打架, 跟我爹爹打,跟我兄弟打,跟我堂兄弟和叔叔伯伯打。一个女孩在一个男人统治的家里是不安全的。”从此可以看出她的身体素质非常强硬。可后来因为顶撞市长夫人,“他们砸破她的脑袋。他们打断她的肋骨。他们把她的鼻子打得歪到了一边。他们弄瞎了她的一只眼睛。 她从头到脚全身浮肿。她的舌头肿得像我的手掌,就像是一块橡胶从牙缝里伸出来”(艾丽丝·沃克,86)。在这次对弈中,索菲娅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如同儿时的沃克在八岁时失去一只眼睛。沃克是因为游戏被兄弟任性地打坏了一只眼睛,而索菲娅是因为市长滥用职权而失去了左眼。   被剥夺的左眼是沃克对彼时黑白种族极为不平等文化的直白批判。索菲娅的眼睛是观察世界的介质,是属于她个人的宝贵财产。市长手下残忍地剥夺她的眼睛便是不顾法纪地侵犯她的私人财产,可他们却不用为此受到惩罚。在这种条件下,索菲娅成为阿甘本口中的“赤裸生命”,她毫无抵抗地承受来自白人主权者的暴力,而“这种暴力是不受世俗和神圣的法规所束缚的”(朱丽卉,45)。失明的左眼是证明彼时社会环境文化失公的有力证据,是对不平等的白人主流文化的控诉。通常疾病是非人可以控制的,然而索菲娅的左眼是因为私怨而被人为毁掉,这就隐喻出了“失眼”背后的种族文化不平现象,也是作者谴责批判的对象。
  沃克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说,那次事故也是件好事,它使我产生了顽强奋斗生存的信念。”(王逢振,134)沃克将她的经历赋予了小说中的索菲娅,在经历灾难后索菲娅也变成了一个更加隐忍、更加坚定生存的人。
  沃克通过小说中的疾病隐喻揭露种族文化下的不平。
  三、X先生:精神疾病
  文化因社群不同而有异,但是几乎所有文化都有一个共通点:劝导群体中的成员行善去恶。以善为根基的社群才能保持其长远而又稳定地运存于世。“随着赋予疾病(正如赋予其他任何事情)更多道德含义的基督教时代来临,在‘疾病’与‘受难’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更紧密联系的关联。把疾病视为惩罚的观点衍生出疾病是一种特别适当而又公正的惩罚观。”(苏珊·桑塔格,40)
  小说中在茜莉不顾X先生阻拦跟随莎格离开后,“X先生活得像头猪,整天关在家里不出门,家里都发臭啦”。此外他夜不能寐,“晚上他觉得他听到了门外的蝙蝠声,还有别的东西在烟囱里咯咯作响。可是,更坏的是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一到了白天,心跳很好,但晚上一来,心跳就乱了。心跳得很响。似乎连房子都震动了,简直像鼓声一样”(艾丽丝· 沃克,209)。X先生的癔症恰巧发生在茜莉离开之后,很明显茜莉是其癔症诱发的主要因素。茜莉的离开打破了其原本认定的世间法则。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家庭主宰,所有家庭成员都在自己设定的法规下行事,而茜莉却决然地放弃对他的依靠奔向未知生活。在离去前茜莉第一次与X先生发生正面冲突,她大胆地回击X先生的贬低甚至诅咒他将来一无所成除非他好好干。平日温顺的“所有物”忽然站出来指控自己的打骂并诅咒自己会受到暴行的双倍反弹这个事实给X先生带来极大震撼。茜莉的选择和言语让X先生恍然醒悟自己的意愿并不是家庭空间运行准则,自己以及对其他成员实施的惩罚会引起被惩罚者的愤怒,只是平时碍于他的权威不敢发声。在这之后X先生必定在心里对自己曾经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在醒悟到自己的错误后,内心的愧疚开始折磨他的心智。正如茜莉再次回到X先生家事他不敢直视茜莉的眼睛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心虚。可一直高居家庭主位的X先生享受了多年的上位者权力,就算他一时悔悟自己行为的不正当性也不会将自己的悔恨公之于众向他人示弱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激情由此转向内部,惊扰和妨碍了最幽深处的细胞”(苏珊·桑塔格 43)。X先生内心强烈的悔恨痛苦情感无处宣泄便转移到身体上外在成癔症。
  哈泼作为局外人明白X先生的癔症与茜莉有关,遂促使他把偷藏起来的信还给了茜莉。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将聂蒂的来信还给茜莉后X先生的癔症也随之自愈。“小气伤人。”(艾丽丝· 沃克 209)在进行弥补后,X先生内心的情感向外得到了宣泄,身体才开始恢复。
  沃克试图阐释内心无处排解的忏悔于人而言是无处躲避的牢笼,它将人死死困在精神枷锁下。若想减轻自己曾经的过错带来的心灵折磨,可因曾经犯下的过错已无法重改,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就地为自己带来的伤害进行修补。透过对X先生的癔症描述,沃克试图引起那些残暴地对待其他生命的人的注意,迷途知返尚可拯救。沃克不仅关注被迫害的生命,也对施暴者的拯救困境提供了新的指引。由此建立一個更为和谐的社会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结语
  借助疾病的书写隐喻,艾丽丝·沃克更加深刻地揭露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压迫。她们经受的压迫显现于身体,又转移到精神,最后通过身体来进行揭示、反抗。生理现象在小说中被沃克赋予了批判的力量。身体的遭受成了揭露暴权面纱的棍杖。同时,沃克还不忘给予施暴者一丝向善的灯光,让施暴者意识到只要迷途知返,悔悟犯下的暴行并及时进行修正,心灵枷锁方可获得解脱。这一思想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增添了更多可能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 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仁敬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3] 李银河.福柯与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 高鲜花.田纳西·威廉丝戏剧创作的疾病书写[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97-101+113.
  [5] 李碧芳.《盲刺客》中疾病的社会文化隐喻意义[J].世界文学评论,2009(2):178-182.
  [6] 朱丽卉.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研究[J].世界哲学,2019(1):41-49.
  [7] 王逢振.访艾丽丝·沃克[J].读书,1983(10):134-136.
  作 者: 李月,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小雅·采薇》是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典范《诗经》中的名篇。对它进行文化研究,能以点带面发掘与揭示出传统文化蕴涵的德育元素与道德基因,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文本整体中阅读与诠释《小雅·采薇》,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文化教育价值体现在哲学、政治及心理三个方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学类文本 文本整体 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指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包括古
期刊
摘 要:“性”作为人类最强大的本能,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些关乎人性的重大命题,从而小说文本中的性叙事也可以传达一些深刻的命意。毕飞宇的《玉米》三部曲便体现了此意义:《玉米》通过叙述权色交易的“性”来展现“官本位”思想对于“性”的异化;《玉秀》通过被“轮奸”、被“侮辱”的“性”来展现“贞洁”观念对于“性”的束缚;《玉秧》通过被“侵犯”的、“残缺”的“性”来展现自卑心理对于“性”的伤害。通过“性”的这三种
期刊
摘 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ia Marquez)作品中人物退场的情节在叙事时间领域的特色。在这些情节的表现中,无论时序、时距还是频率,借由叙事层面的技术性处理,作者展现出多重多种的人物形象和叙事技巧,在有限度的篇幅中展现出优秀的表现力和叙事的控制力。在理论基础上,本文遵循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对叙事时间理论的界定,深入讨论作品的时序,通过分析现象
期刊
摘 要:《牧童与牧女》塑造出形象饱满、立体鲜明的女主人公柳霞的角色,即残酷战争的受害者、不幸灵魂的拯救者与倔强坚定的守望者。柳霞是战争中痛失挚爱却坚定守候的万千苏联女性的缩影,她身上始终闪耀着坚强、悲悯、不妥协的人性之光,作者阿斯塔菲耶夫描绘柳霞形象,实则是对战争与人性进行深入思考,表现出高度的人道主义情感。  关键词:《牧童与牧女》 柳霞 救赎 守望者  一、引言  阿斯塔菲耶夫的《牧童与牧女》
期刊
摘 要:《项脊轩志》选取作者的书斋项脊轩作为“故事线”,在对闲琐生活小事的书写中交织着家族的人事变迁和个人的人生轨迹,隐含着作者对于家族分崩离析、亲人早逝、自身遭遇的复杂幽微的情感。本文从结构布局、细节描写、表情达意、语言风格四方面对其进行文学评析,旨在探讨其流淌于闲琐生活中的真挚情感和艺术手法。  关键词:《项脊轩志》 结构艺术 细节 至情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是“唐宋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
期刊
摘 要:米沃什的诗歌以复杂深邃著称。本文在对其著名长诗《太阳从何处升起何处降落》进行细读的基础上,从对话性的角度切入,认为该诗是一首具有很强的整合性和包容性的对话性诗歌,具体表现在诗歌结构的复调性、诗歌话语的杂语性、诗歌思想的聚合性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米沃什 对话性 复调性 杂语性 聚合性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2004)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
期刊
摘 要:“啸”最早作为一种口哨音乐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在语言产生之前便作为一种交流手段流传开来,逐渐具备了音乐性、文学性。这种源于上古、兴于魏晋的文化现象因其广泛的功能而逐渐受到重视。而唐代经济社会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唐诗基数之多的现实决定了即便是在魏晋之啸的基础上,唐代“啸”的文学性和文化意义也是值得考究的。杜甫之诗向来有“诗史”之称,读其诗而知其世。在唐朝这个繁华与衰败并存的时代,杜甫以其“啸
期刊
摘 要:姜夔一生布衣,几经辗转,而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合肥情事”是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文学史上的佳话,也是其诗作中悲情色彩的重要来源。本文试通过三首《鹧鸪天》的赏析,展现一代词人姜夔的内心世界,剖析其内心深处别样的柔情与悲苦。  关键词:姜夔 《鹧鸪天》 悲情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鹧鸪天·元夕不出》《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三首词均由姜夔作于庆元三年(1197)上元节前后。不同于以往的长篇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第五代”导演在国际影坛上声名鹊起,导演何平也紧随其脚步,拍摄了一部具有反传统特征的中国故事。影片《炮打双灯》在国内未曾上映,但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也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本片根据冯骥才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典型的北方宅院中,试图冲破封建束缚的男女上演的爱情悲剧。本文试从叙事空间的角度,分析影片《炮打双灯》在视听方面所展现的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倾向与
期刊
摘 要:疾病不仅是医学关注的范围,其在文学中也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史铁生作为当代文坛上的一名残疾作家,其作品中塑造了多种不同的残疾个体形象,而在当代文学中,这种“残疾”书写不但蕴含着独特的隐喻意味,也体现着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史铁生 疾病隐喻 残疾  《现代汉语词典》里把“疾病”解释为“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是生命的一种非常态。尽管疾病属于医学领域,但苏珊·桑塔格在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