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陪我挑灯夜读,我伴你迟暮黄昏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报恩辞去公职回乡
  朱观景出身农家,父母对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跳出农门,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朱观景很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郯城三中。读高三时,因学校离家太远,朱观景便跟父母商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这样便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父母同意了。
  几天后,他找房子时遇到了一个大娘。大娘名叫朱学秀,时年67岁,命运多舛的她早年丧夫,年老时又连丧两子,独自一人带着3岁的孙女琪琪生活。得知朱观景想租房求学,朱学秀热情地迎了上去:“我家里有空屋,你进来看看。”朱观景一眼就相中了一间房,忙问房租多少。朱学秀笑了笑:“要啥钱,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来了刚好可以给我们做个伴,不要钱,你安心住着就是了。”不管朱观景怎么劝,朱学秀硬是分文不收。
  朱观景住进去后,朱学秀对他就像自家孩子一样照顾,不管做什么吃的都多做一份留给他。高三寒假来临前几天,朱观景在学校里复习晚了,等他到家,脚已经冻得没了知觉。朱学秀打来热水让他泡脚,又忙着去厨房给他煮姜汤,“快喝,喝了就暖和了。”
  昏暗的灯光下,朱学秀低头做针线活的样子,映照在朱观景心里,就像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让他在最寒冷的季节里,感觉到了浓浓的温暖。
  在朱学秀的照顾下,1996年,朱观景以全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得知朱观景要去北京上学了,朱学秀千万个舍不得,她用做针线活换来的钱,买了一大袋零食送给朱观景:“自己在外,可得注意身体,有空回来看看我们,我给你做好吃的。”朱观景点点头,在小屋里度过的一年,他不会忘,朱大娘对他的好,他更不会忘。
  大学毕业后,朱观景不负众望,凭借出色的成绩进入了北京市政法系统工作,成为乡邻们口中有出息的人,父母也以他为傲。此时,朱学秀的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琪琪也大了,上学需要的花费也多。朱观景决定每月从工资中拿出600元钱贴补她们。得知朱观景要给自己汇钱,朱学秀生气地说:“我照顾你,不是图你为我做什么,我就是看你不容易,你现在给我钱,别人会咋说我。”每次给钱,朱大娘都不收,次数多了,朱观景也生气了,他撂下了重话:“钱再不收以后就不来了。”朱学秀只能含泪把钱收下。
  一天,正在北京上班的朱观景突然接到琪琪打来的电话,她着急地说:“奶奶病得很严重,她不愿去医院,我不知道咋办了。”朱观景忙请假赶回了郯城。推开朱学秀家的门,看到琪琪坐在床边哭,朱学秀躺在床上不断呻吟。朱观景忙把她送去县人民医院,经过救治才转危为安。医生告诉他,朱学秀心脏不好,身边最好有人守着,否则一旦病发会有生命危险。
  这份陪伴苦乐参半
  那几天,朱观景想了很多很多,昔日在朱大娘家的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最难的岁月里,是朱大娘给了他温暖与慰藉。如今,朱大娘病重,琪琪又小,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辞去公职,回乡照顾她。一边是病重的朱学秀,一边是自己的事业以及父母的期望,但朱观景还是毅然选择辞去公职,回乡照顾朱学秀。
  一开始,朱观景不敢跟朱学秀说实话,只说自己请了一段时间假,过来照看她,等她身体好了再走。每天,朱观景早早地就起来洗衣做饭,送琪琪上学,然后陪朱学秀说话,喂她吃饭,这一照顾就是一年多。见朱观景还不走,朱学秀有了疑惑。见瞒不住了,朱观景便说:“其实我想考研,可北京太闹,还是你这房子安静。”得知考研后朱观景就能更上一层楼,朱学秀笑了:“行,你就安心住着,只管好好学习,家里的事不要你弄,我来做。”此后,只要有活,朱大娘就抢着做,把时间节省下来给朱观景看书学习。
  虽然瞒住了朱学秀,可有人将朱观景辞职返乡照顾朱大娘的事告诉了他的父母。父母匆匆赶来,到了门口,见朱观景正在厨房做饭,母亲气得瘫坐在地上。父亲走上前去,揪着他的衣服,颤抖地问道:“你北京的工作呢?你回来多久了?”朱观景这才回过神来,把父母拉进了屋子。
  在屋里,朱观景心平气和地说:“当年如果没有大娘的照顾,不会有后来的我,你们一直教育我做人不能忘本,我只是想报答当年的恩情,不想做一个没良心的人。”父亲气得半天才说话:“你是报答了恩情,可是却辜负我和你妈的期望,我们指着你出人头地,可你呢?你好不容易出去了,却又回来了。”母亲绝望地不愿看儿子,只对丈夫说:“啥话也别说了,咱回家!”
  朱观景的父母走后,朱学秀坐在椅子上默默掉眼泪:“都是我拖累了你,如果不是你爸妈来,我还不知道你为了我辞职,这可怎么是好啊?你快回北京去,现在就走,去和领导说说好话,看还能不能继续上班。”为了逼走朱观景,朱学秀躺在床上不吃不喝,身体越来越虚弱。琪琪对朱观景说:“叔叔,要不你回北京吧,奶奶我来照顾,奶奶说我们不能再耽误你了。”朱观景蹲下身子,轻轻抱了抱琪琪:“你放心,叔叔不会走,叔叔陪着你们,直到你长大真的能照顾奶奶了,我再走。”
  站在老人屋外,朱观景说:“大娘,你不吃我就陪着你不吃,你不喝我也陪着你,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走,当年你对我视同己出,现在我也是真心把你当母亲看待,哪有孩子不管娘的。”朱观景就是这样“逼”着朱学秀留下了他。他对朱学秀说:“你放心,等你身体好点了,琪琪也大点了,我肯定会考研,只要努力,我还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尽孝九年再度出山
  2010年,朱观景和中学教师李萍组建了家庭。而此时,经过多年的调养,朱大娘身体日渐康复,完全能够自理,琪琪也大了,有能力帮衬家里。朱观景决定再度出山,他知道只有谋得一个好前程,才能让朱学秀不再愧疚,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和父母的心结或许才有打开的那一天。
  经过再三考虑,朱观景报考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的研究生,当时这个专业只在全国招收五人。那段时间,他和朱学秀就像是回到了多年前备战高考的状态。每天晚上,他在看书,朱学秀就在厨房忙着给他准备好吃的。后来他和妻子搬出去了,朱学秀也没闲着,有啥好吃的都不忘给他送去。最终朱观景以与第一名一分之差的好成绩考上了,却因年龄等因素被调剂到中央民族大学。
  拿着录取通知书,朱观景回了一次自己的家。朱观景把通知书放到父亲面前,郑重承诺道:“爸,这次我一定会再奋斗一次,绝對不让你们失望。”母亲依旧赌着气不说话,却悄悄地把煮好的鸡蛋放到了他脚边。
  2013年,朱观景研究生毕业,参加了山东省的公务员考试,顺利成为临沂市兰山区政府法制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后来因工作出色被提升为行政复议应诉科科长。到了临沂后,朱观景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去第一时间都会去看望朱学秀。看着儿子有了新的事业,父母的怨气也少了很多,但他们总觉得,如果孩子当初没回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对于这点,朱观景也理解,他决定慢慢跟父母沟通,直到他们完全想通。
  2017年4月10日,朱观景荣登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好人”。现在的他事业稳定,家庭幸福。朱观景说朱学秀大娘今年89岁,他很庆幸在过去的十几年能一直陪着她,因为他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诺言:你陪我挑灯夜读,我伴你迟暮黄昏。
其他文献
被贪婪父母当赚钱工具  2017年6月16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一所小学里,8岁的瑶瑶在明亮的教室里端正地坐着。老师站在讲台上,跟大家说周日是父亲节,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不要忘记跟爸爸说一声“父亲节快乐”。  瑶瑶的父母都在上海打工,上次见到他们已经是一年多以前了。瑶瑶很害怕他们回来,尤其是担心爸爸的巴掌,尽管很多人都告诉过她,她的爸爸妈妈已经被剥夺了对她的监护权。8岁的瑶瑶不清楚撤销监护权意味着
期刊
窗外雷声隆隆,却不下半点雨,闷热的风像是席卷了这个世界,近来被诸事繁杂侵扰的心似乎也如被风席卷过般,一片狼藉。  唯一能够聊以慰藉的,大约就是这本寄到不久的《在夜晚的高原上》。继2013年《落在纸上的雪》之后,2017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终于又一次推出“当代诗人十二家”系列诗选,这次的诗选中收录了——于坚、王小妮、王家新、汤养宗、陈东东、李元胜、娜夜、小海、胡弦、池凌云、西渡、杜涯共十二位诗
期刊
一位84岁的老者,曾经叱咤于科研一线,他让科学与人文握手言和,彼此不再孤立,这种执念伴随着他的一生。  家国情且长  都说乱世出英雄,杨叔子出生于1933年,成长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年幼的他在父亲杨赓笙的言传身教下,早已有了国在家在的爱国思想。  杨赓笙早年倾其家产资助辛亥革命与讨袁斗争,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学识渊博,对杨叔子家教甚严。即便是在躲避战火的混乱日子里,父亲也会得空教他诗词歌赋,杨叔子五
期刊
日本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养成爱做饭的习惯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的优化、省钱以及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这项囊括160名成年志愿者的研究表明,经常自己做饭的人往往会有较为积极的心态,烦心事也会少得多。此外,自己做饭的人相比下馆子的人在挑选健康食物方面会更讲究。
期刊
在梵净山旅游时,贵州省铜仁市的杨丽捡到几片漂亮树叶,叶子上天然的纹理和脉络深受她喜爱。杨丽从小对书画、刺绣和大自然情有独钟,捧着漂亮的叶子,她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将传统刺绣融入叶片之中?”  杨丽产生把人工与自然交融,创作独特艺术叶脉绣的想法。她从梵净山采集了500片树叶回家,将树叶洗干净,通过泡、蒸、煮、刷,把叶肉部分去除干净,使叶皮包裹下的树叶筋脉显得更加精致。  得到精致的叶脉后,杨丽请刺绣
期刊
周末,朋友苏南约我们到她家小聚。得知邀约的还有另一个朋友蔚华,我赶紧到花店买桔梗花。之前,蔚华到我家来玩,看到我买的桔梗花,十分喜欢,说他们家那边花店没有看到有卖的,我就说:“下次去你家给你买。”结果,后来两次去她家都是临时起意,时间仓促,没来得及买花。这次不好意思再食言。  事不凑巧,店主说上一批进的花卖得差不多了,要隔天才去进货。好在桔梗还有一些,可以挑出几支好的,只是,没有其他更好的花买给苏
期刊
阮立平是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所创建的公牛电器是国内领先的高档开关插座、转换器的专业供应商,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年营业额逾67.5亿元。  正如阮立平所说,公牛插座的成功并不只是因为质量够好,而主要归功于“利他”的理念,简而言之,就是对系统之内的每一方都有利,企业才能走得长远。尤其是,阮立平针对公司员工的“利他”让人印象深刻。  在一次例会上,生产部门余经理向阮立平反映了一个情况,最近生产
期刊
阳光温煦的午后,川流不息的人群。一个衣衫破旧、面黄肌瘦的小男孩,脚上趿着一双破烂不堪的人字拖鞋,他的眼神让人生怜。  在穿人字拖鞋男孩的身后,站着一个和他一样大小的男孩。男孩一身笔挺的服装、乌黑的秀发,温暖的阳光下,他開心地笑着。火车来了,男孩被一群人拥挤着上了火车。很意外,他的一只鞋子被挤下来,掉在了人字拖鞋男孩面前。  人字拖鞋男孩捡起了那只鞋,再看看自己的脚,一样的大小。我想,他应该穿上这只
期刊
伦敦国王学院和西维尔自闭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5000对新生儿的数据后发现,爸爸的年龄越大,孩子的高智商比例越高,但与此同时,孩子患有孤獨症的比例也越高。该项研究的负责人杰尼卡博士表示:这项研究表明,母亲的年龄与孩子智商无直接关系。
期刊
王国维是一代国学大师,有过两次婚姻,育有六子两女,除了次子王仲闻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其他子女都在别的领域发展。王国维给王仲闻选择的是一条邮政之路,希望他端上“铁饭碗”,不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可王国维做学问的那股认真劲和甘于寂寞的坚守却深深影响了王仲闻,最终使他踏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学术之路。王国维之孙、王仲闻幼子王庆山说:“虽然我们晚辈都没有见过祖父,但是祖父治家处世的家风却通过父亲传承下来,长存于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