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在英语专业翻译课堂中要充分利用母语。本人结合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英语专业翻译课中教师母语的教学功能,整理归纳翻译教师使用母语授课的基本内容、场合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课堂母语话语使用的策略:老师应在课堂上整合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力求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老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母语的滥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 翻译课程 母语话语 使用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母语的负迁移研究较多,很多学者和教师一直把母语表达习惯和母语思维对外语教学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认为外语学习过程就是逐步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目的语表达和思维习惯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母语使用量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用于翻译及翻译练习时,那么基于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其母语使用现象则更加普遍。基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得出结论:母语在翻译课堂的使用必须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过分依赖和完全排斥母语教学都不利于翻译教学。弄清母语在翻译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在翻译课堂上应该使用多少母语,何时使用以及使用母语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母语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原则做一些探索。
一、母语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必然涉及母语授课。首先,翻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翻译课堂上教师母语授课的必然性。翻译学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文化学、思维学、符号学等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科学,或称多边缘交叉性科学。翻译学很明显属于人文科学,因为它的客体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即文本。但翻译活动是跨语言、跨文化地涉及不同语言的社会性交流与传播的社会性活动,要受到社会习俗的制约,所以翻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这样复杂的学科体系,要想让学生彻底理解吸收,没有母语的运用是解释不清楚的。其次,教师母语的使用目的不是为了省时以便安排更“有益”的活动,也不是为了让教师或学生的日子都好过些。相反,正如Duff所阐述的那样,其目的是引人思考,促进交流,活跃思想,磨炼智慧,并使师生进一步认识到。
二、母语在英语专业翻译课中的教学功能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提出,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顺应交际语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语言形式和策略进行不断选择,母语就是其中的一种策略。教师使用母语具有以下语用功能:第一,强调所传授内容的功能(EmphasisStrategy)。第二,解释复杂的语法结构、长句、段落以及一些外语词汇的功能(Understanding- Facilitating Strategy)。第三,反馈功能(Feedback Device Strategy)。Hamer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应该是积极的,而教师在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反馈时使用母语,而在作出消极的反馈时使用英语更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减少焦虑的功能(Anxiety-avoidance Strategy)。第五,制造幽默效果的功能(Humor-Creating Strategy)。第六,节省课堂时间的功能(Time-Saving Strategy)。翻译课固然应该遵守这些规律,在授课语言上适时使用汉语,但针对翻译课的特殊性,在教学应该本着母语尽可能少用,但同时要尽所需多用的原则,翻译教师应该明确教授哪些内容时必须使用母语。
以下是根据本人翻译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母语授课的功能,以及需要使用母语授课的场合:
第一,教师用母语授课,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地方,而不至于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想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他们可以更加容易地使用自发的语速表达,保证了翻译的完整,保证了信息的全部传达,增加自己的课堂魅力,更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翻译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翻译教学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进行两种语言的比较与联系既是必要的。英汉语言对比不仅要在语言层面的语义、词法、句法、文体篇章上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掌握其异同,还要在文化层面、思维层面进行英汉对比,以便在传译过程中将母语作为一种重要且有用的心理工具,完整、准确、恰当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这一切必然涉及教师课堂母语的使用。
第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母语与外语的对比可以有预见、有针对地组织教学。通过对母语和外语在各个层面上的对比,预见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对于在语言现象上与母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对于那些在语言现象上与母语相异,甚至相反的部分,应适当放慢进度,并设计出较好的过渡方法,编排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克服厌学心理,早日使之产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翻译既是一种学习外语的形式,也是学习外语应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翻译,可以发展和巩固学习驾驭两种不同语言的能力,加强学生母语系统与外语系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所学语种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方法,翻译的练习形式就更加重要。具体而言,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比较和欣赏译文的多样性,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译者的对同一原文给的不同译文,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翻译批评就是品评译文,尤其要从目标语的角度、从跨文化交际效果上探讨译文的好坏,这样一来教师使用母语授课就成为必然。
第五,翻译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块之一就是要教授学生具体而实用的翻译技巧,其中与使用汉语关系最大的当属套译法。所谓套译法是借助汉语成语来翻译。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原文的形象有时不符合中国的习俗,如直译出来就会颇为费解,或原文的形象引起另一种联想,从而影响到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这时大多可以采用套译。比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但是中心意思被传达出来,这样的翻译很容易为中国学生所接受,因为使用了母语的句子做了很形象的对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母语在翻译课上的使用原则
以上从翻译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上探讨了英语专业教师翻译课堂上使用母语授课的必然性,但是教授翻译课的教师也应该避免母语的滥用。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该使用母语,而是使用多少才合适的问题。虽然问卷调查显示,翻译课堂上教师使用母语授课的现象更加普遍,但是翻译教师也要看到,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母语使用过量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教师过度依赖母语会剥夺学生吸收和处理目标语的机会,并令其难以使用目标语进行意义协商;第二,不利于营造普遍提倡的多说英语的环境;第三,教师过多使用母语传递信息,学生会缺乏理解目标语的迫切需求,从而丧失学习目标语的动力。正如教师们指出的,过多地使用母语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翻译以及母语知识,因此错失了在课堂上从目的语输入中得到乐趣和练习使用目的语的机会。除此之外,那些习惯于母语支持的学生在区分原始形式和对应物上力不从心,并且常常对其用法过分简单化。过分依赖母语甚至使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第四,用母语教授翻译课会忽视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这种直接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用汉语去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根本无法用英语去理解和表现思维的交际能力。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的英语语感十分薄弱,母语干扰就显得强大。用母语解释法来学习外语,这是一个严重的弊端,制约了学生第二语言思维能力。
四、结论
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要打破原句的结构,然后将各组成部分按照汉英各有的造句规律予以重新安排,所以翻译本质上是跨语言的。翻译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教学,同时必须注意,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翻译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整合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力求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翻译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总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必须适度使用母语但又不得不从严控制使用母语的过程,应该很好地掌握和注意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这样,才能使翻译教学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实际教学中,有众多因素在影响和制约着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具体使用,需要有更多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证调查研究来说明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目标语与母语的使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evine,G.S.Student and instructor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target language use,first language use,and anxiety:report of a questionnaire stud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3):343-364.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New York:Arnold,1999.
[3]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
[4]王俊菊.助跑器? 绊脚石?——一次有关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J].现代外语,2004,(4):395-402.
[5]文秋芳.绪论[A].文秋芳,王立非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GA122)。
作者简介:武明光(1984-),汉族,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英语专业 翻译课程 母语话语 使用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母语的负迁移研究较多,很多学者和教师一直把母语表达习惯和母语思维对外语教学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认为外语学习过程就是逐步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目的语表达和思维习惯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母语使用量是比较高的,尤其是用于翻译及翻译练习时,那么基于翻译课程的特殊性,其母语使用现象则更加普遍。基于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得出结论:母语在翻译课堂的使用必须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过分依赖和完全排斥母语教学都不利于翻译教学。弄清母语在翻译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在翻译课堂上应该使用多少母语,何时使用以及使用母语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母语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原则做一些探索。
一、母语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必然涉及母语授课。首先,翻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翻译课堂上教师母语授课的必然性。翻译学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文化学、思维学、符号学等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科学,或称多边缘交叉性科学。翻译学很明显属于人文科学,因为它的客体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即文本。但翻译活动是跨语言、跨文化地涉及不同语言的社会性交流与传播的社会性活动,要受到社会习俗的制约,所以翻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这样复杂的学科体系,要想让学生彻底理解吸收,没有母语的运用是解释不清楚的。其次,教师母语的使用目的不是为了省时以便安排更“有益”的活动,也不是为了让教师或学生的日子都好过些。相反,正如Duff所阐述的那样,其目的是引人思考,促进交流,活跃思想,磨炼智慧,并使师生进一步认识到。
二、母语在英语专业翻译课中的教学功能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提出,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顺应交际语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语言形式和策略进行不断选择,母语就是其中的一种策略。教师使用母语具有以下语用功能:第一,强调所传授内容的功能(EmphasisStrategy)。第二,解释复杂的语法结构、长句、段落以及一些外语词汇的功能(Understanding- Facilitating Strategy)。第三,反馈功能(Feedback Device Strategy)。Hamer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应该是积极的,而教师在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反馈时使用母语,而在作出消极的反馈时使用英语更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减少焦虑的功能(Anxiety-avoidance Strategy)。第五,制造幽默效果的功能(Humor-Creating Strategy)。第六,节省课堂时间的功能(Time-Saving Strategy)。翻译课固然应该遵守这些规律,在授课语言上适时使用汉语,但针对翻译课的特殊性,在教学应该本着母语尽可能少用,但同时要尽所需多用的原则,翻译教师应该明确教授哪些内容时必须使用母语。
以下是根据本人翻译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母语授课的功能,以及需要使用母语授课的场合:
第一,教师用母语授课,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地方,而不至于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想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他们可以更加容易地使用自发的语速表达,保证了翻译的完整,保证了信息的全部传达,增加自己的课堂魅力,更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翻译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翻译教学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进行两种语言的比较与联系既是必要的。英汉语言对比不仅要在语言层面的语义、词法、句法、文体篇章上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掌握其异同,还要在文化层面、思维层面进行英汉对比,以便在传译过程中将母语作为一种重要且有用的心理工具,完整、准确、恰当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这一切必然涉及教师课堂母语的使用。
第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母语与外语的对比可以有预见、有针对地组织教学。通过对母语和外语在各个层面上的对比,预见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对于在语言现象上与母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对于那些在语言现象上与母语相异,甚至相反的部分,应适当放慢进度,并设计出较好的过渡方法,编排出相应的练习,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克服厌学心理,早日使之产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翻译既是一种学习外语的形式,也是学习外语应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翻译,可以发展和巩固学习驾驭两种不同语言的能力,加强学生母语系统与外语系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了所学语种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方法,翻译的练习形式就更加重要。具体而言,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比较和欣赏译文的多样性,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译者的对同一原文给的不同译文,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翻译批评就是品评译文,尤其要从目标语的角度、从跨文化交际效果上探讨译文的好坏,这样一来教师使用母语授课就成为必然。
第五,翻译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块之一就是要教授学生具体而实用的翻译技巧,其中与使用汉语关系最大的当属套译法。所谓套译法是借助汉语成语来翻译。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原文的形象有时不符合中国的习俗,如直译出来就会颇为费解,或原文的形象引起另一种联想,从而影响到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这时大多可以采用套译。比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但是中心意思被传达出来,这样的翻译很容易为中国学生所接受,因为使用了母语的句子做了很形象的对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母语在翻译课上的使用原则
以上从翻译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上探讨了英语专业教师翻译课堂上使用母语授课的必然性,但是教授翻译课的教师也应该避免母语的滥用。问题的关键不是是否该使用母语,而是使用多少才合适的问题。虽然问卷调查显示,翻译课堂上教师使用母语授课的现象更加普遍,但是翻译教师也要看到,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母语使用过量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教师过度依赖母语会剥夺学生吸收和处理目标语的机会,并令其难以使用目标语进行意义协商;第二,不利于营造普遍提倡的多说英语的环境;第三,教师过多使用母语传递信息,学生会缺乏理解目标语的迫切需求,从而丧失学习目标语的动力。正如教师们指出的,过多地使用母语会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翻译以及母语知识,因此错失了在课堂上从目的语输入中得到乐趣和练习使用目的语的机会。除此之外,那些习惯于母语支持的学生在区分原始形式和对应物上力不从心,并且常常对其用法过分简单化。过分依赖母语甚至使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第四,用母语教授翻译课会忽视学生语篇能力的培养,这种直接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用汉语去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根本无法用英语去理解和表现思维的交际能力。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的英语语感十分薄弱,母语干扰就显得强大。用母语解释法来学习外语,这是一个严重的弊端,制约了学生第二语言思维能力。
四、结论
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要打破原句的结构,然后将各组成部分按照汉英各有的造句规律予以重新安排,所以翻译本质上是跨语言的。翻译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教学,同时必须注意,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翻译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整合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力求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翻译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总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必须适度使用母语但又不得不从严控制使用母语的过程,应该很好地掌握和注意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这样,才能使翻译教学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实际教学中,有众多因素在影响和制约着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具体使用,需要有更多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实证调查研究来说明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目标语与母语的使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evine,G.S.Student and instructor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target language use,first language use,and anxiety:report of a questionnaire stud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3):343-364.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New York:Arnold,1999.
[3]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
[4]王俊菊.助跑器? 绊脚石?——一次有关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J].现代外语,2004,(4):395-402.
[5]文秋芳.绪论[A].文秋芳,王立非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GA122)。
作者简介:武明光(1984-),汉族,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