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案中的定罪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农村干部在协助人民政府征地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骗取、套取征地补偿款的现象屡有发生。根据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关于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此时村委会成员是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但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交叉重合,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侵吞财产定罪困难,导致同罪异罚现象,甚至同一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也不一致。本文以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区别为视角对侵吞征地补偿款案件进行简要的定罪分析。
  关键词 征地补偿款 农村 基层组织 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
  作者简介:刘宝锋,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综合科科长;张向东,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综合科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080-02
  一、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犯罪构成的区别
  众所周知,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是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但特殊情况下村委会成员也可成为贪污罪的行为主体,村委会人员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利用职务便利侵吞财产的行为时要特别分析财产的性质即行为对象,如果侵吞、骗取的集体财产成立职务侵占罪,如果村委会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时,这时村委会人员就属于刑法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就是说村委会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时,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贪污罪之规定。
  其实按照以上所说,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利用职务便利侵吞财产时定罪本无争议,但非如此,根据村财镇管制度,一般征地补偿款是由征地主管机关直接拨付到镇政府,村只能根据需要向镇政府申请拨付资金,征地补偿款只有到了镇政府再拨付到村账上,村干部才能实际控制并申请使用,才有可能编造各种虚假理由的名义套取征地补偿款。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侵吞、骗取、窃取款项的行为要区分来看,既要看款项的具体性质,同时还要看是否在征地主管机关拨付到镇政府之前就已经采取虚报的或者其他方式着手套取补偿款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只看到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侵吞村集体财产而定职务侵占罪、侵吞国家征地补偿款定贪污罪,而要综合村干部协助人民政府清点、征地等整个过程,发放补偿款只是协助征地的一个环节而已,既要看侵吞财产的性质,同时还要看准备着手实施侵吞行为是处于什么阶段,而不能只看到国家征地补偿款到村集体账上就属于集体财产了,犯罪是一个过程,分为预备、实行、既遂,要分清楚犯罪的各个阶段。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清点、丈量以及征地和发放补偿款过程中侵吞、窃取、骗取征地补偿款的定罪要满足形式和实质要件条件,何为形式要件,即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而实质要件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以征地补偿款到集体账户就属于集体财产为由定职务侵占罪。
  二、 产生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定性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 犯罪手段具有多样性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等款物的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等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时可以认定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土地补偿款(国有土地补偿款和集体土地补偿款),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利用丈量土地、登记地上附着物的职务便利,虚构补偿项目并与政府机关签订地上附着物补偿协议,从而达到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的目的;利用协助政府机关清点、登记、发放补偿款的职务便利,在征地过程中利用统计、登记、向上报送以及核实、发放补偿款的职务便利,将政府拨付的补偿款不入村集体账目;征地时设立名目用补偿款给村干部发奖金,并以此名义套取补偿款等等。
  还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镇政府征地时采用多报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数及青苗补偿亩数,把这些多报的亩数通过技术处理分摊到被征用的土地农户头上,在农村干部手里有两个账本,一个是对外的,以利于获取更多土地补偿款;另一个是对内的,在村里公示的,每家每户都清楚看到的,也便于准确发放土地补偿款。最后把发剩余的土地补偿款予以贪污或者几名村干部予以私分。
  (二)管理职能具有复杂性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同时具有管理村级事务和协助人民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双重职能,这种双重身份之间绝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交叉重合。正是这种复杂的身份交叉重合,才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对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侵吞财产定罪困难,到底是利用何种身份侵吞财产的,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几种模式,第一,村干部依照村民自治依法管理农村事务入农村宅基地、村村通公路建设、村集体山地、林地承包、转包等事务。第二,协助镇政府管理模式,协助管理主要是对涉及《立法解释》规定的7项事务,在协助管理中一般是以政府为主导,考虑到村干部对农村土地情况比较了解,顺利开展农村工作的需要,人民政府委托村干部协助负责本村征地补偿工作。
  (三)款项性质难以界定
  一般情况下,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是直接到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再由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转到代管的村集体账户中,虽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征地补偿费施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等一系列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划拨款项并未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统统划拨到村集体账户中与集体资金混同使用,再加上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混乱、会计记账不规范、村务公开不透明等问题,无法界定村干部侵吞的款项是属于征地补偿款还是村集体资金,司法实践中无证据或无足够证据证明侵吞的款项属于公共财产,不得不改变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性质的认定,关于款项性质应该走出是否到集体账户的误区,而应当考虑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受委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征地补偿工作,职责主要表现为协助人民政府清点、丈量、登记、确认以及发放补偿款等工作,这一系列行为具有时间性、过程性,既有起点也有终点,只要是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处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征地补偿工作过程中侵吞、窃取、骗取征地补偿款的就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由于农村财务制度不健全,仅仅以征地补偿款到村账户就定职务侵占罪,有放纵之嫌,也不利于征地拆迁工作。   三、 完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定罪制度
  司法实践中应从履行职能情况看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村民委员会成员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是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法律规定只有在其受政府委托从事特定工作时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小组长、村会计,此外还要结合村干部所侵吞款项性质来看,所侵吞的款项所处不同阶段来界定,在村干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清点、登记、发放补偿款等一系列征地过程中,土地及地上物补偿款先由土地管理部门拨付到镇、街道人民政府,根据村财镇管制度,之后镇、街道人民政府再拨付到村集体在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代管账户中。土地及地上物补偿款到集体账户中就属于集体支配,换句话说村干部就有实际支配的权力,这时款项并没有发放到村民手中,该款项当然属于公款,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款项拨付到集体账户中后,村集体并没有实际提留出作为集体财产,这时村干部采用虚报支出等方式侵吞征地补偿款的应当定为贪污,而不能以款项到村集体账户就完全将其定性为集体财产而定职务侵占。因为征地包括前期的清点、丈量、登记土地及地上附着物数量以及后期的发放补偿款,在今后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定罪问题上一定要综合征地全过程来看,要从主体身份、履行职能、款项性质、款项所处阶段等方面综合判断,同时更要明确认定标准,从而形成一项制度。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征地拆迁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前期工作,这项工作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和质量。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直接危害到我国广大农民和国家的利益,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委托村干部协助负责村征地补偿工作,受征地拆迁发放补偿款的诱惑,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频发,在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司法认定中,一定要综合整个拆迁全过程,既要看到清点、丈量时侵吞征地补偿款的犯意表示,同时也应看到侵吞补偿款的既遂是处在何阶段,不能只顾以款项到集体账户就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司法实践中嫌疑人供述在清点过程中已有侵吞征地补偿款的意思表示,并已着手预备、实行行为,仅仅因为国家补偿款到村集体账户中,而认定嫌疑人构成职务侵占,不利于惩罚侵吞国家征地补偿款的犯罪行为,在以后村干部侵吞征地补偿款案件中要明确认定标准、履行何种职能、款项性质来综合判断。在面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犯罪的高发态势和打击不力的现状,需要行政机关严格落实农村各项财务制度、侦查机关加大查办力度、深入开展预防犯罪活动,同时需要审判机关提高审判质量,更需要立法机关不断修正和完善相关立法,为司法机关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和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动车由于其本身的安全性能较低、驾驶人群安全意识不高、发生事故逃逸难追责等问题自其普及以来交通事故频发。近年来对超标电动车的管理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由于电动车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布局特点因地制宜,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指出目前电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剖析目前电动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电动车 交通安全 管理 江苏省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
摘 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启动普法活动至今,已有接近三十年。普法活动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普法活动也存在显著的缺陷,即逐渐走向形式化,普法效果不理想。本文认为导致我国普法活动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无疑“以吏为师”的单向灌输式宣传策略是罪魁祸首之一,要改变这一点,需要我国的普法思维向法律营销思维转变,并从法律条文、法律成本、法律实施、法律宣传等方
摘 要 本文从《禁止酷刑公约》中存在的一部分无效保留出发,提出国际条约实践中“无效保留”问题的困境,通过考察国际条约实践且结合2011年国际法委员会通过的《对条约的保留实践指南》,论述条约实践中无效保留问题的新发展。  关键词 《禁止酷刑公约》 无效保留 法律后果  作者简介:黄立芳,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274-
摘 要 本文以民族地区为视角,以和谐法治建设为目标,分析公安机关在民族地区和谐执法的治安调解工作。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着民间习惯法和独特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治安调解在民族地区法治化推进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发挥这一优势,取决于我们对民族纠纷解决及治安调解的客观而辩证的认识,取决于从立法到具体的调解方式的重视,最终找到与其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和谐法治建设。  关键词 治安调解 民族地区 执法  作者简介:王
摘 要 教唆、帮助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我国刑法没有对此行为是否构罪处罚加以明确规定。通说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量刑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这样处理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本文认为,应参照国外的立法、实践经验,设置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罪。  关键词 教唆 帮助 自杀  作者简介:张红,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公司法》第16条第2款是管理性强制性规范。担保权人的审查义务应包括审查提供担保的公司的章程中担保事项的规定。股东会担保决议的瑕疵中,必须经过查询公司工商登记、谙熟公司法相关规范才能知晓的瑕疵属于担保权人的审查范围,而必须经过鉴定机关的鉴定方能识别的瑕疵不属于担保权人的审查范围。  关键词 管理性强制性规范 公司担保 公司法  作者简介:李竞丝,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
摘 要 受不良思潮影响,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存在专业意识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农科类专业和学生的特点,以植保专业为例,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昆虫宴”, 借助活动的影响力,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从而对专业产生依恋感和认同感,发挥了“昆虫宴”在专业思想教育上的实践功能、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  关键词 昆虫宴 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生  作者简介:谭亮魁,长江
摘 要 法学实践教学是法学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法学理论教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培养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法学实践教学发展至今较以前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还是存在着缺陷与不足。本文认为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必须要认识到法学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扎实开展法学实践教学等。唯有如此,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  
摘 要 技术标准化虽然有促进规模经济、提高各产品间的兼容性、推动技术市场发展等效率,但是也有可能形成垄断力量、限制创新与竞争,从而必须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本文介绍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标准与专利的关系、标准必要专利和非标准必要专利认定等基本概念,并从技术标准的相关市场界定开始,对技术标准化的限制竞争行为,如专利陷阱、过高许可费用进行反垄断法律分析,结合国内外近年来技术标准化的反垄断案件及我国的最新立法
摘 要 司法过程面临着司法体制自身与社会现实的内外复杂性,一些法官或学者片面强调法律解释和法律文本,忽视了司法的外在复杂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卡多佐大法官《司法过程的性质》一书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强调法官重视法律的实践和社会现实,强调“法官作为立法者而造法”的重要性,在裁判中,法官不能只是躲在法律条文的象牙塔中,这其实是放弃履行司法者职责的表现,而应该用其法律人的理性与智慧,勇敢地穿过真实世界的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