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战略中的出版定位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260ygl2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英明决策,是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措施,是新文化建设的改革大进军。在这场世纪性的国家宏大文化叙事中,作为文化建设排头兵的出版单位,应该有哪些认识?有什么举措?在举国上下大学习、大动员、大作为的时代潮流中,出版社应该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出版文化质的飞跃?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出版人面前的时代课题,谁也不能避而不答,谁都不能交白卷。
  
  新文化战略视野中的出版悖论
  长久以来,在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几代中国文化人,身受西方语境浸染,基本上接受了“以夷为师”的认识论制约和前置性心理暗示,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哲学思维解构中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用西学概念谱系置换掉了中华传统知识话语体系,以至我们不少人陷于学术失语和范式迷失而浑然不知。在这种文化大时空背景下来分析出版的文化错位的悖论,才有可能切中肯綮。
  出版界的最大悖论,在于文化核心价值与文化经济诉求的内在冲突。悖论是逻辑学术语。逻辑学把两种同时可以证明的矛盾命题称之为悖论。悖论的特征就是对立的双方,似乎各自成立,各自有理。悖论并不等于谬论。悖论随处可见。比如说出版社应该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放在第一位,这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也是题中之意,因为牵涉到每一个出版中人的切身利益,更是马虎不得,闪失不得。孤立来看,都有道理。然而把它们视为水火不容,扬此抑彼,舍此求彼,就有违辩证思维了。
  现实中我们不少人就存在这种思维缺失。他们认为文化是虚的,经济是实的,员工的福利追求是硬的,获奖书、精品书是摆着看,是填不饱肚子的。社长的任期目标有限,每一年的考核指标,利润增长是第一位的。说得学术化一点,文化要长期积累,非一人一任之可为、可达,而任职业绩考量是短期的,当下的,刚性的。这样就把出版人(尤其是社长)置于一种认识模糊和身份焦虑之中。获不获奖,原因复杂,可以理解,可以宽容,可以慢慢争取,而发不发得出工资、奖金,那可是天大的事。
  这种现实悖论的认识论根源之一,可以归因于西方工具理性思维,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超前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的浮躁,市场经济神话的GDP崇拜等。这种悖论带来的常见现象,是不少出版社在开发市场与建构精品文化之间走钢丝,提心吊胆,两头闪失。或者是市场码洋上去了,“文字赤字”却放大了。出版文化单位的文化稀释折射出出版社反常的逻辑吊诡:重用一些非学术骨干的“市场能人”来执掌出版文化重任,结果学术文化的淡解就在所难免了,这就导致了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重担与出版文化能力的严重不相称。这种出版悖论的深层文化消极心理积淀,还有可能会对发展繁荣文化形成某种误读,出现某种不良倾向:口号化/政绩化,速成化/粗鄙化,泡沫化/空壳化。而这些,才是最大的文化伤害和出版危机。
  
  出版的文化自责与自救
  值此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应该站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高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世界宽度,审视反思以往30多年的出版文化工作,对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发展成果作出清醒、理性的科学评判,理清今后和未来的发展,应该与过去30年有何不同,应该如何更新、创新。联系出版实际来说,应该对过去不同程度的文化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做一些厘清、评判、“祛魅”的工作。任何时候,任何一家出版社,都应该围绕这样三个“永恒之问”责问自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种文化自责其实也是文化自觉的启蒙:弄清自我,点亮自我,呼唤他者,友善他者,“执子之手,以子偕行”。
  这样的文化自责,每一家出版社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借此机会盘查自己的文化家底,从文化时空容量、人类智慧含量去检点区分迄今为止的选题库和本版书目,有多少是朝阳新生?有多少是夕阳老去?有多少是骄阳正中天?每一个出版中人,也都应该自省本身的智力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吐故纳新,排污拔毒,培根固本。作为一个社长,更应带领一班人,对建社方略,治社目标,考评方式,奖罚体制进行深入的讨论。这是清理基础,蓄势待发的前期工程。接下来,应该更进一步,画一张本社的出版文化地图,建构自身的学术文化坐标系,明晰今后的文化目标价值取向。这就涉及一个“三摆脱”“三回归”问题:摆脱行政色彩浓、学术氛围淡,市场码洋硬、精品文化软,短期目标强、长期积累弱,进而使出版社真正实现回归文化,回归学术,回归精品,或者换一种表述:实现行政管理回归服务监督,绩效评估回归文化质检,岗位考量回归学术加权。
  有自责,才谈得到自觉,有摆脱和回归,才会有自救和超越。这种自责、自觉和自救,不是我们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由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决定,由出版改革的大趋势要求的。
  众所周知,从文化思想层面来审视,近70年来,我们经历了两次思想文化的大解放:第一次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现了思想文化大觉醒;第二次是第一个改革开放30年,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大起步。目前第二个改革开放30年,将是第三次思想文化大解放,必将带来思想文化的大繁荣。为了迎接这第三次思想文化大解放,充分预计文化发展大井喷期的到来,出版人应该具备一个更加自觉的“三位观”:目前我社在中国出版文化版图坐标系中,居于何位?在这轮文化大发展战略布局中,我们应如何自觉占位,努力升位?“三位观”说到底是出版文化的定位和上位,它要求我们做一系列的“加减乘除法”。加法:增加学术文化投入的力度和速度,增加编辑力量、学习创新的强度和深度;减法:力减虚假考评、利润分解、包干指标;乘法:优秀人才(编辑队伍+学者团队+管理精英)×优质选题(朝阳、骄阳选题)×优化管理(“三只手眼管经营”:一只手眼盯国内外市场,一只手眼盯利好政策,一只手眼盯研发调控)=精品文化效应N次方。除法:排除干扰因素,剔除平庸,消极、疲软心态,根除垃圾、泡沫、虚假文化。这“加减乘除法”的核心,在于用时代发展学的眼光,过程发生学的思路,市场发力学的方法,激活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课题的最大解,化解它与出版文化的缺题理解的错位和“剪刀差”。
  这一节所谈的“三摆脱”“三回归”“三位观”和“加减乘除法”,立意不在于玩概念,更无意于开药方,而是换一种视角和话语,提供一种自责、自救的讨论话题。否则流于老话、套话、空话,于出版何补?
  
  出版文化的智库建设
  为了使讨论更带有时代色彩,更有针对性,这里提出一个建构“出版文化智库”的当代命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本来就是一个“智库”,或者说应该是一个“准智库”。由于过去政治逻辑、市场逻辑的一度强势浸透,出版长期面临文化失落、学术失语的尴尬。智库意识的呼唤,智库价值的建构,智库功能的释放,它的根本意义就是建立出版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源和推进器。
  让我们先来考察两种出版文化结构的美学效应图。
  从品种类型结构来分析,目前大多数出版社的图书结构像一个正立的三角形:
  


  如果从图书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学术价值来分析,这三类文化读物的影响力、作用力则恰恰呈倒三角形结构:
  


  这就提示我们,出版文化的智库建设,侧重点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调整和变革。智库,首先是一个高端智慧群体的组织建构,其次是尖端智慧思想的碰撞、交流和集成,第三是卓越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人才+思想+产品,是智库构成的三要素。前面谈到的“乘法”公式,大抵也可看作一种出版文化智库的松散形态。当前,培养一大批敬畏学术,有学术情怀,精心编辑学术文化产品的编辑骨干队伍,发现、筛选、团结一大批拥有高深学术造诣、高尚学术情操、高质量学术文化著作的专家学者,形成出版社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储水池和学术思想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十分重要和急迫的。
  出版文化智库的建设,有一个品位的测量表。社长的品位,编辑的品位,书的品位,出版社文化追求的品位,是其中几个测量点。曾有出版专家提出“社长是出版社的名片”。如果此言不谬,我看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的补充:编辑是出版社的脊梁。社长能够立己达人是最理想的,而且,智慧也可以在草根,在民间,在学术团体。当下出版社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更是首要任务。有能耐、有作为、有远见的社长,应该带出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和管理团队。出版文化智库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如下的动态公式中:
  创新智慧力>思想文化力>产业发展力
  从本质来说,创新精神,头脑风暴,智慧生成和喷发,永远是智库的合法性存在逻辑。
  综上所述,有定位才有定力,才有方向,有位才有为。在新的文化发展战略中找到自我发力的位置,才不至于迷失自己,成为时代落伍者。
   (作者单位系接力出版社)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Fas是死亡因子,可以诱导细胞的凋亡性死亡,但许多表达 Fas的恶性肿瘤细胞却不能进行凋亡性死亡,可能与其表达水平低下有关,为此我们研究了细胞 Fas表达水平与抗 F
摘 要:近年来,技工教育发展很快,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但是技校学生技能素质不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因此认识和掌握技工教育规律,突出技校教学特点——实践教学是技工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技能素质 实践教学 就业竞争能力  认识和掌握技工教育规律,从培养具有适应市场需求、掌握新技术的技术工人角度出发,突出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把实践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是提高技校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方
译林出版社外国文学分社社长田智在《出版人》撰文:近日,磨铁和读客两家民营公司关于“图书封面谁山寨了谁”的争论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再次引发业界对山寨出版的关注。我认为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个时代感鲜明的名词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自其出现之初,人们就发觉了其在教学领域能够起到的非凡作用。可以说,在未来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将更多地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将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将给我们的教学过程带来划时代的变革。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教学 应用  随着现代的科技进步,我们的教学手段从传统的一支
猜想1等价于猜想1’.猜想1’M是合数,M=U~2+V~2(U、V为一奇一偶,U、V互质),证明或否定M的每个因数均能用u~2+v~2(u、v为一奇一偶,u、v互质)表示.
摘 要:本文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容、特点、优势做了详尽介绍与分析,以供同行借鉴。这种模式可促进学校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体系 优越性 启示  笔者联想到在天津中德培训期间一位专家介绍的德国实行的双元制教学理念,就德国的职业教育和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的一些感触,做如下分析。  一、德国教育背景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是为众人所熟知的,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的
文学本月的文学类榜单中,韩寒的《一个:很高兴见到你》从上月的第二名攀升至榜首位置,连续几个月盘踞在文学类Top10榜单中的《小时代》系列,本月仅剩《小时代3.0:刺金时代》
期刊
背景与目的:将不同类型的耐药基因同时导入造血细胞,以扩大耐药范围和进行体内选择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策略,这类载体基因片段较长,进行基因转移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旨在寻找安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公司总经理张泉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民营文化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这些年在相关政策上的开明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