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的数字以及运算本身是非常抽象的,而小学正是学生提高智力智商的年纪,小学生对逻辑的理解能力依然很弱,那么将抽象的数学具象化,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更好地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性投身到数学学习上来,是每个数学老师需要做好的。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将通过以下方面对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进行研究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设情境;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239-02
引言:
创设情境是各科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们抽象思维和数字逻辑薄弱,但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养成的具象能力相对较强,那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数学的抽象逻辑,就需要数学老师在教学上要学会创造适合的情境,让小学生可以把生活与数学学习相联系。
一、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原则
1.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创设情境是为了让情境与教学相辅相成,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数学课堂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是有效率地进行情境创设的前提。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针,如果教学情境偏离了课本,偏离了学习内容,那么再好的情境模式也只是事倍功半,甚至会使好玩的小学生们的心思脱离课堂,而达不到创设情境的目的,所以情境创设要坚守目的性原则。
2.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和思维逻辑,然而对于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小学生们,数学学习则是非常无聊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会进一步磨灭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那么,数学老师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只关注学生是不是会做题的想法,在教学中投入更多情感,让数学同学生生活相联系,给他们深一层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的学习动力。
3.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情境创设再有特色它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数学教学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掌握简单的公式计算。解决任何数学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不能只是一目了然的简单的生活情境,而是要给学生们提供思考的催化剂和联想空间,让小学生自主地深入探究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4.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教与学永无止境,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老师在加强小学生们的应用计算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得不学为爱学习。有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保持一颗对数学的探究心,相信无论在数学学习中遇到怎样的挫折,小学生们也一定能够成功克服。
二、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路径思考
1.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许多小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依然很困惑,但是数学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上要将数学的习题同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重视,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上,老师就可以用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作为例题,可以给学生们举例子,今天妈妈给你10块钱去买馒头,一块钱可以买4个,妈妈让你买6个回来,那么你买完馒头还剩多少钱。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涉及钱的问题上都是一点不会马虎,这样同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必然会引起小学生的高度重视,告诉他们学好这种简单的计算才能在这种小的买卖上不会受骗,能更好地帮家里做些事情。相信这样生活化的情境能加深小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意识。
2.创设捕捉问题情境,满足数学探究欲望。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越挫越勇的心理倾向,尤其是当一个人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他会期望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小学生们亦是如此。在数学学习上,不同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那么老师在帮助他们解决完问题之后,就需要顺势给他们几个相似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并在逐渐思考中加深所提问题的难度。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计算上,数学老师可以先出几个计算的例题,首先把数字具象化,可以出题为,老师手里有30个粉笔,如果把它们横着一拍摆放6个,那么一共要摆几排。如果学生们不会算,可以拿出粉笔让他们实际操作一下。等他们解决完这个问题,可以出几道类似的,先从简单的单一乘法或除法计算到乘除法共同计算,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3.创设矛盾冲突情境,激发数学参与兴趣。矛盾冲突是没有人不会注意到的,当同一个问题引发了争辩,那么不想让别人注意都难。在教学上老师要善于挖掘这方面的素材,创设矛盾冲突的情境,激发小学生们加入讨论,培养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从许多人都知道的脑筋急转弯入手,小明想买一个皮球需要17元,于是他分别向爸爸妈妈各借了10元,售货员找回来3元,他给爸爸妈妈一人1元,自己留下1元,那么他分别欠爸爸妈妈各9元,那么加上他自己的1元也只有19元,剩下的1元去哪儿了?这样矛盾的计算逻辑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们探讨的热情。老师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清晰自己的计算思路,最后要讲明不同计算结果的计算方式以及对错。相信在这样充满兴趣的讨论下,小学生会越来越喜爱数学的。
4.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唤起亲近数学热情。小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玩,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改变数学课堂沉闷枯燥的气氛。例如:在学习比例一章时,老师可以在一个大箱子里放上分别不同颜色的粉笔,让学生们自己伸手抽粉笔,并为抽到的粉笔做上记号。让他们反复几次记录两种颜色粉笔被抽到的概率,并告诉他们这个箱子里一共有多少粉笔,让他们计算两种粉笔各多少个。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掌握概率的计算,不仅提高了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唤起了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结语:
小学生对数学是充满好奇和探索心的,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打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创设不同的、生动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数学爱上数学。相信丰富的数学课堂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昌旭,汪秉彝.浅析数学情境的创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8-81.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创设情境;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239-02
引言:
创设情境是各科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们抽象思维和数字逻辑薄弱,但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养成的具象能力相对较强,那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数学的抽象逻辑,就需要数学老师在教学上要学会创造适合的情境,让小学生可以把生活与数学学习相联系。
一、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原则
1.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创设情境是为了让情境与教学相辅相成,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数学课堂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是有效率地进行情境创设的前提。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针,如果教学情境偏离了课本,偏离了学习内容,那么再好的情境模式也只是事倍功半,甚至会使好玩的小学生们的心思脱离课堂,而达不到创设情境的目的,所以情境创设要坚守目的性原则。
2.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和思维逻辑,然而对于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小学生们,数学学习则是非常无聊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会进一步磨灭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那么,数学老师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只关注学生是不是会做题的想法,在教学中投入更多情感,让数学同学生生活相联系,给他们深一层的情感体验,唤醒他们的学习动力。
3.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情境创设再有特色它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数学教学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掌握简单的公式计算。解决任何数学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要有思考性,不能只是一目了然的简单的生活情境,而是要给学生们提供思考的催化剂和联想空间,让小学生自主地深入探究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4.情境创设要有探究性。教与学永无止境,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老师在加强小学生们的应用计算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得不学为爱学习。有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保持一颗对数学的探究心,相信无论在数学学习中遇到怎样的挫折,小学生们也一定能够成功克服。
二、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路径思考
1.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许多小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依然很困惑,但是数学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上要将数学的习题同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重视,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上,老师就可以用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作为例题,可以给学生们举例子,今天妈妈给你10块钱去买馒头,一块钱可以买4个,妈妈让你买6个回来,那么你买完馒头还剩多少钱。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涉及钱的问题上都是一点不会马虎,这样同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必然会引起小学生的高度重视,告诉他们学好这种简单的计算才能在这种小的买卖上不会受骗,能更好地帮家里做些事情。相信这样生活化的情境能加深小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意识。
2.创设捕捉问题情境,满足数学探究欲望。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越挫越勇的心理倾向,尤其是当一个人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他会期望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小学生们亦是如此。在数学学习上,不同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那么老师在帮助他们解决完问题之后,就需要顺势给他们几个相似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并在逐渐思考中加深所提问题的难度。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计算上,数学老师可以先出几个计算的例题,首先把数字具象化,可以出题为,老师手里有30个粉笔,如果把它们横着一拍摆放6个,那么一共要摆几排。如果学生们不会算,可以拿出粉笔让他们实际操作一下。等他们解决完这个问题,可以出几道类似的,先从简单的单一乘法或除法计算到乘除法共同计算,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3.创设矛盾冲突情境,激发数学参与兴趣。矛盾冲突是没有人不会注意到的,当同一个问题引发了争辩,那么不想让别人注意都难。在教学上老师要善于挖掘这方面的素材,创设矛盾冲突的情境,激发小学生们加入讨论,培养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从许多人都知道的脑筋急转弯入手,小明想买一个皮球需要17元,于是他分别向爸爸妈妈各借了10元,售货员找回来3元,他给爸爸妈妈一人1元,自己留下1元,那么他分别欠爸爸妈妈各9元,那么加上他自己的1元也只有19元,剩下的1元去哪儿了?这样矛盾的计算逻辑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们探讨的热情。老师要让学生在讨论中清晰自己的计算思路,最后要讲明不同计算结果的计算方式以及对错。相信在这样充满兴趣的讨论下,小学生会越来越喜爱数学的。
4.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唤起亲近数学热情。小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玩,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改变数学课堂沉闷枯燥的气氛。例如:在学习比例一章时,老师可以在一个大箱子里放上分别不同颜色的粉笔,让学生们自己伸手抽粉笔,并为抽到的粉笔做上记号。让他们反复几次记录两种颜色粉笔被抽到的概率,并告诉他们这个箱子里一共有多少粉笔,让他们计算两种粉笔各多少个。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掌握概率的计算,不仅提高了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唤起了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结语:
小学生对数学是充满好奇和探索心的,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打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创设不同的、生动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数学爱上数学。相信丰富的数学课堂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昌旭,汪秉彝.浅析数学情境的创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