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有效备课中的“三读”原则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her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也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同时,新课标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能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且彻底的运用,也成为当下教育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既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又能使学生获得真实且全面的文本感受,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是要侧重于教师对文本的有效性备课。
  毋庸置疑,当前充斥于市面上的各种备课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这些都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能使教师迅速打开思路,直接切中文本分析中的重难点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环境当中,往往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间较为紧凑的情况下,选择便捷性的方式,进入“快餐”式的吸收,就是在粗读文本的前提下,将各种资料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简单消化之后,就轻而易举地把相关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尽管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且能够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较为关键性的内容。但是,我们也深知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下,总是伴随着教师授课的“期待性结局”,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解析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握着关于讲授此文本全部内容的“决定权”,所以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总是围绕在教师对问题的设置,以及教师对答案的提示等环节中进行,因此整个课堂也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丧失,而且,由于教师过多地依赖于现有的资料教辅,而忽视自身对文本的真实感受,这就导致当学生在提出超乎教师预料的质疑之后,教师也往往会给予学生模棱两可且含糊其辞的答案,这也自然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
  故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文本,一定要有深入且独特的见解,而这个过程,也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至少三次的重复性阅读,即“三读”的方式来完成。
  首先,教师对于文本“一读”的进行,应该使关注点集中于整篇文章文意的疏通,要对全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能有初步的了解,清楚眼前的作者与文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比如,在对散文单元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留意这些作品是因作者对时局不满而写的激愤之作,还是作者期望能够寄情于自然,而写的能使心灵暂获几分宁静的作品……当然,这些内容是浅显易懂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留意文章的行文技巧,了解语文常识性知识在文中的运用,如表达手法,人物描写的技巧等等。这一切的出发点,实际也就是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时,存在的对文本理解的流程。所以,教师在“一读”的过程中,就要尝试着以学生的心态来应对文本,而这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二读”进行良好的铺垫。
  接着,教师“二读”的过程就要在“一读”的基础上,对于文本的感受怀着更为敏锐的态度,而且,还要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过程,就在于能够从文本所囊括的有限知识范畴内,寻觅到关乎文本的独特魅力,也就是要寻找到贯穿文本的整条主线,以及在文本进行形式构造时,所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对于文言文单元的阅读,就可以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留意本文实虚词的用法,以及重点句式,词类活用现象的存在等等。
  最后,教师“三读”的侧重点自然要建立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而这一过程既可以理解为是查漏补缺,也可以理解为针对眼前文本,作为阐释者的教师,能否产生新的思想信条,或者是更为深邃且新颖的阅读感受。例如,对于散文单元,如果在前期已经完成对文章思想的领悟,而在“三读”的时候,就要超脱于文本之外,寻找散文创作当中共性或个性的因素,比如,在进行完对《故都的秋》的二次阅读之后,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到郁达夫当时心境的落寞,而与此同时,也可以联系到前面的《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情的不断变化,并且借此就可以对比二者创作理念的不同,从而获得对文本理解的融会贯通。
  总之,“三读”原则的运用,能够对当前教师在教学时所存在的困惑和疑虑,起到启示性的作用。事实上,在进行“三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获得对文本感受新的理解。这种感受,一种是浅层的,可以言说的,也就是通过技术层面的分析来进行解说,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如何如何,文本结构的衔接怎样怎样,还有文中主要思想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表面的,都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来传达。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深层的因素存在,也就是阅读者对于文本的最为直接和主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的主体则不在于文本,却在于阅读者本身,也就是教师首先要以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文本,并把自己对于文本的真实感受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所获,能够学以致用,并培养学生潜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领悟到作者创作文本的深层目的,这样,最终就可以使教学过程获得质的升华。
其他文献
《殷都学刊》创刊已经20多年了。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殷都学刊》在海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影响。在她创刊20周年的时候,今年内更是集中地收到了各方的好评。
不少人认为伤湿止痛膏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妊娠与月经初潮和绝经期一样,是妇女生活的重要阶段.她们要经历一个陌生的生理变化的过程,不免有许多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与孕妇的年龄、个性、生活经济状况、职业要求、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位准妈妈的心中都充满着憧憬与渴望,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一出生就十分健康呢?然而不尽人如意的事,有时也会发生.孩子出生后,发现明显生长迟缓,可能与缺
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博大精深,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可谓包罗万象、要言不烦,是后人研究<说文>的一部十分难得的工具书.<段注>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汉语词义
介绍了柯西-许瓦兹不等式的初等证明方法。
“民俗”一词作为科学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即folk(民众)lore(知识、学问)会合而成的词。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华民族,它同样拥有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民俗事相犹如一个个涌起的浪花,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上跳跃着,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为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生活增添意义和乐趣,震撼或抚慰人们的心灵,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又往往成为历代文学创作的契机。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民俗事相
在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产生分化,这 与社 会变革有关。知识分子失去往日崇高,从文本中相继隐退,放弃了对社会的关怀。一部分知 识分子仍坚守阵地,承担着启蒙者、张扬者
当下,中学生流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学生把文言文列为“三怕”之首有许多原因,在此笔者无意列举,认为这与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一定有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乃当务之急。如何激发呢?笔者以为除了要在文言文的朗读、分析中营造出快乐、自主、和谐的氛围外,还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导趣    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