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如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乡镇情况不同,没有具体的答案,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可循,辛集市中里厢乡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实践探索,创出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模式——“支部加协会”,这种模式大力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向着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做法与经验
中里厢乡位于辛集市北部,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带领全乡群众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村庄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得到很好地发展,全乡秩序井然,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想发展、盼致富、求文明的愿望十分强烈,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通过下乡调研,了解到中里厢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村党支部发动
中里厢乡泊庄村是一个有5340口人的大村,村民有养殖蛋鸡的积极性。1992年,村党支部在广泛争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养鸡户建起了养鸡协会,从支书岗位退下来的耿东顺担任第一任会长,现有会员821户。
协会以“全心全意为养殖朋友服务,支持和帮助养殖户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做养鸡户的强大后盾,促进养鸡业的发展,带领农民奔小康”为宗旨。协会现有名誉理事长一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各一名,理事19名。协会下设畜禽服务部、饲料服务处、雏鸡订购服务处、淘汰鸡联系服务处、禽蛋销售服务处、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服务处,协会积极负责地搞好服务,村里的养鸡户实现了“六个不出村”,即订购雏鸡、购买饲料、禽蛋销售、防疫灭病、淘汰老鸡、学习新技术等不出村。养鸡户只要报上订购雏鸡数,协会统一与北京、保定、石家庄的养鸡厂联系,一个电话,优种雏鸡就送到农户家中。村党支部每年组织十几次讲座和学习班,请专家讲课。在近几年防控禽流感工作中,村党支部丝毫不敢放松,通过村干部包户、印发明白纸、广播等措施积极宣传,协助协会做好防疫。为确保疫情不发生、不蔓延,做到万无一失,村党支部研究后,收购了六家散养户的鸡、鹅和鸽子,进行了杀灭处理。协会负责人说,“村党支部不但把协会扶上马,还送了一程又一程”。
泊庄村的蛋鸡养殖业蓬勃发展,目前蛋鸡存栏548000只,年交易量1亿元,鸡蛋远销广东、北京等省市。从事蛋鸡养殖相关行业的劳动力500余人,村里有饲料厂9个,兽药经销处9个,6个运输专业户,7家饭店,村民存款余额达到3000万元。
(二)乡镇党委推动
“支部加协会”,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几年前,中里厢乡就制定了关于“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在全乡推行。方案就“支部加协会”这一模式的目的意义、协会的建立、协会的作用、党支部与协会的关系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是中里厢乡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创新。
中里厢乡特种养殖业发展较早,近几年来,中里厢及周边乡村毛皮动物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中里厢乡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毛皮动物产业的意见》,乡党委组织成立了养狐协会,协会吸引了中里厢及周边乡村包括深州市、深泽县等乡村的230余户养殖户参加,狐、貂、貉等存栏达到4.1万余只。乡党委牵头聘请北京农大教授等专家为养殖户召开了养狐技术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了会员在养殖中的品种改良、提高产仔数量和成活率以及加强疾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他们还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以中里厢、南郭为中心的皮毛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功能,将市场做成具有养殖、加工、销售,以及饲料、兽药、技术信息等相关行业齐全、配套设施完备、产业链条完整的综合性市场。同时,借助市场优势,谋划大项目,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吸引了河北隆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到中里厢乡投资置业,该公司已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场房建设。以市场育企业、以企业促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以初步显现。
乡党委、政府还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清官店养猪、元村梨果等协会的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带动
中里厢乡注重把党员干部推向专业协会的关键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乡村党组织也积极为协会推荐人才,帮助从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中选拔协会负责人。党组织在协会发展中,根据产业化经营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为协会发展献计献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中里厢乡谢村天鹰椒协会中,每个党员和种植大户对口扶持、带动5到10户农户,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天鹰椒远销湖北、四川、重庆、沈阳等省市,天鹰椒在当地很快形成了规模种植。目前,全村400户种植天鹰椒2000多亩,天鹰椒-洋白菜套种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亩收入可达到4000多元。谢村已形成了天鹰椒生产、销售的集散地,从农户中走出的经销商、经纪人也比比皆是。
二、启示与思考
“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成功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强乡富民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政绩观
中里厢乡的实践说明,对一个地方、一个乡镇来说,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首要的是根据本地实际,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工作不盲目、不急躁、不漂浮,宁可牺牲眼前政绩,不能断送未来发展;不热衷于铺摊子、造声势,不搞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指导特色产业,追求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发展成果。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三)必须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
要处理好支部与协会的关系。农村党支部要提高统筹当地经济发展、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抓住当前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提高在农村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认识,深入调查研究,尽快摸清各村产业发展和乡土人才、产业大户的底子,扩大优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根据主导产业的定位,制定建会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适合种植什么、养殖什么,适合发展什么协会,不搞一刀切。农村专业协会,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既坚持农村专业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又坚持党管协会,把党组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农村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善于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等办法,正确处理好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协会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抓好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加大资金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的力度,做到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各级干部要“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加快提高基层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
一、做法与经验
中里厢乡位于辛集市北部,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带领全乡群众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村庄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得到很好地发展,全乡秩序井然,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想发展、盼致富、求文明的愿望十分强烈,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通过下乡调研,了解到中里厢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村党支部发动
中里厢乡泊庄村是一个有5340口人的大村,村民有养殖蛋鸡的积极性。1992年,村党支部在广泛争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养鸡户建起了养鸡协会,从支书岗位退下来的耿东顺担任第一任会长,现有会员821户。
协会以“全心全意为养殖朋友服务,支持和帮助养殖户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做养鸡户的强大后盾,促进养鸡业的发展,带领农民奔小康”为宗旨。协会现有名誉理事长一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各一名,理事19名。协会下设畜禽服务部、饲料服务处、雏鸡订购服务处、淘汰鸡联系服务处、禽蛋销售服务处、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服务处,协会积极负责地搞好服务,村里的养鸡户实现了“六个不出村”,即订购雏鸡、购买饲料、禽蛋销售、防疫灭病、淘汰老鸡、学习新技术等不出村。养鸡户只要报上订购雏鸡数,协会统一与北京、保定、石家庄的养鸡厂联系,一个电话,优种雏鸡就送到农户家中。村党支部每年组织十几次讲座和学习班,请专家讲课。在近几年防控禽流感工作中,村党支部丝毫不敢放松,通过村干部包户、印发明白纸、广播等措施积极宣传,协助协会做好防疫。为确保疫情不发生、不蔓延,做到万无一失,村党支部研究后,收购了六家散养户的鸡、鹅和鸽子,进行了杀灭处理。协会负责人说,“村党支部不但把协会扶上马,还送了一程又一程”。
泊庄村的蛋鸡养殖业蓬勃发展,目前蛋鸡存栏548000只,年交易量1亿元,鸡蛋远销广东、北京等省市。从事蛋鸡养殖相关行业的劳动力500余人,村里有饲料厂9个,兽药经销处9个,6个运输专业户,7家饭店,村民存款余额达到3000万元。
(二)乡镇党委推动
“支部加协会”,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几年前,中里厢乡就制定了关于“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在全乡推行。方案就“支部加协会”这一模式的目的意义、协会的建立、协会的作用、党支部与协会的关系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是中里厢乡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创新。
中里厢乡特种养殖业发展较早,近几年来,中里厢及周边乡村毛皮动物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中里厢乡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毛皮动物产业的意见》,乡党委组织成立了养狐协会,协会吸引了中里厢及周边乡村包括深州市、深泽县等乡村的230余户养殖户参加,狐、貂、貉等存栏达到4.1万余只。乡党委牵头聘请北京农大教授等专家为养殖户召开了养狐技术培训班,通过专家讲课、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了会员在养殖中的品种改良、提高产仔数量和成活率以及加强疾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他们还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以中里厢、南郭为中心的皮毛市场,逐步完善市场功能,将市场做成具有养殖、加工、销售,以及饲料、兽药、技术信息等相关行业齐全、配套设施完备、产业链条完整的综合性市场。同时,借助市场优势,谋划大项目,发展大型龙头企业,吸引了河北隆丰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到中里厢乡投资置业,该公司已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场房建设。以市场育企业、以企业促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以初步显现。
乡党委、政府还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清官店养猪、元村梨果等协会的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带动
中里厢乡注重把党员干部推向专业协会的关键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乡村党组织也积极为协会推荐人才,帮助从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中选拔协会负责人。党组织在协会发展中,根据产业化经营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为协会发展献计献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中里厢乡谢村天鹰椒协会中,每个党员和种植大户对口扶持、带动5到10户农户,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天鹰椒远销湖北、四川、重庆、沈阳等省市,天鹰椒在当地很快形成了规模种植。目前,全村400户种植天鹰椒2000多亩,天鹰椒-洋白菜套种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亩收入可达到4000多元。谢村已形成了天鹰椒生产、销售的集散地,从农户中走出的经销商、经纪人也比比皆是。
二、启示与思考
“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成功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强乡富民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政绩观
中里厢乡的实践说明,对一个地方、一个乡镇来说,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首要的是根据本地实际,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工作不盲目、不急躁、不漂浮,宁可牺牲眼前政绩,不能断送未来发展;不热衷于铺摊子、造声势,不搞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指导特色产业,追求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发展成果。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三)必须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
要处理好支部与协会的关系。农村党支部要提高统筹当地经济发展、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抓住当前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提高在农村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的认识,深入调查研究,尽快摸清各村产业发展和乡土人才、产业大户的底子,扩大优质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根据主导产业的定位,制定建会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适合种植什么、养殖什么,适合发展什么协会,不搞一刀切。农村专业协会,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既坚持农村专业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又坚持党管协会,把党组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农村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善于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等办法,正确处理好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四)处理好协会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抓好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加大资金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的力度,做到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各级干部要“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加快提高基层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