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Z值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Z值在中晚孕期的变化趋势,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子痫前期胎儿(120例)和正常妊娠胎儿(1 287例)不同孕期脐动脉血流参数(S/D、RI、PI)及其Z值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S/D、RI、PI)Z值随孕周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呈增高趋势,且对比正常对照组朝正向偏离度进行性加大,以晚孕期明显.脐动脉血流参数Z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原始参数,预测子痫前期效能更好.结论 通过Z值定量分析晚孕期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趋势,有助于监测宫内胎儿血流动力学情况.
其他文献
为分析肠内营养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将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术前肠道准备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手术前以及术后3d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肠道准备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
为比较多层螺旋CT与高场强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效果,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与高场强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用于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显示,高场强MRI检查对T、N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果表明,高场强MRI检查准确性更高.
目的 通过离体牛肝脏组织实验验证所建温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率.方法 利用Westervel方程计算HIFU焦域处的热量,并采用Pennes方程构建靶组织温度预测模型.以离体牛肝脏组织为实验辐照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预测模型与生物实验的结果对比.结果 ①随着HIFU辐照离体牛肝脏组织深度的增加,深部组织焦域的温升幅度较浅部组织小,温升速率较后者慢.三种辐照深度下模型预测与离体实验的温升曲线相关系数r分别为85.11%、92.24%和83.07%.②凝固性坏死面积随辐照深度增加逐渐减小,且预测模型损伤面积
为观察加味四君子汤联合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患者中的效果,将7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和情绪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CD8+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
目的 探讨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表现,提高对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61例,评价病变的位置、回声及血流情况,根据回声特征分为3种类型.结果 61例浅表型结节性筋膜炎病变,40例(65.6%)位于上肢;48例(78.7%)病变中心位于皮下脂肪深层.所有病变均可见低回声;35例(57.4%)病变呈Ⅰ型,中心呈低回声,周围伴高回声晕或结节;15例(24.6%)病变呈Ⅱ型,主体呈低回声,内见平行条状高回声,周围不伴高回声晕或结节;11例(18.0%)病变呈Ⅲ型,主体
患者男性,24岁,发现舌背部肿物一年余.舌活动良好,无疼痛、麻木等不适.超声检查显示舌体正中偏左侧舌垂直肌内实性均匀低回声结节,范围约2.2 cm×1.8 cm×1.3 cm,形态规则,局部见小片弱回声,周边完整包膜,后方回声增强,见图1;结节内可见较丰富的低速低阻动脉血流.超声诊断提示舌体舌垂直肌内实性占位,考虑良性病变.术中见结节包膜完整,质韧,切面灰白.术后病理为(舌背部)神经纤维瘤,局部伴坏死.
期刊
患者女,53岁,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包块”入院.乳腺超声检查:左乳腺11点见一类圆形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2 mm×18 mm×20 mm,边界清晰,边缘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丰富(Adler Ⅲ级),见图1左.超声提示:左乳腺11点实性占位,BI-RADS分类4A,建议活检.患者于外科行“左乳腺局部包块切除术”,手术完整分离出肿物并予以切除,送检病理.肉眼所见:肿块直径约2 cm,切面呈灰粉色.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期刊
为观察痔康洗剂雾化熏洗联合痔疮栓在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痔疮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痔疮栓联合痔康洗剂雾化熏洗治疗,2组患者持续治疗2周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以及肛缘水肿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康洗剂雾化熏洗联合痔疮栓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为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将结直肠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清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
为探讨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将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磁共振成像组和多层螺旋CT组,每组50例,分析2组诊断方式的价值(检出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影像学特征(狭窄段、侵犯浆膜下或肠旁组织、狭窄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改变、盲肠扩张、缺血性结肠炎).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组诊断的检出准确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组诊断的检出准确率为90.00%,磁共振成像组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组(P0.05);磁共振成像组漏诊率为零,多层螺旋CT组为8.00%,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