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王佑军,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副院长,中学语文教研员,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长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学作文课程化”主张,带领荆州教师开展作文教学课程化实验,使荆州作文教学做到了序列化、模块化和规范化。成果获湖北省教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总能给人朗朗上口、精练警策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现象?在具体写作中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句子结构,叫作对举句。对举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相互衬托、对照、并举的句子,这些小句的字数大致相等,在结构上平行或依存,在语义表达上相反、相似或相称。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警报迭起,形势紧张”“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相对举出,相映成趣,不仅形式整齐美观,音韵回环铿锵,而且语词典雅简洁,语意丰厚,对学生极具积累价值和模仿价值。为此,本文将从对举这种语言现象入手,挖掘其写作价值和思维价值,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第一,对举是一种构词法。在汉语中,有很多四字词都具有对举的特征。如《说和做》中的“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昂首挺胸”“心会神凝”等;还有《论语十二章》中的“温故知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等;在古文经典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如《爱莲说》中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岳阳楼记》中有“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客骚人”“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等等。这些词语有的是相对而举,有的是并列而出,有的是相依而存,多积累或运用这样的词汇,会让你的文章语言精练、意蕴丰赡、文采斐然。
第二,对举是一种构句法。在汉语中,经常会采用两个句子相对举出,形成对应、对称、对比的表达效果。如《说和做》中的句子:“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句中不仅写出了两种人在“说和做”上的不同表现,而且暗含着比较衬托的意思,两个句子放在一起,不用说,读者就能读出“做了再说”比“说了再做”在人格上要高出很多。下面的一句:“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也是同理,“做了也不一定说”比“说了也不一定做”要高出更多。再比如《老王》中開篇一句“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其中的“他蹬”和“我坐”形成对举,强烈地暗示出“他”和“我”之间的地位悬殊。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对举的句子在语义上具有增值的功能,这就是对举句的表达效果好于散句的内在原理。再比如《诫子书》中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基本上是以对举句式连缀成篇,文章虽极简短,内蕴却极为精警深邃。
第三,对举具有联想功能。在古典诗文中,运用对举构成句子或句群的例子很多。如《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还有我们《邓稼先》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文》“河水萦带,群山纠纷”等句子,它们都有着相对举出、相伴相生的特征。这种“相伴”与“相生”的特性就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联想效应,你看,“水何澹澹”,从“水”就会联想到“山”;同理,从“说”就会联想到“做”,从“说了再做”就会联想到“做了再说”,或者“做了也不一定说”,这就是一种对举联想思维。如《说和做》中,“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这是从高度上说的,写作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深度”上该如何说呢?于是有了“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同样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他,是口的巨人。”这是从“说”的角度来写的,那么自然会联想到从“做”的角度又该如何呢?于是有了“他,是行的巨人”这样的经典名句,这就是联想的效应。再比如《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下面自然是从“明星”联想到“街灯”了,所以有了“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对举就是由此及彼,再由彼及此的想象路径。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这样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这是文化积淀的自然生成。如谭嗣同《潼关》“河流大海犹嫌束”,上句从“河”入手,下句自然从“山”起句,所以下句是“山入潼关不解平”。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这种对举联想思维是非常普遍甚至固化的,如由“山”想到“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由“前”想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生”想到“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兴”想到“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物”想到“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忧”想到“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有”想到“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例子你也可以找到很多!常用对举思维,你会洞悉写作创新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联想,回环往复,无穷尽也。古人有云:“得句先登稿,成联始命题。”说的就是在句子写作中,执此而寻彼,由一句话想到另一句话,这是普遍实用的方法。
第四,对举暗含着章法思维。如果仅仅从词法和句法上理解对举,还是不够的。你看,《说和做》中,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这是不是一种对举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就是先说一个方面,再说另一个方面;或者先说一个方面,再说相反的方面,两相映衬或对照,以凸显主题。这种创作思维,在经典名篇中是十分普遍的。如《秋天的怀念》,一个“深情慈爱的母亲”,一个“少不更事的儿子”,这就是一种对举思维,把母亲写得“深情”,把儿子写得“任性”,二者对举而立,相去越远,则儿子在母亲去世之后的愧悔之情越是痛彻心扉;在《老王》中,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是把“老王对我如何”和“我对老王如何”相对举出,最后领悟到“老王把我当朋友,当亲人”“我没有把老王当朋友,当亲人”,由此而生愧怍之情。这样的创作思维,在古文经典中更是普遍,如《岳阳楼记》,一段写“若夫淫雨霏霏”,接着一段就写“至若春和景明”,两种天气,两种心境,两种人格,两种境界,相对而出,相互映衬;再比如《爱莲说》,把菊、牡丹、莲三者对举而出,相互比对,臧否立现。
对举思维,是这篇文章最想传递的想法。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人物(比如“我”和“妈妈”)对举思考,描述的文字对举而出,会让你的思路更清晰,笔墨更集中,文章主题更突出。
王佑军,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副院长,中学语文教研员,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长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学作文课程化”主张,带领荆州教师开展作文教学课程化实验,使荆州作文教学做到了序列化、模块化和规范化。成果获湖北省教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总能给人朗朗上口、精练警策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现象?在具体写作中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句子结构,叫作对举句。对举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相互衬托、对照、并举的句子,这些小句的字数大致相等,在结构上平行或依存,在语义表达上相反、相似或相称。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警报迭起,形势紧张”“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相对举出,相映成趣,不仅形式整齐美观,音韵回环铿锵,而且语词典雅简洁,语意丰厚,对学生极具积累价值和模仿价值。为此,本文将从对举这种语言现象入手,挖掘其写作价值和思维价值,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第一,对举是一种构词法。在汉语中,有很多四字词都具有对举的特征。如《说和做》中的“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昂首挺胸”“心会神凝”等;还有《论语十二章》中的“温故知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等;在古文经典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如《爱莲说》中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岳阳楼记》中有“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客骚人”“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等等。这些词语有的是相对而举,有的是并列而出,有的是相依而存,多积累或运用这样的词汇,会让你的文章语言精练、意蕴丰赡、文采斐然。
第二,对举是一种构句法。在汉语中,经常会采用两个句子相对举出,形成对应、对称、对比的表达效果。如《说和做》中的句子:“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句中不仅写出了两种人在“说和做”上的不同表现,而且暗含着比较衬托的意思,两个句子放在一起,不用说,读者就能读出“做了再说”比“说了再做”在人格上要高出很多。下面的一句:“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也是同理,“做了也不一定说”比“说了也不一定做”要高出更多。再比如《老王》中開篇一句“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其中的“他蹬”和“我坐”形成对举,强烈地暗示出“他”和“我”之间的地位悬殊。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对举的句子在语义上具有增值的功能,这就是对举句的表达效果好于散句的内在原理。再比如《诫子书》中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基本上是以对举句式连缀成篇,文章虽极简短,内蕴却极为精警深邃。
第三,对举具有联想功能。在古典诗文中,运用对举构成句子或句群的例子很多。如《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还有我们《邓稼先》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文》“河水萦带,群山纠纷”等句子,它们都有着相对举出、相伴相生的特征。这种“相伴”与“相生”的特性就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联想效应,你看,“水何澹澹”,从“水”就会联想到“山”;同理,从“说”就会联想到“做”,从“说了再做”就会联想到“做了再说”,或者“做了也不一定说”,这就是一种对举联想思维。如《说和做》中,“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这是从高度上说的,写作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深度”上该如何说呢?于是有了“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同样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他,是口的巨人。”这是从“说”的角度来写的,那么自然会联想到从“做”的角度又该如何呢?于是有了“他,是行的巨人”这样的经典名句,这就是联想的效应。再比如《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下面自然是从“明星”联想到“街灯”了,所以有了“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对举就是由此及彼,再由彼及此的想象路径。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这样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这是文化积淀的自然生成。如谭嗣同《潼关》“河流大海犹嫌束”,上句从“河”入手,下句自然从“山”起句,所以下句是“山入潼关不解平”。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这种对举联想思维是非常普遍甚至固化的,如由“山”想到“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由“前”想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生”想到“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兴”想到“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物”想到“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忧”想到“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有”想到“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例子你也可以找到很多!常用对举思维,你会洞悉写作创新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联想,回环往复,无穷尽也。古人有云:“得句先登稿,成联始命题。”说的就是在句子写作中,执此而寻彼,由一句话想到另一句话,这是普遍实用的方法。
第四,对举暗含着章法思维。如果仅仅从词法和句法上理解对举,还是不够的。你看,《说和做》中,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这是不是一种对举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就是先说一个方面,再说另一个方面;或者先说一个方面,再说相反的方面,两相映衬或对照,以凸显主题。这种创作思维,在经典名篇中是十分普遍的。如《秋天的怀念》,一个“深情慈爱的母亲”,一个“少不更事的儿子”,这就是一种对举思维,把母亲写得“深情”,把儿子写得“任性”,二者对举而立,相去越远,则儿子在母亲去世之后的愧悔之情越是痛彻心扉;在《老王》中,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是把“老王对我如何”和“我对老王如何”相对举出,最后领悟到“老王把我当朋友,当亲人”“我没有把老王当朋友,当亲人”,由此而生愧怍之情。这样的创作思维,在古文经典中更是普遍,如《岳阳楼记》,一段写“若夫淫雨霏霏”,接着一段就写“至若春和景明”,两种天气,两种心境,两种人格,两种境界,相对而出,相互映衬;再比如《爱莲说》,把菊、牡丹、莲三者对举而出,相互比对,臧否立现。
对举思维,是这篇文章最想传递的想法。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人物(比如“我”和“妈妈”)对举思考,描述的文字对举而出,会让你的思路更清晰,笔墨更集中,文章主题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