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图互文理论下统编语文教材插图的智育功能阐释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图互文理论是指语言与图像的互文性关系。这种关系在语文教材中体现为三种形式:语图互仿、语图互溢和语图互间。从语图互仿的角度而言,图像突显语言内容,美饰语言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语图互溢的角度而言,图像触发学生对事件溯因推果,弥补语言文本之不足,有助于衬托人物形象;从语图互间的角度而言,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言文本的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图互文;语文插图;智育功能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语图互文视角下部编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8ZD084)的成果。
  作者简介:余俊宏,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与语文教育研究。
  
  赵宪章指出:“语言和图像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基本的两种表意符号。”[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第89-99页。]语图互文意即语言和图像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这种互文性关系既可以是语图互仿,也可以是语图互溢,还可以是语图互间。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说写者的信息,图像辅助于语言的传播,具有示证说明、愉悦感官的作用。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图像不仅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更为直观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思路。与此同时,编者也越来越注重教材中插图的教育价值,这从统编版教材装帧设计的改变上就可以看出来:[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第3-11页。]原人教版教材的版面为1/32开,统编版语文教材将版面改为1/16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插图的设计留下了更多的空间,有利于编者将图像插入到教材中,以便教师利用图像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从语图互仿看图像的智育功能
  所谓语图互仿,就是语言和图像的互相仿拟,彼此映照,共同表达某一主题。在教材中这种仿拟多表现为图像对语言的仿拟,如教材为故事情节、场景实物等所配置的插图,但是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语言仿拟图像的现象也开始逐渐增多,如习作中的看图作文、练习中的景物描写等。
  1.图像凸显语言文本内容
  图像是对语言的描绘,语言在图像的帮助下会更加形象生动。语文教材编写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文本内容而言,图像在语文教材中的主要作用是形象化地展示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的内容。而且图像文本更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学生通过读图可以清楚地记住文本内容,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赵宪章说:“图像之所以具备较强的记忆功能,是由于它的情感力量。”[赵宪章:《文学成像的起源与可能》,《文艺研究》2014年第9期,第16-29页。]的确,图像制作者在为文本配置插图时,需要考虑文本内容及其思想感情,使图像内涵与文本内容达到和谐统一。这样,读者就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而可以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不仅如此,图像还具有美饰语言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具美感,而这种美感可以使语言文本更易于受到读者的关注。因为语言和图像是两种不同的表意手段。语言相对于图像具有抽象性,它属于推理性符号,而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现事物,传递感情,属于表象性符号。从语图互仿的角度而言,图像对语言的仿拟“无非是将思维的图像转换成视觉的图像或者说是将‘内图像’转换成‘外图像’”。[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7-11页。]但这种转换是以审美需要为准则的,编者在为语言文本配置插图时,尽可能增加图片的美感,这种美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统编教材《岳阳楼记》的插图就展现了这种美化功能(见图1)。该插图以岳阳楼为主图,用烟波浩渺的湖面展示其“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景象,由此可以让人联想到迁客骚人悲喜之情以及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与插图的广阔图景相互辉映,物与人、景与情融为一体,图像成了作者胸臆的直观表达,这样,学生在领略图像美的同时,也能体会语言之美。
  2.图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是对图像的述说。语言仿拟图像,图像就成了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可以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媒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知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是显性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图像作为一种辅助资料,它既可以直接成为学习的对象,也可以具有隐性教学资源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图像的教育价值,利用图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赵宪章指出:“图像符号是身体的延伸及其触摸世界的器官,这决定了它在观看活动中担当了身体与世界的中介,并和身体、世界密不可分、血肉相连,三者‘紧密相拥’而共同在场。”[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第146-165页。]这说明图像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学习。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凭借,语文教材中的资源都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插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利用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在越来越重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图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统编教材七年级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分别出示了鲁迅和爱因斯坦的照片和漫画(见图2),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看看画家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然后让学生在写作中也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这种由图像的绘制迁移到作文写作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抓住人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其他文献
在国际高中开展以生涯指导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主要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框架,以生涯规划为主线,以年级为阶段,层层推进,实施完成不同主题的系列项目式学习。在国际高中开
Identification of components and metaboli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employ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L
摘 要: “普惠园”与“民促法”作为时下对学前教育有重大影响的政策与法规,在民办园上产生交集。且由于“身份认证”引发政策叠加,使得民办园面临着“普惠性+非营利性”“普惠性+营利性”“非普惠性+非营利性”“非普惠性+营利性”四种不同身份组合下的发展困惑:只得“名分”难得“实利”,势单力薄下的无奈之选,在争议中尴尬生存,非公平竞争造成的巨大压力。厘清并消除“普惠园”与“民促法”间的不衔接、不一致成分,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天职”使教师职业具有独特的魅力。然而,在现代性浪潮中,过度强调工具理性使教师的“传道”使命被部分遮蔽,德性光环失去光泽,故需“复魅”;同时,教师
校长对教师的人际领导是课程领导的基础,是情绪化的劳动。课程领导中校长与教师的情绪互动机制包括情感反应路径、推断加工路径,信息加工程度、合适性判断是其调节因素。课程
摘 要: 社会情感学习自引入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以来,在借鉴西方经验、本土化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搭建自我、他人及社会“三维”的分析框架,与社会情感学习学理层面的认知与管理交叉,形成中国化的社会情感学习“三维六相”结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业水平、合作能力、交往自信及亲社会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土实践中,要实施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营造积极的学校和班级环境,运用情感教育的理念开展学科教
摘 要: “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是政府为人民办的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满足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高质量教育。其意义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表现在:区域、城乡和校际范围内的教育公平与均衡;人、财、物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高质量的学校教
摘 要: 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该研究运用标准化主题编码法,对六个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国际专业评价组织开发的教师评价能力标准及教师评价素养的测量工具中关于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结构包括评价目的、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交流与运用、学生参与评价和评价伦理六大核心要素。并基于此,尝试提出了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素养指标体系的一
摘 要: 为了探究幼儿园教师正念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职业压力和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该研究以上海市和安徽省394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念注意知觉量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正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职业压力和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正念和职业倦怠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职业压力和自我效能感在正念和职业倦怠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幼儿园应当从个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发现: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由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能力和职业行为五个维度构成。其中,职业价值和职业意志对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职业价值除了直接影响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外,还通过职业意志的中介作用降低了幼儿教师的离职倾向;职业行为和职业情感对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并不显著,但职业情感通过作用职业意志间接降低了幼儿教师的离职倾向;职业能力对幼儿教师离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