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芬:描绘江南文化中最风雅的一笔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wangke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常熟,素有“世上湖山、江南福地”的美誉,也是江南水乡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历经千年沧桑,常熟至今基本保留着明清城市风格,城河环绕,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曲折幽深巷弄间依旧传递着江南独有的美好。
  依托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四色”精品美游的实践中,常熟正借助一系列文体旅融合创新的大胆尝试,把文化转变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动力,绘就江南画卷上最风雅的一笔。
  千年古城,
  礼乐化民道启东南的独特魅力
  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常熟拥有三千年文明史、一千七百年建城史,并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厚度与苏州古城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顾玉芬眼中,常熟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其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
  谈到常熟文化特质与常熟人崇文重教的传统,顾玉芬说:“常熟有历史上最好的学生——言子,他不仅学习孔子的思想,而且身体力行,道启东南,直到今天江南地区还有很多纪念他的地方,比如上海的奉贤区,就是关于言子开启江南文化的圣人之为。”
  “常熟还有历史上最好的老师——翁同龢,两朝帝师为后人留下了‘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的传世警句。因此,常熟崇文重教的氛围之浓厚,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重视教育、热爱文化是常熟人的普遍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代至清末,常熟还出了8名状元、10名宰相、486名进士,当代常熟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就有25人,是当之无愧的“状元之乡”“院士之乡”。
  与厚重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又将其表现到极致的,就是常熟的藏书流派。明代后期,常熟成为中国私家藏书中心地,如今常熟现存藏书楼共三十多座,其中瞿氏铁琴铜剑楼,是晚清全国四大藏书楼之翘楚,总藏书量达十万余卷。解放以后,第五代藏书楼主把藏书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有四分之一的藏量来自铁琴铜剑楼,义举之中,足见文人气量。
  正是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润泽了常熟这方土地,融入常熟人的骨血,在时光流转中,依然生生不息,并凝聚成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力,造就了当代常熟的独特魅力。
  美丽常熟,
  一城山水一城风范的文旅样本
  常熟是江南地区少有的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虞山、尚湖俯拾皆是文人辞章和尘烟往事。泰伯奔吴,奠定了吴地基业;言子传道,开启了江南文脉;昭明太子在这里编《文选》;草圣张旭在这里任太尉;黄公望、钱谦益、王石谷……名人辈出。
  常熟不仅形成了虞山文化流派,更成就为江南文脉的源头。依托着这份文化底蕴,常熟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将旅游与文化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顾玉芬表示,现代社会,游人们踏足远方旅游,在常熟可以与诗意的江南文化不期而遇。常熟是“诗和远方的结合体”,这里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
  “怎么样让古城活起来,让文物会说话,这是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常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未来我们将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把这些资源串联整合起来,做到整体盘活,打造‘精品美游’,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让常熟满足所有人对旅游的期待。”
  “后疫情时代,面对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常熟将持续推动旅游业的跨界发展、融合发展和全覆盖发展。”比如立足常熟特有的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相互融合,积极打造“红色沙家浜、绿色山水人文、蓝色运动美城和彩色江南风光”四大文体旅产品生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琴川绵长,
  翘楚天下光大弘远的文化流派
  明人沈玄有诗《过海虞》:“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这句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常熟城依山而建,数条溪水穿流其中的特点。
  溪流水,便是“琴川”之“七弦”,由虞山的山水汇聚而成,分成七条支流,流向城东的琴川河,“若古代也能有航拍,彼时的海虞城看起来应该是一把七弦古琴的样子”。
  顾玉芬说,虽然这“七弦”早在宋代就多数淤积不通了,但如今的道路走向依旧被打上了河道脉络的烙印,这一城的诗情画意,也留驻在了常熟人的血液里。
  在常熟蔚然成风的虞山雅集,是中国古代五大雅集之一的文人雅集,无数文人墨客慕名而来,逐渐形成了在江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虞山流派,其“诗、书、琴、画、印”方面的艺术成就和审美趣味,对常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虞山流派,是严天池“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琴音,是王石谷采自虞山那一抹苍茫浑厚的赭石,是“东南文宗”钱谦益诗里行间的清辞妙句,是林皋铁笔下的旷达境界。其中所含的艺术记忆和审美情趣,如同自虞山流淌而下的琴川河,流进了常熟人的生活,成为常熟故事中无可替代的精神地标。
  “常熟人对于诗书琴画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常熟的男女老少掌握一两个才艺是非常普遍的,我们不仅拥有自己的书画院,其中,中国书协会员多达51人,这在一个县级市是很不可思议的,由此可见常熟书画的实力。”作为中国古琴之乡,常熟成立了全国首个古琴琴社——虞山琴社。江南著名藏书家赵用贤的故居“脉望馆”,如今正是虞山派古琴艺术馆的所在地。
  “多年来,常熟致力于传承江南优秀文化,创新文体旅融合发展,举办了十届江南文化節,八届古琴艺术节,三十届尚湖牡丹花会。如今的常熟,处处能听到琴声,是一个真正‘礼乐化民’的江南乌托邦。”
  江南福地,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理想之城
  常熟是一座既有文化底蕴,又充满烟火气的城市。
  顾玉芬举例说,歌曲《常来常熟》中有一句是这样唱的:“一杯茶一碗面,打开一个清晨,打开每个人的笑脸。”这是常熟市民生活的完美写照——不是烈酒也不是咖啡,而是一杯清茶,平淡却悠远,没有浓烈,细细如水,可乐终身。
  “一杯茶”是虞山绿茶,自乾隆年间南门外后坛街开出“长兴”以来,不知常熟大大小小的茶馆里发生了多少精彩的故事。而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沙家浜里阿庆嫂于茶馆中智斗刁德一的故事。足见常熟之“福”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常熟人用勤劳和智慧造就的。
  顾玉芬认为,常熟人勤劳、好学、善良、积极,常熟人爱喝茶,因为茶让人清醒,在常熟茶馆,那些你看似在喝茶聊天的人,实则可能是在谈生意的小老板。可以说,常熟人的工作和生活是由虞山绿茶开启的。
  “一碗面”是常熟特色的蕈油面,谈到吃,每个常熟人都是如数家珍,兴福寺的特色蕈油面、王四酒家让宋氏三姐妹称赞的叫花鸡、变化万千的蒸菜,各类白案点心和时令江鲜更是不胜枚举,翁同龢纪念馆附近,复原版的翁府家宴即将亮相,届时可以体味到这位“老常熟”在庙堂之下,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翁府家宴,那些隐藏时光中的有形的无形的历史遗产,也正在“活过来”,持续增加的各类市民图书馆和公共健身设施,正让常熟人的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
  “我们欢迎大家来常熟,做几天常熟人,从‘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地感受常熟生活,感受常熟之美、江南之美。”
其他文献
七里山塘、名胜虎丘,既是苏州熟悉的地方,也是展示苏州形象的窗口。2021年春天,“净美街巷·百日奋战”启动,虎丘街道响应号召,将辖区内18条主次干道,126条街巷划分成6大区域(留园片、山塘片、新庄片、虎丘片、湖田片、仁安片),结合擦亮重点景区窗口行动,每周集中攻坚1片,于5月完成全覆盖,也将大美虎丘“妆点”得更具魅力。  拆除违建,大街小巷显新貌  柳树正绿的日子里,执法队员们正在对山塘河边的一
期刊
常熟古里镇有一个知旅街区,打破历史街区运营模式,以当地文化为起点,融合跨界体验式的新型运营模式,打造全方位、全业态、一站式、全龄场景体验休闲娱乐潮流文化知旅中心。走在街区,可以领略古镇独有的江南风味,每一家店面装修别致精美,富有韵味,街区的新型书店、美术馆、文化馆、网红餐厅、民宿酒店等,成为许多文艺青年打卡地。  在古里文化站站长王宇看来,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力量,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演绎,是一座城市
期刊
在中国的区域版图上,像常熟和苏州一样的地方,恐怕是极其罕见吧!她们不仅组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还建成了全国文明城市群!这可能也是这两座城市一直是人们心向往之的因素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虽光阴流转千年,但苏州城市魅力与吸引力却一直不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典雅园林、秀丽山水,吴儂软语、吴工苏作,精明务实、敢为人先……苏州及苏州人的这些内涵、特质使苏州发展越来越好,也让城市变得越来越有韵味。 
期刊
虞山青青,尚湖绵绵,千年梦回一座城。  七溪流水绕琴川,十里青山长相守。常熟,一座无论世间如何变迁,但它依旧温雅如初的江南小城。有白墙黛瓦,也有长街小巷;有古朴幽深,也有繁华摩登。一方景,一首诗藏于山,藏于水,藏于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常熟的柔美与活力被定格,一切美好,肉眼可及。他们说,来常熟,相机会很兴奋。“常熟的美景,美食,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是拍都拍不完!”  掬一捧恬
期刊
如果让你在自然景区内,入住书中才会提及的神秘仙境。不去寻常酒店,而是在船舱里,感受前所未有的梦幻漂浮生活,你能想象吗?  若能枕着雨声和星空入眠,这才是真正符合理想中的诗意栖居。常熟有一个地方,远离城市喧嚣,眺望葱郁的自然风光,窥谷忘返。它是红豆山庄旅游度假区,区别于红色之旅“沙家浜”、绿色之旅“尚湖”的又一热门打卡目的地,由苏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常熟古里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一个集文化旅游、
期刊
城市日新月异,社区不断扩容。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作为最基层的单元格,对构筑城市格局起着大作用。天南海北的来客聚集到一个社区,组成一个“陌生人共同体”。如何重塑社区凝聚力,构建新时代的“熟人社会”,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离小石湖不远,被越来溪环抱着的溪江社区,地处越溪街道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成立各类特色队伍,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期刊
2021年1月至4月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22.24亿元,同比增长39.2%;规上民营企业实现产值117.75亿元,同比增长41.1%;共签约重点产业项目25个;新开工项目24个,开工率83.3%……春天刚过去不久,在长江之畔的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  产业招商,春季创新高  荷兰夸特纳斯集团、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禹智天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须眉科技有限公司、信金控股
期刊
我是一名生活在北方的常熟人,于我而言,常熟这座江南古城给我非同一般的记忆,在这个风沙漫天的北方春夏时节,我越发想念古城的润泽和灵动。常熟,是我最热爱的故土,那里有山有水有稻田,那里也有我爱听爱说的常熟话。  在这个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的时代,由于升学、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离开反而成为了常态。很多人生活在另外一个陌生城市,与过去的联系,大概只剩下那口家乡话。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听到一口熟悉的家乡话,就会
期刊
“今天是廿四夜,裹荠菜心馄饨吃,还有芝麻心汤圆,祝大家团团圆圆!”抖音平台上,一个蓝眼睛,说着洋泾浜常熟话的老外分外显眼。“好个,好个,去尚湖吃茶去!”俨然一个常熟通。这位蓝眼睛老外名为弗拉德,来自乌克兰,6年前的一次旅行让他成了常熟女婿。他和太太的有趣日常被分享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透过他们了解常熟这片江南福地。  一见钟情  对她,也对它  2014年10月,弗拉德和朋友来中国旅游,先去了上海、
期刊
夏日午后,从星湖街一路向北,行至至和西路时,耳边不时传来火车疾驰而过的声音,不远处是园区城铁站,同时也是园区企业总部基地所在地。  2017年,为进一步加强外资项目集聚、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且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自主品牌项目,并为这些项目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园区在城铁站北部规划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区域,专门建设企业总部基地,打造总部经济发展新高地。  新时期,承担新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