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卒中昏迷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sushi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鼻肠管 卒中昏迷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7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31-01
  ICU内卒中患者,常因胃潴留、胃功能紊乱等而致鼻胃管内腸内营养存在不确定性或无法进行,同时常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而导致卒中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且危重患者全身消耗严重,营养支持成为其治疗的难点。鼻肠管在危重患者中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现将我院ICU 2010年11月~2014年11月留置鼻肠管的运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住我科ICU的危重患者41例,按照格拉斯哥评分标准,均在15-25分之间。随机分为2组,鼻肠管肠内营养组(治疗组)21例与鼻胃管肠内营养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5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1~82岁,平均(56±1)岁,对照组脑出血15例,脑梗死5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9~81岁,平均5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肠内营养方法
  (1)鼻胃管一般由硅胶制成,前端有2个侧孔,测量为患者耳垂到剑突的长度。用石蜡油润滑的管端即可经一侧鼻孔下至胃部,方法简单易行。(2)鼻肠管均采用复尔凯螺旋形鼻肠管(荷兰纽迪西亚公司生产)。由完全不透放射线的聚氨酯制成,长度145 cm,头部有4个侧孔,鼻导管头部和引导钢丝外包有的特殊材料经水激活后,使头部更加柔韧。管道前端约23 cm形成直径约3 cm的圆环,环绕2.5圈,具有记忆功能。在胃动力正常时,鼻胃管进入胃中以后在8~12 h内自行通过小肠,并能以理想状态停留在小肠肠腔内。螺旋形营养管的放置方法:①患者取右侧卧位,置管前肌注胃复安10 mg,常规方法将鼻肠管置入胃内,借助胃肠道蠕动自行下降,一般24 h可降至十二指肠。24 h后透视确定具体部位,适用与危重患者及胃蠕动功能较差者;②在内镜引导下通过幽门置入鼻肠管,这需要有经验的胃镜室医师配合完成[1]。③在介入透视下将鼻肠管置入。(3)营养支持方案如下,鼻胃管采用间断供给法:开始每次鼻饲营养物100 ml,每天2次,每次注入营养物前测定胃内残留液,注入后再用20~50 ml温开水冲洗胃管,8 h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可渐增加营养液浓度到3/4浓度或全浓度,保证胃内残留液低于100 ml。如患者能很好地耐受,可再逐渐增量,至每日热量105 kJ/kg。为保证睡眠,应集中白天供给。
  螺旋形鼻肠管采用持续滴注法:早期给予37 ℃~42 ℃肠内营养液以输液器恒速持续注入,500~1 000 ml/d,开始滴速为20~40 ml/h,依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速,24 h达60~80 ml/h,每日总热量105 kJ/kg,持续滴注要求每4 h检查胃残留液,如胃残留液>150 ml,将抽出的胃残留液缓注入胃肠,每8 h用水冲洗一次鼻胃管。
  2 结果
  20例鼻胃管患者中有2例出现腹胀,2例反流,1例腹泻,2例胃潴留并发展为胃瘫,后不能进食,3例在1周内出现肺炎。21例螺旋形鼻肠管无一例发生胃潴留、腹胀、腹泻、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当卒中昏迷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消化道功能渐恢复时,尽早启用肠内营养。卒中昏迷患者鼻肠管是最常用的进路,由无反应性材料制成的鼻肠管能够被很好地耐受长达3~4周。尽管胃在大多数患者是输注营养的首选部位,但在危重患者胃麻痹和误吸发生率高,须在空肠内输注营养,但要求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宜过高,滴注速度较均匀,且不宜过快,尤其在喂养的初始阶段。同时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可以减少肠源性脂肪酸或蛋白质对胰腺内外分泌的影响[2]。且危重患者往往咳嗽无力,长期卧床后胃肠动力差,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增加。螺旋形鼻肠管管径细,刺激小,吸收效果好,不易引起腹胀、腹泻、反流,误吸的机会很小,有利于肺部感染的控制,适用于长期喂养及胃动力差的患者。
  参考文献
  [1]蒋朱明,吴蔚然.肠内营养,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9-252.
  [2]沈魁,钟守先,张圣道.胰腺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2-279.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弱酸条件下低频超声/内电解法协同处理酸性红B(Acid Red B,ARB)的可行性,考察了弱酸条件下低频超声、内电解法及低频超声/内电解法联用对ARB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填充比例与动脉瘤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09例行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利用动脉瘤和微弹簧圈体积计算公式获得每一患者的体积栓塞比.结果109例均成功栓塞,其中100%闭塞97例,95%~98%闭塞12例.108例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32例行脑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间3周~30个月),30例动脉瘤完全闭塞或消失,2例复发.动脉瘤微弹簧圈的实际栓塞体积比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54例中,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4例,手术指征为胆源性(梗阻型)SAP。4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其中12例因合并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一般情况趋于稳定,体温逐渐下降,腹痛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腹膜炎体征趋于局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鱼藤酮在不同类型土壤(稻田土、菜田土和果园土)中的降解,并探讨土壤微生物、土壤含水量、紫外光照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因子对鱼藤酮降解的影响。结果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4例老年心脏病致精神障碍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提出防护措施和护理对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