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里“无为”的智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道”,“道”又是如何体现在个人和社会上呢?老子提出了他的核心思想——“无为”!到底什么是“无为”呢?很多人把老子的“无为”理解成不作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我们后人对老子的误解,更是对道家思想的误解。从全文来看,老子的“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的意思,而是一种自我节制的智慧。这种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就是要回归经典,研读老子《道德经》中“无为”的智慧。
  关键词:老子;无为;处事态度;自然
  作者简介:任世珍(1992-),女,汉族,山西右玉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老庄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2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多达十几处提到了“无为”,如果将它们提炼出来进行分析,会发现老子所说的“无为”主要涵盖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无为”是一种处事态度。它要求人们正确对待功名利禄,不要沉浸在功名利禄中不可自拔,即老子常讲的“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为之于未有,为无为”另一方面,“无为”要求人们要顺应万物之自然得为,而不要强加干涉,无事生非。老子的“无为”实际上是建立在他深刻而透彻的认识之上。老子通过对美丑,善恶,长短,高下等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研究,得出了一个普遍真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他由此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统一这个永恒的,根本性的哲学法则。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从产生至消亡,无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可以说,除了“道”之外,宇宙间再无永恒不变之物。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提出“相反相成”的道理。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这是老子哲学中的精华部分。
  既然世界是矛盾对立的,那身处其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此,老子通过《道德经》告诉我们:“无為”才是面对这个世界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而是使人们的活动能够顺天应人。老子所提倡的是: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养育万物但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老子的这种思想为后世为人处事,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建议,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
  一、“无为”是一种处事态度
  老子的“无为”不是提倡无所作为,而首先是权力的自我节制,是用一种敬畏之心对待我们周围的一切,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对待功名利禄荣辱地位的态度。
  在《道德经》的第九章中,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朱元璋为老子的这段话做了这样的注:世之有富贵者,每每不能保者何?盖为因富贵而放肆,高傲矜夸不已,致生他事,有累身名,是自遗其咎,莫之能保也。而河上公则说“嗜欲伤神,财多累身。夫富当赈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人所为功成身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这两个人对老子的话做出了很好的诠释,要求我们在对待功名利禄时不要过于贪婪,要学会适可而止,学会功成身退,而不要居功自傲。同样,对待手中所拥有的权力,也不能恣意妄为,一手遮天,而应学会节制。
  在《道德经》中。老子用了很多的否定词。否定了许多个人的习惯性行为和倾向。“无为”实际上代表了无欲、无争、无事、不居功、不恃强、不尚武、不轻浮、不炫耀等一系列与常人相反的行为或态度。这种思想,老子在第七十七章进行了阐述“天之道”、“人之道”。在这一章中,老子将“天之道”和“人之道”进行了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在他看来,自然大道有余而益谦,也就是说大道对满的、强的损之,对谦的、弱的益之,始终保持中和。可人们做事却恰恰相反,喜欢减去不足而补充有余。越有钱的人越追求钱财,越有权的人越追求权力,贪婪的欲望永无止境。
  但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种人和大多数人不同,这就是“圣人”。在老子看来,圣人是最具有智慧的。他们的智慧表现在自己满足之后不去炫耀,反而十分谦虚,还会把自己多余的补给那些欠缺的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争斗了。一个人贬损自己而不去炫耀,他就不会自满,不会因骄傲自大而失败。一个人减损多余,如头上的光环,诸多的钱财、权力等,给予那些需要的人。那他就会获得更多的人情。谁如果同时具备了以上两者,那他就会过得幸福而美满。
  老子在第六十六章提出了“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许多人将其理解为“不争之争”。对于老子的不争,历来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为争”,如此一来,不争就成了迂回的争,成了一种与人相争的特殊方式。事实上,老子从来没有说过“以不争为争”。在老子那里,不争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崇尚“不争之德”,把不争视为一种美德。
  在八十一章,老子也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的思想贯穿《道德经》的始终。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争来争去,争名夺利,争得你死我活,但若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一切事物,自有定数。是你的就算你不去争,也是你的。不是你的。可能就算你通过各种手段争得了,但那只是眼前的假象。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失去,或者在其他地方失去。大多时候争的结果,搞得人要么疲惫不堪,要么两败俱伤,到头来争的反而得不到,不争的反而收获颇丰。
  不争不代表不做,而是一种心态,做人做事的心态。老子的不争教会我们用一种更包容,更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人生最大的财富其实是内心的淡定从容。只有不争,才能心清,心清才能照见万物。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眼前的假象,短暂的利益所迷惑。人生的道路上如果都把争长短作为目标,就失去了价值,到头来就是一场空。现代人学点老子“不争”的智慧,对个人安身立命、事业成长、人际关系都大有裨益。   二、无为就是“顺其自然”
  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从产生到灭亡都有它自身运动的规律,作为人类社会的我们,要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心怀敬畏,不要随便用人力去干涉,要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在老子的《道德经》里,经常提到“自然”这个词。“自然”在现代汉语中有两重含义,一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二是与“人为”相对的“自然而然”很多人把老子的“自然”当做是自然界,甚至以此为依据来谈论“生态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在古代汉语中,“自然”只有“自然而然”一个义项。而现在人们所说的“自然”则是近代以来,英语“nature”传入中国后的翻译。更具体地讲,根据陈鼓应先生的观点。在老子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平衡的整体。这种和谐、平衡是在万物没有受到外力干扰情况下自在自成的状态。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每一个社会个体,它都有能力,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它是不需要外在力量干预的。外在力量的干预,不但对事情不好,反而会把事情弄坏,所以,老子主张无为。正所谓“道无为,而万物得以自然”。无为之所以能够无不为,是因为万物能够自己而为。无为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维护了万物的自然发展。只有无为,万物才能各自有所作为,这就要求君主尽量减少对于百姓的干涉,无论是恶意还是善意。在他看来,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知道他的存在,统治者谨言慎微,不随意发号施令,天下之事自然就会成功。在他的《道德经》里有很多这样的表述。
  “无为而无不为”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实则蕴含着老子深刻的思想哲理。在这一章中,老子认为“道”永远是顺其自然而又无所作为的,他将“道”的概念和“自然无为”结合在一起。但道又是无不为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它所不能作为的,在这种无为而又无不为的境界里,老子想告诉人们:统治者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治理国家,那万物将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又自我发展。如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贪欲”,那就要用“道”来镇住它,有了“道”的自然无为,事物将不会再有贪欲,万事万物没有了贪欲,天下自然会安定,而不会再有纷争。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所以治理天下要靠不妄为,也就是无为而治。那些执着于有所作为的人,不能治理好天下。
  老子的“无为”论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无为”论的产生和开展是与君主世袭制和世禄制弊病的暴露与展开密切相关的。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下,人君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着人民的生杀大权,决定着政治经济的走向。只有一个贤明、睿智、出类拔萃而且有能力并且真正关心百姓生活的君主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一旦人君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满足自己的私欲,那最后受伤的必定是老百姓。而老子所在的时代,多数君主平庸无能,沉溺于放恣和骄奢失道之中。如果让他们来治理国家,老百姓必定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子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提出“无为而治”和“不言之教”。
  具体来说,老子要求统治者“无为”是希望统治者要给予人民一个宽松,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不要用手中的权力去干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而是让他们能够顺其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才智,通过努力,自给自足,安居乐业。这一点最好的例证就是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再加上四年的楚汉之争,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初期,社会经济贫穷,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推行“黄老之治”,实行无为之治,才使生产得以恢复,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贵景象。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老子还有很著名的治国理论,就是他在六十章所提出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煎鱼喻治国。在这段话里,老子用十分鲜明形象而又通俗易懂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了为政的关键在于无为。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减少对民众的干扰,要顺應客观条件。
  由此看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而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对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即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老子的自然之道:万物生于道,长于道,在道中循环,在道中分化、合和,而人类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子说,万物依循大道运作,生生不息,因此人们不必刻意的干涉它们。同样,人类社会也应该在顺“道”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而不应随心所欲。做到这点的途径就是“无为”。常言道“善行者无辙迹”,“无为”是行事的方法和原则。“无不为”是效果和目的,无为才能无不为。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
  [2]道德经大全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3]解读老子[M].傅佩荣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刘熙载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文章的立意问题。首先,他明确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不可无“主脑”;其次,提出立意也有优劣之分,应仔细斟酌,决定去取;接着,他谈到“文缓”方能“旨远”,为文当“意在笔先”,讲的是立意与章法的关系。刘熙载对文章立意的阐释,见解独到、事料详实,是能够为现实写提供借鉴的。  关键词:刘熙载;《文概》;立意  作者简介:胡晓旭,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而密码技术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是密码函数的安全性分析.本文介绍了密码函数的应用背景和现状,分析了密码函数相关的度量指标,主要研究了一类三谱
摘 要:《论语》作为孔子思想的集中承载体,内容丰富,涵盖了文、史、哲、人生、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君子”,反映了孔子的人格理想追求。孔子的時代过去了,然而在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君子”依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论语》;君子  作者简介:陈容,汉,湖北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随着通用计算机、多媒体业务、网络通信、移动通信等业务需求的发展,图像处理对计算能力和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单核处理器提高主频和增加系统设计复杂性变得非常
对《论语》中“贤贤易色”的理解,古今学者多有分歧,以杨伯峻先生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贤贤易色”即“尊敬贤者,轻视美色”,以王念孙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认为“贤贤易色”即“以贤
1933年,端木蕻良的处女作《科尔沁旗草原》出世,一部史诗性的巨作在文坛上掀起热浪。继而在1942年,端木蕻良又写他热恋回忆作品《初吻》。这两篇都不约而同勾勒出了男权话语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党政系统和企事业单位传输信息的主要方式。党政办公系统传递着国家重要信息,如何保证这些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已成为党政办公信息化建
本文从微波通信和散射通信的通信方式可以看出,此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不同衰落环境、通信容量需求以及多径引起的时间弥散等问题,微散一体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系统
摘 要: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将“成人”作为教育目标,“知道”作为教育宗旨。礼仪教化修外,音乐教化修内,心身调养和谐以礼成乐。《关雎》是古代文学《诗经》中的第一篇,是诗经四书的开头,也是所有六经的起步。《关雎》中描述了鸟兽虫鸣之趣,并将此趣慢慢融入到了琴瑟钟鼓之中。基于此,现对《关雎》的礼乐教化意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礼乐教化;《关雎》;《诗经》  作者简介:武新虹(
纠错码可以用来构造分组密码部件和序列密码部件,也可以依赖其上的计算困难问题构造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体制。但是,以往纠错码在密码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是有限域上的纠错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