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腋下途径外科微创封堵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随访结果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左腋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外科封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后适合封堵的干下型VSD患儿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2.2±2.1)岁(0.5~8.0岁);体质量(13.8±7.1) kg(7.0~34.1 kg);缺损大小(4.5±1.0) mm(3.0~8.0 mm)。全身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经食管超声评估适合封堵,变换体位为右侧卧位,沿腋中线在第3肋间与第5肋间之间行2~3 cm垂直小切口,经第4肋间入胸,经右心室流出道穿刺建立输送轨道在食管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闭合VSD。

结果

41例(91.1%)患儿封堵成功,封堵器大小(6.0±1.5) mm(4~10 mm),均为非对称伞。2例(4.4%)因术中封堵器释放后明显残余分流转为体外循环直视手术,1例(2.2%)因封堵器释放后主动脉瓣明显反流转为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1例(2.2%)术后封堵器脱落至肺动脉,后体外循环下直视封堵器取出并直视修补。4例封堵失败,其中2例(4.4%)发生轻微残余漏,分别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自行闭合。封堵成功患儿均于术后5~8 d出院。随访(10.4±5.0)个月(3~24个月),效果良好,无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房室传导阻滞、新增瓣膜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经左腋下食管超声引导对干下型VSD进行外科微创封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术式创伤更小,术后渗出少,瘢痕小,切口更隐蔽、美观,但仍需长期随访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儿童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儿童大量心包积液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68例儿童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历资料,对其病因、预后、心包积液性质及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大量心包积液病因诊断率约为97.1%(66/68例),治疗有效率约为71.8%(46/64例)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儿童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al-temporal spikes,BECTS)患儿听觉信息的前注意加工及其与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的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IED)的关系,为BECTS患儿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估及干预提供较为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选取2
目的评价复杂性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射频消融减胎(RFA)术后保留胎心功能。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胎儿医学中心确诊复杂性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19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10例、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9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测量保留胎心血管整体评分(CVPS),左、右心室Tei指数,每例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颈外动脉结扎置管推注尿素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S)的效果,及其术后置管的管理。方法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KMS 2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术后置管管理、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后推注400 g/L尿素溶液与甲泼尼龙针剂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判定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0个月~3年6个月,平均2年
目的探讨儿童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所致的肾动脉分支病变的类型和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FMD所致肾动脉分支病变患儿资料。常规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肾动脉病变性质,并进一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并分析病变特点。分析肾动脉分支病变类型及腔内治疗术后患儿血压、肾素水平、肾小球率过滤(GFR)、再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多数可经外科手术治愈,生存预期较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的各类心律失常,特别是术后晚期心律失常成为其死亡的原因之一,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总结临床疑似脑死亡患儿在脑死亡判定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和技术要点。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为3分且自主呼吸消失的患儿进行脑死亡判定,所有患儿均接受至少1项确认试验。根据中国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分为脑死亡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其临床判定特点,计算脑电图(EEG)、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LIZ)治疗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的IE患儿112例临床资料,男64例,女48例;年龄(6.0±4.8)岁(1个月~17岁)。LIZ治疗组(病程中接受LIZ治疗>7 d) 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6.9±5.2)岁(5个月~15岁)。非LIZ治疗组83例,男43例,女40例;年龄(5.
目的阐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化T淋巴细胞核因子(NFAT)通路是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肺动脉高压(PH)过程中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主要作用途径。方法利用人脐带来源的MSC对野百合碱诱导的PH大鼠模型进行治疗。大鼠分为对照组、PH模型组、MSC治疗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血流动力学,采用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肺组织结构改变情况,同时检测TNF-α/NFAT的变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动脉导管自然闭合的时间,以助于临床制定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干预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68例。根据胎龄(GA)分成3组:GA<32周51例,32周≤GA<34周55例,34周≤GA<37周62例。分别于24 h、48 h、72 h、7 d、14 d 5个时间点使用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