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礼记·王制》等典籍校勘,曹操《对酒》中“三年耕有九年储”,此“三年”当系“三十年”之脱文.因为“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自先秦以来即被视为国家储蓄之通法,该储蓄方法的核心就是要求国家在太平之年储蓄足够的粮食以备灾荒.“民以食为天”,粮食储蓄关乎着国家的存亡,旱已为先秦以来的思想家、政治家所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