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管窥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0-01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使得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伴随着计算机使用功能的不断开发和世界IT业泡沫经济的出现,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逐渐趋向实用性和多元化。经济的发展虽然让就业环境变得相对宽松,但在当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讲究实用,没有一技之长、实践能力弱的人在当前社会找到合适工作谈何容易。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2002年前曾一度非常抢手,然而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却往往坐冷板凳。究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已是一项基本技能,普通人也可以简单操作计算机,所以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需求和专业度在不断提升,可是目前大多数中职毕业生还只是局限于会简单的应用操作,没有专业特长,因而就业时专业优势就显得不够明显;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了十几门专业理论课,但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不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较大。基于以上原因。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逐渐成了学校推荐就业时的困难群体。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要解决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而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问题
  2.1 计算机专业内部分工不够细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计算机专业内部专业划分与工作分工日益细化,对计算机毕业生专业技能方向的要求也越来越专门化。据某中职院校对近二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就业的岗位根据比例从大到小分别是:信息收集及数据处理(19%)、计算机销售及技术支持(12%)、办公文秘(9.5%)、图形图像处理(8.3%)、局域网维护与管理(4.5%)、网站管理与维护(2%)等,以上岗位比例之和大约5 5%左右,而其它占45%左右。虽然只是某个学校的数据,但可以说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细化。以上各个领域对技术要求差距很大,相关性不强,但都有人员分布,表明岗位和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低,这对大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2.2 课程设置不科学
  某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如下:一年级开设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基础》、《PHOTOSHOP》、《网络技术》、操作系统 ;二年级开设有《VB》、 《网页制作》、《FLASH》、《CORELDRAW》、《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从开设的课中可看出课程类型非常多,有数据库类、操作系统类、网络类、图形处理类,可以说门类非常齐全,属于典型的“通才化”的宽领域培养目标定位。目前中职主要采用“二加一”形式,二年在校学习,一年在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公共基础课占不少学时,专业课学习时间有限。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方向能力不突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全而不精的状况,走向社会,无法快速顶岗,无法适应企业岗位需求,这与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是相悖的,这种现象受传统的课程体系观念影响太深并且普遍存在,需要教育部门及时纠正。
  3.解决措施
  3.1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率先吸纳生源,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现状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学校应立足学生素质这一现实和人才市场的具体需求情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正确定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同于电子专业的流水线,也不同于机械专业批量生产的车间,其岗位技能具有较强的行业相关性。因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不能是同起点、同规格,必须面向职业岗位差别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计算机软件的“白领”,是不现实的。但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应用、维护、组网和简单设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定位到面向基层岗位,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技之长”的中、初级应用型人才。
  3.2开展技能兴趣小组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多元化的需要,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突出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校可根据岗位技能培养需要开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行专业到时负责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特长培训,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真正掌握适合当前社会的“一技之长”。根据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学校可以开设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应用、软硬件维护、三维动画设计、组网技术、VB编程、数据库操作、图形图像处理等技能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以及未来从业需要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学校需要让每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技能兴趣小组。为确保每位学生的实践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指导,每个兴趣小组人数以5~15人为宜。
  3.3 拓展课外技能训练场所
  课内的实验训练形式基本是任务式、作业式,训练内容都是教师事先设定好的。而计算机在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不尽相同,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因此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面向职业岗位参与实践。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校可以把技能训练场所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面向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实践。例如在学生入校后就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或学校出面分别跟学校的文印室、计算机房及校外的打字复印店、电脑公司、摄影楼、网络公司等进行合作,联系搭建实验基地。第一学期鼓励学生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这些合作的实验基地做调查、打下手,帮助其了解计算机专业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各工作岗位职责及岗位工作流程、计算机相关的使用及电脑附件产品种类等等。例如到学校文印室可以了解复印、打印、印刷全过程及相关外设的使用,熟悉纸张种类,提高打字速度,了解各类文档的排版技巧等;到摄影楼实践的学生可以熟悉摄影相关的产品、图像拍摄处理过程及熟悉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等;到电脑公司实践的学生可以认识更多电脑产品,了解计算机发展动态及各种软件的应用领域,以及熟悉计算机的维护维修技术,接触基本的计算机营销技巧等。
  4.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才能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具备合格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现象与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学。贬谪文人基于贬谪的背景,将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生命世界,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将个人的精神生命融入
【摘 要】本文就“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了探索:认为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树立“生本”的教学理念,要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小学生创新精神,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是要改变学习方式,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 融入 小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经济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图形、表格、数据、数理模型,教师若只根据教材讲解理论,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抽象。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专业高职特色不鲜明,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才能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七年来,在凝聚思想意识、提升全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作用,十三届全国人大把社会主义核
【摘 要】小学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作文写作效果如何也影响了以后文章写作水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锻炼小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思考等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根据新课改的目的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使用创新的手段提高小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出创新  传统教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主要管理者,更是几十位学生的引路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一、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做学生的典范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对一个人来说,能力比知识重要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关键词】阅读教学 陶冶情感 神采飞扬 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54-02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