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弹性颗粒驱油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粘弹性颗粒驱油是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在矿场上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因此进行粘弹性颗粒驱油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了粘弹性颗粒驱油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模型,利用改进模型研究了室内岩心驱替过程,结果表明形成的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粘弹性颗粒的驱油过程。
  【关键词】粘弹性颗粒 数值模拟 岩心驱替 特高含水油藏
  胜利油田自1994年开始开展化学驱以来,累积增产原油1906万吨,累积动用储量39195万吨,为胜利油田的产量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粘弹性颗粒驱油技术在矿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为了使该项技术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发展粘弹性颗粒驱油的数值模拟研究非常必要。具有化学驱模拟功能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很多,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与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化学驱模拟软件。以美国Taxas大学开发UTCHEM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为例,UTCHEM拥有很好的程序框架和机理描述,是理论研究方面很好的教学科研软件,但不适合较为复杂地质模型的实际矿场应用。针对胜利油区的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中存在问题,以粘弹性颗粒驱油为研究对象,提出其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 粘弹性颗粒驱油体系的提高采收率原理
  粘弹性颗粒复合驱油体系的提高采收率机理比较复杂,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调堵机理。粘弹性颗粒在孔隙内滞留,堵塞孔隙通道,并且选择性进入高渗条带,调整大孔道和高渗透层的渗透率,使液流转向,扩大波及体积,改善低渗透部位的驱油效果。
  (2)驱油机理。粘弹性颗粒在地层中会表现出“变形虫”特征,变形通过孔隙,驱动孔隙内剩余油移动,产生驱油作用。
  (3)增加水相粘度,降低水相渗透率,降低水油流度比。粘弹性颗粒与聚合物复配体系增加了水相粘度,并且聚合物在岩石表面会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从而降低了水油流度比,降低油藏的含水,提高产油量。
  粘弹性颗粒具有以上的驱油机理与其本身的物化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溶胀特性。高温高盐条件下粘弹性颗粒仍具有良好的吸水溶胀能力,溶胀的颗粒悬浮能力强,密度与水相当,能够满足长期驱替注入需要。
  (2)沉积再运移特性。在各种力作用下粘弹性颗粒在孔隙表面发生沉积,渗流速度越大沉积量越少,发生表面沉积的颗粒在较大拖拽力作用下将再次运移,流体粘度越大再运移临界渗流速度越小。
  (3)粒堵塞再启动特性。封堵在孔喉处的粘弹性颗粒在较大压差作用下重新启动,重新启动所需压力大小与粘弹性颗粒和孔喉直径比值呈指数型增长。
  (4)滞留降低孔渗特性。粘弹性颗粒在多孔介质中滞留将大大降低多孔介质渗透率,颗粒沉积对渗透率影响幅度小于孔喉堵塞对渗透率的影响幅度。
  (5)复配体系增粘特性。粘弹性颗粒与聚合物共存时将发生相互作用,大量的聚合物分子和粘弹性颗粒在水相中形成较弱的空间网状结构,增加水相粘度。
  2 粘弹性颗粒驱油体系的基本数学模型
  粘弹性复合驱数学模型假设条件:只存在油水的相对渗透率;聚合物组分在水相中增粘,随水相流动存在扩散、吸附、不可及体积等;粘弹性颗粒存在增加水相粘度;油相与水相间没有质量交换;水相内部质量转移-粘弹性颗粒吸水溶胀且是不可逆的;预交联体在水相吸水溶胀(体膨),随水相流动存在:滞留-沉积和非刚性堵塞(再启动)-压差增加堵塞解除再运移、流速增加沉积部分再运移;考虑沉积、堵塞而导致地层渗透率降低。考虑以上的假设条件,形成基本数学模型。
  连续性方程:
  根据粘弹性颗粒复合体系的驱油机理,建立了该体系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室内岩心的驱替动态,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复合程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可以逐步推广到矿场实际应用,在优化注采参数、化学剂参数、预测开发指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庆东.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介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20):62-62
  [2] 宋道万,孙玉红.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的改进和完善[J]油气采收率技术,2000,2(7):41-44
  [3] 李淑霞,谷建伟.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油田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油田测井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油田测井装置是否完善,决定了油田开采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和能否取得较高的效率。所以说,选择怎样的方式对深井发电机进行地面供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对油田测井装置的电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讨论深井电机在地面提供电能的方法。  【关键词】油田 测井装置 深井 电机 供电方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石油作
【摘要】目前螺杆泵井和小排量抽油井在生产管理中始终存在着洗井周期短、洗井效果差的问题,常规的洗井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螺杆泵井和小排量抽油机井的洗井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利用双速电机和螺杆泵可灵活调整生产参数、改变排量的特性,对在洗井过程中,变化生产参数的洗井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并在工作中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变参热洗变频双速电机  1 前言  螺杆泵井和抽油机小排量井洗井效果差,洗井周期短是洗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型低温常压储罐的典型结构和严格的制造工艺,分析了在制造上得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难点的制造方案,记录了实际制造的经验数据,对类似设备的制造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型低温常压储罐制造工艺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常压下利用低温储罐储存物料的技术日臻成熟,国内低温储罐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低温常压贮存是指某种气体在低温时其饱和蒸汽压接近于大气压(100-30
【摘要】本文针对2012年刚刚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浮力塔式平台,对其平台结构的疲劳损伤进行分析。采用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并基于WAMIT和SACS软件,分析确定此平台的疲劳损伤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浮力塔式海洋平台 疲劳损伤分析 WAMIT SACS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极大的推动了油气资源开采技术的发展。海洋平台作为油气资源开采的常用设施,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浮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油品性质的小断块油田,通过对两种不同油气集输工艺对比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集输方式。。  【关键词】边远小断块油田 油气集输 工艺 优化  1 引言  小断块油田的特点是含油面积小、储量规模小,并且位于整装油田的外围,距离油气集输系统较远。由于井数少、断块产液量低,管道集输困难。尤其是边远小断块稠油油田,管道集输更加困难。目前边远小断块油田采出液集输一般采用单井汽车拉油方
【摘要】水平井是在石油采集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水平井的钻井技术,日趋自动化、智能化、轻便化和经济化。但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钻井技术也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这样就对水平井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水平井的钻井技术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技术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水平井 钻井技术 改进措施  在石油的开采中,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各类油气开发的主要方式。随着技术
【摘要】裂缝中支撑剂的传输和流体的流动规律很不正常,都会造成一种井筒裂缝弯曲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都由于水力裂缝的张力转向对裂缝造成压裂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现象会更直接的影响到水力压裂技术是否成功应用,在应用上能够保证导流能力更加顺畅,这方面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水平压力差对裂缝的转向距离在操作过程中决定性的影响,这在研究裂缝转向对水平井的压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裂缝转向 压裂 导流能力  
【摘要】秘鲁六、七区为开发百余年的老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及测井资料缺乏,构造解释及储层研究难度大,钻井风险大。项目人员以滚动勘探开发为思路,加强综合研究,深化地质认识,开展老井挖潜,优化措施结构。同时,加强油井现场管理,深入挖掘上产措施,充分发挥油井潜力。有效地遏制了百年老油田在开发末期的产量递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滚动勘探 深化地质认识 开展老井挖潜  1 油田概况  塔拉
【摘要】在修井作业中,井下条件复杂,可视性差。如果可以利用井下视像系统进行井筒检测那么就可以获得比较直观、清晰的井下图像。可以使得井下操作者在修井作业中获得井下的详细信息从而有利于修井作业的开展,提高修井作业的效率。  【关键词】井下 视像系统 修井作业  井下视像能有效提高对井下问题的处理能力,一般井下视像系统有四类,分别是光纤电缆视像系统;同轴视像系统;单芯电缆视像系统和鹰眼视像系统。对比四种
【摘要】 本文旨在叙述注水井分层启动压力测试的常见问题以及一般常用方法,介绍分层启动压力注水工艺的原理以及算法,用以增强注水井分层治理的针对性。  【关键词】注水井 分层启动压力 测试管柱  分层注水开发是世界上大部分油田所采用的开发方式,因为它能增大水驱波及体积,能够提高水驱波效率。然而,分层启动压力值的确定仍然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开展注水井分层启动压力测试工艺的应用工作,能够为分层治理提高参数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