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路在何方?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无锡率先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和轻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开发的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当前,无锡已进入了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全国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现代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优化和转型,实现无锡裂变跨越发展,这不仅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种有益探索。
  
  建立现代化体系是必然选择
  改革开发以来,无锡产业经历了“由农转工”、“由内转外”、“由低转高”不断递进的三个阶段,从乡镇工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中1980年、1981年、1985年3年的第二产业比重都超过70%;20世纪90年代初在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的大背景下,无锡又抓住大力发展开发型经济,产业规模和层次都有了新的提高,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基地;2003年以来在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无锡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从战略上先后通过重点调整、优化调整和转型调整,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2.8:60:36.9提升到2007年的1.4:58.5:40.1。特别是第三产业已连续两年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并举带动无锡经济发展的局面,并呈现出产业结构由“硬”向“软” 转变的新趋势。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无锡的产业结构总体上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一要素(如资本和土地)驱动,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大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另外,从无锡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事实来看,要继续保持原先的GDP增长速度也是困难的,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与经济发达速度成反比的,这就意味着,只有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实现从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价值为指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变,才能保持无锡产业的竞争优势。这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成为无锡未来发展的新选择和核心任务。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架构
  第一 ,顺应现代化产业发展规律,建立起主要依靠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建立依靠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不仅因为无锡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偏高,更因为制造业具有带动性、对地区产业架构升级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来说,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二产业的生产力调下去,而是要依赖于一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巨大发展,依靠第二产业发展分解出的许多服务环节,这样第三产业的发展才有坚实基础。为此,要通过“优二进三”,即把调优第二产业作为无锡进一步发展的中心问题,把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作为无锡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这样才能使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得以实现。
  第二 ,顺应工业结构变动所处阶段,建立起以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龙头、自主创新和高科技比重不断提高和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现代工业结构。无锡的工业进程,已到了重制造业比重逐渐下降和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的阶段。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把它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逐渐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确保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的平衡增长。
  第三, 顺应服务全球化发展趋势,建立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和现代化物流为主体的、开发度高的、带动性日益增强的现代第三产业结构。为此,要把服务消费满意度的提高作为发展服务业的起点;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首要条件;把强化服务企业投资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保证;把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作为发展服务业内在要求。总之,只要把能服务的各种项目做起来,无锡就能逐步形成现代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第四,顺应产业融合和生态发展特征,建立起信息与工业、工业与文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张、循环经济的生态型产业结构。在无锡不仅要关注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更要注重产业的相互融合,建立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因此,要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提高产业进入门槛,淘汰落后产业,最终形成循环经济生产方式。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力点
  第一,以专业化为基础,在产业整合上下功夫。当前,无锡经济正面临整合的大好时机,市场新压力和高成本已形成优胜劣汰的大趋势。为此,要加大制造业的整合度,鼓励一些有品牌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围绕主业进行同业并购或产业链并购,努力营造出更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条件让它们围绕核心业务做专做特做精,从而将核心价值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之,要通过新一轮产业整合,大幅度提高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以深加工为关键在高附加值上有突破。要引导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从“两头在外”的“橄榄型”向“两头在内”的“哑铃型”转变,促进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头攀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深化“7+1”政产学研合作,通过建立各种科技创新平台,使企业不仅敢于创新,而且有能力创新。这是无锡发展向深加工进发的必由之路。
  第三, 以新兴产业为龙头在规模经济上见成效。无锡在转型发展的周期中,必须根据自身条件,以新兴产业为龙头,努力促进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发展。从目前无锡现有基础和可能来看,可供选择的产业有: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节能光源等;新装备产业,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船舶制造等;新IT产业,包括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液晶; 新医药产业、医疗器械和各类新药;新文化产业,包括创意、动漫产业等。对于这些产业的成长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扶持,通过抓住这些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和产业链延伸,无锡未来的发展就有新的希望。
  第四,以高科技技术为导向在战略制高点上争主动。无锡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从理论上讲应包括各类产业,但从实践上讲只能是一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对增长贡献高于平均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无锡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的突破,必须在政府主导上有新的作为。从政府作用的发挥来看,一是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法律、政策;二是建立自主产品论证及政府采购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四是加强高新园区建设,通过解决各类园区发展空间、管理体制、外引与内生等问题,使高新园区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而且成为新技术成果及产业化的发展平台。
  第五, 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在公平竞争环境上求发展。在这方面,无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尽管现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基本理顺,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政府对企业的生活服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为此,要采取“一松一紧”的策略,即一方面要下决心尽可能放松经济管制;另一方面要坚决收紧对关系重大公共利益及公共安全领域的监管,迫使企业采用新工艺、高技术实现高效生产,以此使制度成为推动无锡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
  第六,以服务企业为基点在发展机制上有新的突破。从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机制角度考察,政府服务企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四大系统:一是市场拓展系统;二是重点扶持系统;三是素质提高系统;四是文化精神系统。
  从世界强国的兴衰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心竞争力是强国崛起的必要条件,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科技创新力,科技创新力则存在于创新者长期积淀的深入骨髓的文化环境。所以,文化精神系统是无锡实现现代优化升级不可缺失的重要条件,应特别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对待。
  [责任编辑 李万全]
其他文献
桂林市中山中学地处风景如画的漓江之畔,分为滨江和清风两校区,全校现有高中27个教学班,学生近1500人。2012年7月学校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立项建设学校,2015年1月正式被批
在川藏公路通麦至东久这段“卡脖子”路段,有一个人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就是高晓宇,武警交通第四支队八中队中队长,一名在川藏路上奋战了16年的养路兵。他以自己的实
陕西重汽在2006年的服务调查中既体现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反映出了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了它在服务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企业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反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爱的奉献》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心中一曲爱的颂歌,震撼人心、催人泪下,在海内外中华儿女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心连
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成品油价格机制不顺外,我国炼油能力偏紧以及炼油布局不尽合理也是重要原因。本文在对我国炼油工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一项应用于数据存储领域的磁带、磁带盒以及磁带传送方面的,称为S-AIT的新技术,将有可能使当前传统磁带存储容量提高5倍。用于存档存储的磁带盒,每盒的存储容量估计可能达到4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初步形成东(上海、天津、深圳)
匈牙利一家名为OLIMPIA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日前向市场隆重推出一款外观设计极其新颖、表面色彩极为艳丽(由黑、银、金三种色调组成)、配备“内 A manufacturer of electri
主持人的话:2008年,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而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现在离2012年1月5日季老百岁诞辰仅5个月。2002年1月5日中国航空学会前秘书长张彦仲写完了他的纪念文章《中国航空学术团体工作的领路人——纪念中国航空学会前理事长季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