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下品牌产品的网络推广研究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能更加便捷地了解外界信息,这给各大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全民网络时代,品牌需要借助社会化网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营销观念和方式作出适当调整,与消费者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加强互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
  关键词:新媒体;网红经济;营销手段;品牌推广;品牌产品
  本文索引:王尔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1(13):-057.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7(a)--03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凭借其简便的操作方式,使人们更加便捷地分享生活,成为当前时代消费者获取与分享信息的最普遍、最抢手的方式。
  网红作为顺应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实现了蓬勃的兴起与发展。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网红群体在各大网络平台频繁活跃,网红们根据自身的积累与了解,发布各类产品的各项信息,包括其参数指标、用处用法、使用感受等。另外,网红在平台上对个人形象进行有目的性的塑造,从而对消费者选择产品产生影响,而他们也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中具有超强带货能力的群体。例如,网红李佳琦在与马云的带货PK中打败马云,并靠着其对口红的了解,为消费者带来许多口红的试色与推荐,成为实至名归的“口红一哥”;再如,网红薇娅凭借强大的产品推广与销售能力,成为名不虚传的“淘宝带货一姐”。
  在网红经济下,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的核心基础是网红自身的良好形象。网红自身的特性、吸引力和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影响其可信度的重要因素。而网红自身富有个人魅力的形象是与消费者建立起信任关系的关键,该“网红”的可信度在其专业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中起显著带动作用,而网红在潜在客户中的知名度、客户的互动性和吸引力都起到推动作用。
  现今,网红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多被很多企业认可。网红并非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也非产品的广告代言人,不属于《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控对象,有其独特的法律地位优势。他们与其社交媒体账号的粉丝群体一样是产品的消费者,而在粉丝群体的心中还作为一种意见领袖影响着其受众的消费决策。网红与各类明星不同,明星的受众群体为其代言的产品消费的核心目的是“人”,而网红的受众群体为其推荐的产品消费的核心目的是“产品”。网红作为意见领袖,在产品推广中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信息,并将其信息快速分享到社交平台供其受众参考。不同于电视时代的“电视购物”节目中的导购与嘉宾,网红与其受众之间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粉丝对其关注的网红更容易形成信赖。网红通过维系粉丝的忠诚度,使粉丝对其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及行为上的追捧,进而形成网红强大的变现能力。
  1 网红经济下品牌产品推广存在的问题
  网红强劲的推广能力和营销潜力,为许许多多品牌商提供了产品推广的新思路,绐沉闷的零售市场带来了一波强大的助力;但不能忽视的是,“网红带货”在平台监管手段力度、网红经济周期短、忽视产品质量等方面,反映出诸多问题。在网红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网红群体的规模不断上涨,也无法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网红带货的缺点也渐渐显露出来。
  1.1 对网红和平台约束和监管不力
  由于成为网红往往并不需要高学历、高素质,入行门槛较低,部分网红文化素养、道德素质较低,这部分网红在平台做内容分享时曾出现过很多低素质的言行。有些网红急于求成,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想要快速实现“流量变现”,却往往忽略了对其所推广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甚至为了带货而夸大其词、欺诈和误导消费者,不少假冒伪劣产品乘虚而入,利用网红的个人影响力进行非法牟利。例如,2020年12月网红辛巴“燕窝事件”带货翻车。《人民日报》曾报道:“无论数据造假,还是推销问题产品,都是坑害受众。‘网红带货’,流量变现,作为一种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商业模式,无可指责。但是两头坑,欺骗了商家,误导了消费者,则于法不容。别为了畸形利益,丟掉了良知,践踏了法律。一旦缺乏敬畏,红与黑仅有一步之遥。”对此,平台应当严守法律的红线,对于违法行为表示坚决抵制,在端口上制定相关的资质审查、做好产品质量形式审查工作,可以有效过滤掉假冒伪劣产品。
  另外,对于与网红接轨的社交电商平台,虽然政府及有关部门曾经出台过电商管理方面的法律文件及规章制度,对网络电商行业来说有一定的规范及整治作用,但在社交电商行业出现爆发式发展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制定规范化、行之有效的制度对电商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管束和治理,一些投机分子趁机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例如,以低价、拼单出名的“拼多多”也被大家戏谑地称为“拼夕夕”,用以讽刺其平台售假泛滥的情况。
  1.2 网红生命周期短,持续输出能力差
  受众对于网红内容的要求主要分为娱乐性要求和专业性要求。对于娱乐性要求,粉丝对于网红的喜爱是出自新鲜感和趣味性,对于网红本身及其内容的价值要求不高,但同时也容易使受众对网红很快产生疲倦感,对其的兴趣持续时间极短,当趣味不再,网红便成为“过眼云烟”。对于专业性需求,要求网红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其内容具有言之有物、质量稳定、持续输出等特点,因此更加能够检验出網红及其团队对于高质量内容的持续稳定、不间断输出的能力,这也是绝大部分网红由最初趣味性转型的很大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网红层出不穷的时代,若无法成功转型或后续内容输出低质或不稳定,便很快就会面临淘汰。
  网红推广信息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低俗化、同质化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网红通过对个人形象有目的的塑造,以其“人设”的吸引力成为受众粉丝的意见领袖,他的言行都对其粉丝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一些网红做出一些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伦理的行为时,其行为在粉丝群体中进行传播、不断发酵,由此所形成的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于部分未成年粉丝,这部分人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其行为极易被此类网红的言行所影响,对网红经济下的社会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市场与品牌需要兼具趣味与专业、行为思想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红进行产品推广,这与网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   1.3 品牌轻视产品与服务
  部分品牌在起步阶段投入大量资本在网络推广上,在全平台各类型网红身上花费推广费用,不仅投入大,对互联网受众来说这样的产品也缺少了诚意与真实度。部分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忽视了去鉴别为其进行网络推广网红产生的内容风格和品牌调性是否高度一致,以及粉丝群体与自己产品的目标群体是否能够实现高度的匹配。事实上,真正具有带货能力、声名在外的流量网红在接受推广商品时有着自己的规则,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有一定用户基础或者品牌口碑基础、在市场上有一定讨论度的产品。而网红的作用并非雪中送炭而是更偏向于锦上添花,如果一些粉丝、口碑基础小的品牌盲目去追随效仿,可能并不会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营销推广上的损失。况且,目前网红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所谓的网红,其实只是包装出来的“表面网红”,其并不具有进行网络推广的粉丝基础和带货实力。并且,大部分网红在选择要进行推广的商品时,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检验。如果产品不被网红所打动,那么其会拒绝此次商业推广或者影响其内容的创作和产出,导致该产品的推广效果被极大降低。因此,品牌的产品质量才是一个品牌能否持续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2 网红经济下品牌产品推广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红及平台监管
  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警示、引领、规范作用。善的制度和法律会引导人们的行为更趋理性与文明,恶的制度引导人们的行为走向愚昧与野蛮。
  现今,网红经济发展速度快、影响力大,大量网红机构、MCN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个新兴的市场,针对网红经济的监管还需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法律体系。而国内目前使用的法律体系存在规制范围不足,网红经济仍主要依靠公序良俗以及自身道德规范进行约束。对于涉及虚假宣传、版权、隐私以及反社会道德行为,由于网红经济涉及法律领域广泛,需要有更加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作为支撑。相关平台及监管机构能够有相关的监管措施,如设置资质审查制度、履行跟踪观察义务,让低质的产品无法通过网红的网络推广营销这种方式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还要强化对于网红群体的监督,避免网红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做出虚假推广的行为,明确网红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防止网红将不合格或有缺陷的低质产品推广给消费者,而使消费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另外,需要明确执法机构、执法主体后,保证执法监管部门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并将责任认真落实到个人,让每一项举措、每一个规定都能处在合适的地方,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还要加强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大数据时代下,各大移动电商平台以及社交平台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严格认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用户隐私方面的保密工作。当用户信息被泄露等问题出现时,平台应当保存证据的同时,及时删除泄露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对接相关执法机构,对不法分子进行处理。另外,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大违法成本以约束网红与平台的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增进人们福祉。
  2.2 加强网红社会责任感,推广内容深入化、深层化
  网红兼具消费者和意见领袖的双重身份,对消费者的行为,尤其是消费决策,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要加大对网红的道德教育与素养教育,以及强化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的自我净化能力,并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同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条例、规约良好地结合。只有实现多方参与到网红商业推广所出现问题的治理中来,网红经济下品牌产品网络推广的作用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并使其向和谐、有序、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提高网红的社会责任感是网红经济以及电商品牌发展的刚需。网红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独特的营销模式满足了网络时代下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其存在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更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与社会的发展中。
  在社交平台内容同质化、泛娱乐化的今天,网红的推广内容应该朝着专业化、深层化方向发展。专业型网红的受众群体往往黏性更大、消费意愿更强,品牌在寻找目标网红及其受众群体时往往更加精准,此时的网红也更加具备变现能力与商业价值。在此基础上,品牌能够更加容易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推广,以合适的投入得到更好地推广效果。
  正如国内目前独特的网红孵化模式“KOT网红矩阵”,形成了自己的网红产业。MCN机构首先建立一套自己的培养体系,签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网红形成“网红矩阵”,再打造其细节形象与个人特点。共用一套专业网红制作团队,机构专设部门代替网红个人进行品牌产品的选择、并与品牌方进行沟通,这样既能保证产出内容的专业性、稳定性,又能保证在各个领域、不同受众群体都有其对应的网红,实现网红规模化、管理统一化,使其创造更大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2.3 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抓住网络推广新机遇
  如前文所讲到的,产品才是一个品牌能否崛起的核心,产品永远要先于网络推广。另外,还要对服务进行不断完善,努力建立起与消费者平等沟通的渠道,自觉维护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亲密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使消費者体验更加亲切、便捷。
  在新媒体、网红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品牌应把握好网络推广的机遇,抓住网红商业推广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但也需谨慎决策。仔细鉴别和选择网红所产出的内容与其风格和受众是否能够真正为品牌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助力。对此,品牌必须进行严格细致的市场划分,明确了解各大平台、各家网红的内容风格以及其所针对的目标消费群体,分析各受众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将商品与目标群体匹配,通过相匹配的网红所呈现的深层化、专业化内容信息,直击消费者需求,赢取消费者好感,从而转化为对品牌的好感,提高品牌的客户忠诚度,提高品牌竞争力。
  3 结语
  网红经济下,对于“网红带货”“流量变现”作为一种新兴、热门且有其价值的商业模式,无需斥责。网红在作为消费者与意见领袖的双重身份下,不仅连接着网红与粉丝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帮助品牌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但对于网红经济下品牌產品推广所引发的现实问题,应该建立全面、有效、动态式的管理体系,把握网红推广这种商业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合理预测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力改正并预先做足应对措施。同时,作为受众粉丝和消费群体的人们应该回归理性、避免冲动、回到事实本身,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共同监督、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王婧仪,高安琪,张仔辉,等.粉丝文化在企业营销传播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20(23):16-17.
  张佳敏.基于网红经济的“内容类社交电商”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0.
  蔡沛婧.“直播+”模式下电商发展的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20(02):17-18.
  王刚.“网红”:商品消费者购买心理及营销策略调查[J].营销界,2019(22):155-156.
  何明钦,杨燕.直播电商新发展迎来高光时刻[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0(02):36-38.
  胡怡靓.网红品牌创立者形象对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现代广告,2020(20):4-17+63.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Promotion of Brand Products under the Internet Celebrity Econom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WANG Erji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more conveniently, which bring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to major brands. In the era of nationwide internet, brands need to mak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to their marke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social networks and within the scope permitted by law, so a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consumers, strengthen interaction, and gradually form a good brand reputation.
  Keywords: new media; internet celebrity economy; marketing methods; brand promotion; brand name products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对科研院所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社会各口径的项目经费逐年增加,传统的财务数据、财务信息的管理已不再适应单位发展。本文就某科研事业单位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进行研究,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内部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的有力支撑.本文以A医院为例,总结医院全面预算管
随着职工对住房公积金需求的日益增加,住房公积金的流动性风险逐渐凸显,不容忽视。本文探究了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的内涵,着手分析了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的应对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事业单位作为重大公共财政资金使用者,社会民众对其绩效管理的关注也逐年提升。而在国家审计体系中,预算绩效审计也已上升至重要地位。对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可以客观、公允地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成果有助于改善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对公共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加速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程。
本文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研究医院将DRG作为管理工具在控制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及平衡资源消耗方面的运用,探索公立医院在患者疗效、住院费用与医疗成本间的平衡,为公立医院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对提升医院的运营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从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进行阐述。通过深入梳理公立医院经济业务的管理体制机制、控制目标及主要业务流程,抓住关键环节,分析风险隐患,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公立医院提供流程化、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提出指导建议。
摘 要:商业汇票自身具有的支付结算与投融资等功能,不仅逐渐成为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载体,还在破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供应链失衡以及中小企业担保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供应链创新发展与票据市场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汇票在供应链金融体系应用中的创新和升级,帮助众多中小企业打开融资的阀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本文主要就商业承兑汇票如何缓解
摘 要:直播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直播经济带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并关系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趋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播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当人们还沉浸在其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喜悦时,诸多的弊端却开始逐步暴露出来,其中以虚假宣传问题最为显著。直播间的虚假信息肆意泛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同时,市场经济秩序也遭到破坏。对直播带货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规制是商业新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基于跨境电商营销相关理论,运用PEST模型对青岛HC公司的出口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整,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及4P营销理论,提出了适合HC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发
本文围绕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政策与金融监管理论这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分析,文章所选择的金融监管的写作案例是以普惠金融为例,通过以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