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的恐惧是我头顶上的一团乌云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时代,我觉得死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
  初中的时候,棒球队里有名队友被一辆土方车轧死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接触到死亡。
  读大学的时候,京浜东北线发生了一场事故,伤亡人数接近一百五十人。在死亡的乘客中,有我认识的人。
  不管谁死了,这个世界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今天和昨天没多大区别。棒球队的那名队友也好,我认识的那名乘客也好,昨天分明还是生龙活虎的两个人,可今天就像粉笔字被黑板擦擦掉了。仅此而已。我明白过来,人死了只意味着不复存在。既没有什么天堂,也没有什么地狱。死人会非常简单地消失于活人的记忆中。就算再悲伤,就算一连三天夜夜流泪到天明,到了第四天泪水也会干掉的。面对如此肃杀的现实,我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我特别怕死。要是我现在死了,肯定什么也不会留下。世人很快都会忘记,有个叫北野武的人曾活在这个世上,就像落在地上的一滴雨。
  为了克服对死的恐惧,我选择了一条相当于自杀的道路。
  我母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艺术啦、哲学啦、文学啦,她完全不认可这类东西的价值。对她来说,爱好这类玩意儿就是在浪费人生。她为我设计了一条出路:读完理科大学,然后去家大型企业就职。因此,在我考取了明治大学理工学部的时候,脑子里尽想着我就这么太太平平地念完大学,然后去做个循规蹈矩的工薪族。我现在觉得,当时自己之所以那么怕死,也许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个。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所以我体会不到活着的感觉。
  我读大四是在1970年。从1960年到1970年,正是大学里的学生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的时期。当时,各所大学都遭到了封锁,授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只要你交毕业论文,学校就会给你发一张毕业证书。日本社會当时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期,音乐、戏剧之类的文化演出开始大量涌现。于是乎,我基本上不去学校,取而代之的是整天流连在新宿一带的爵士乐茶室里。
  在爵士乐茶室里聊的那些话题,当时最时髦的是存在主义。对于一个理工学部机械系的大学生而言,存在主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这反而激起了我的向往。成为大学生后,我对这个社会的构造有了一些朦朦胧胧的认识,也明白了接下来如果想事业有成的话,就该想法进入官僚阶层,还明白了如果就职于制造业,那今后的收入就堪忧了。要跻身官僚阶层,就必须通过高级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果自己大学毕业后,在某家企业里做个工程师什么的,那顶多也就混到个二把手的位置。这样的未来有多大前途呢?我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当时,有不少人气剧团里的演员经常光顾爵士乐茶室。这帮家伙都是热情洋溢之人,几杯老酒下肚后会为了不同的戏剧观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还上演全武行。在文化人的世界里,干活从来都不是为了维持生计,但他们居然还会上演这么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戏码,这对我来说实在算是新鲜事。当时的我只知道下町区的生活,只见过与战后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为了谋生而玩命工作的成年人,看到这样的场面后,感觉自己进入了高一个档次的世界。那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一种令我目眩的文化气息。母亲在战后对我长期灌输的价值观是:理工科大学毕业后,到大企业去就职,这是一条人生的成功之路。但当我在爵士乐茶室里游荡时,每每会觉得这样的想法实在太老土、太落伍了。突然之间,我有了一个荒唐透顶的想法:“对呀,我应该退学。”
  如果我不是在心里打定主意自己已经是个死人,这样的话我是绝说不出口的。所以说,我这里说的自杀不是什么文字游戏,对我而言,它就等同于真正的自杀。
  就这样,我下定决心要退学。那一天,我一边走在横道线上,一边抬头望着新宿的天空。湛蓝的天空一片晴朗,就像我以前从没见过、今后再无缘见到的那样。我感觉眼前的景物全都清澈澄明,就像一阵劲风吹散了此前一直盘旋在头顶上的那团乌云。那一刻,我对死的恐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其他文献
我姐有时候也做灯笼,但她不敢做骨架,那些柔韧而边缘锋利的竹篾非常有杀伤力。我被甘蔗皮拉伤过,知道它的厉害。这时候我哥就会变得有求必应,兢兢业业地在我姐的指导下扎出一个模范灯笼架子。而当我请求哥哥用剩下的竹篾给我做个风筝时,他又瞬间消失了踪影。他只做过一个风筝,形状奇丑,我没好意思拿去放,是他自己去的。远远地就能看见那风筝是所有风筝里最高最远的,后来远到只剩下一个点,飘浮在长安城的上空,而此时全城的
期刊
四月備忘录
期刊
锵锵锵!新年刚过,编辑部就来给大家送大礼啦!  还记得2018年年末我们搞的大事情吗——为了答谢小伙伴们一直以来对文苑的支持,編辑部举办了“集刊花赠礼包”活动,凡是收集《文苑·感悟》2018年10期、11期、12期三期刊花,并寄回编辑部的读者均有机会得奖。  截止到2019年1月31日活动结束,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刊花回寄信件,首先感谢大家对于编辑部及此次活动的支持,其次当然要恭喜获奖的幸运
期刊
更诚挚地关注衣食住行  我们很容易忽视习惯了的事物,也就是所谓的“衣食住行”。有人甚至會说,我们是为了生存而吃饭,为了情欲而生子。在他们口中,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堕落”,高尚的事情另在别处。  然而,我们应当将更诚挚的眼光投向衣食住行,因为它们支撑着人生的基础。多思考、多反省、多改良,在基本的生活中加入更多知性与艺术感性。因为衣食住行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让我们能在现实中走过人生之路。
期刊
隨手拍校园美景发送微信参赛,每组作品至少15张,需写明学校全称及摄影者姓名,也可以将作品发送至zuimeixiaoyuan@sina.com邮箱参赛。本刊每期选择一组作品刊登,出版后即赠送样刊与88元稿费。
期刊
春天雨水足,万物见风长,自家花盆里随手撒点种子都齐齐长起来,更别说那精心培育的了。妈妈在屋前那一长条的路边栽了各色的花草,再加上杏樱李桃梨次第绽开,虽没有十里桃花,一里春色倒是占足了的。  路过的人都要赞一回,只是来回走一趟,又疑惑,路的另一边怎么就光秃秃的?  另一边都是些瓜苗,为了它们长大后尽情铺排留了地方,所以隔了老远才种一颗。  春天遍地生机,瓜苗和小草们在一块儿吐绿,并不势单力薄,但因为
期刊
1  决定十一时去内蒙古乌兰布统大草原,是临时而仓促的。  还有三天放假,但节前的工作强度却达到了空前,一夕之间所有的工作都铺天盖地而来,仿佛要把放假七天的工作任务都赶在节前的deadline前做出来。  望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我艰难地抬头,趁着缓解颈椎疼痛的间隙,仰着头刷手机。便看见了之前参加过的一个旅行团APP关于“坝上金秋”的推送。粗略地看了看行程,得知此行最主要的路线是草原,当即便点了报
期刊
怎样才能教会我家二狗子说话?  咕咚:教狗说话不难,难的是听狗说话,方法得当的话你甚至能从狗的话里听出诗来:王望汪旺,汪望王亡,汪往网王,王枉望汪。  现实生活里又没有神仙妖怪,我们却看玄幻影视剧看得醉生梦死,是不是有病?!  咕咚:我们表达自己讨厌一个东西时,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讲大道理、上纲上线。我能理解你是觉得玄幻剧粗制滥造、逻辑不通,喜欢看玄幻剧的人吃饱了撑的,抓住这个基本点开骂,骂
期刊
压力是无形的存在,动力是有形的鞭策。在通往梦想的路上,给自己点时间和空间,学会放松和思考,要知道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知道该以一个怎样的词来描述我的高考,就像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段青春。如果说是肆无忌惮而又刻骨铭心,那我想那一年的经历更多的是这样一种写照——生如夏花。  那一年,我18岁,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拐点——高考。像正在经历高考的你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我奋力奔跑,只为能在
期刊
1  念初一那年,我特别喜欢上政治课,因为教我们政治课的李老师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与学生相处融洽,上他的课一点都不枯燥。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特别重视我。  记得第一堂课,李老师请同学上讲台表演脸部表情“喜怒哀乐”,看谁最能完美演绎。曾有过演小品经验的我赶紧举手,李老师微笑着请我上台表演,我将这四个表情演绎得十分精彩,赢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也许就是从那堂课开始,李老师记住了这样一个剪着齐耳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