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学写作(四)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擅长绘画和书法,艺术素养极高。他在位时将绘画置于一个重要位置,注重翰林图画院的建设和对画家的培养。他常常以诗句为题,让画家按题作画,考查画家的本领。
  一次,他出了一道题叫“踏花归去马蹄香”。面对这个题目,画家们面面相觑、绞尽脑汁,有的画了似锦的繁花,再辅以一个人骑马赏花;也有的不突出花而突出人:夕阳西下,一个扬鞭策马的潇洒少年正向家的方向奔去;还有的专门在马蹄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突出了四只大大的马蹄。
  唯独有一位画家,他用这样的构思完成了作品:夏日的黄昏,一位潇洒少年乘着骏马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翩翩起舞。
  这幅匠心独运的作品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获得第一名。因为他整体关照了诗意,不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踏花”“归去”和“马蹄”,还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于晓冰蝴蝶追逐马蹄巧妙地表现了“香”这个不太容易用绘画直接表现出来的气味。
  绘画史上,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
  一次,老舍先生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已经九十多岁的著名画家齐白石作画。这个题目的难度不仅在于要用绘画来表现声音,而且还要有“蛙声十里”,从空间上也极难展开。但白石老先生不但做到了,而且这幅画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名扬海内外。
  他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湍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不画青蛙,而画蝌蚪,让人自然联想到蛙声。画面不可能展开到十里,却可以用山间的急流来展现“出山泉”,由此让人体会到画面的纵深之感。
  其实,不仅绘画中会使用这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常常用到这种手法。
  古典美学的经典之作《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他所讲的,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侧面描写。
  比如,我们来看这样一首诗: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备注]这首诗的作者历来有争议。《全唐诗》中该诗也被收录到王昌龄的诗作中,题作《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骝马就是黑鬃黑尾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跨白玉鞍”就是新配了白玉的马鞍。不写人,而写骏马,写玉制的精美马鞍。人物没有出现在文字中,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战罢沙场月色寒。”写战争,不直接写战况,而写“战罢”。用“月色寒”三字来修饰“沙场”,一种肃杀清冷之气在不经意间透出纸面。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这两句不能不让人拍手赞叹。寥寥数语,依然没有直接写将军,而是写城头还在敲响的战鼓,写沾染了敌人鲜血、血迹还未风干的宝刀。但此时这位将军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英姿飒爽了,而是骁勇善战。既英姿飒爽,又骁勇善战,何其光彩照人!
  古代各种诗文作品中,这样的侧面描写屡见不鲜。
  比如,《陌上桑》中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不直接写罗敷的美貌,而写众人被罗敷的美所倾倒的不同情状。
  再比如,《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直接写杨贵妃的回眸一笑,而写“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美貌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不仅写人可以采用侧面描写,写景写物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草木写之。”
  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看似写游鱼,实则写水之清澈见底。这也是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创作和散文小说等的创作不完全相同。诗歌因为字数的限制,往往择取一面来写,仅仅用侧面描写,就可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但如果是散文或者小说,仅有侧面描写而没有正面描写,会让人觉得有些空洞。“强攻”的时候用正面描写,不宜“强攻”的时候就可以迂回包抄,用侧面描写。这样正侧面相结合,所写的人物也好景物也好,才更立体、更丰满、更鲜活生动。
  学生例文
  我依然坚强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初二 许萱
  指导教师 方印
  考砸了。我失魂落魄地走上天桥,自尊心就像被怪物吓跑的孩子,仓皇而逃,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一旁高大的杨树像个冒失鬼,伸长的枝条挡住了天桥一侧的路。无情的北风没有给它留下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条突兀地衬托着灰蒙蒙的天空,也衬托着我失落的心情。
  回到家,我独自坐在窗邊,听窗外北风怒号。我抬起头,想“仰天长啸”,却于不经意间瞥见窗台上摆放的一盆长寿花。那是我上小学时种下的,虽然现在还是一副矮矮的、弱不禁风的样子,却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一株花。
  记得去年寒假,我和父母外出游玩,长寿花十几天没人照顾。路上爸爸还半开玩笑地说:“你的花肯定死了,你就等着为它‘收尸’吧。”谁知我们回家后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死,还开出了黄色的小花,尽管底部的叶子已经干枯脱落,但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欣赏它的“英姿”。
  看着这株小小的、顽强的长寿花,我陷入久久的沉思。现在的我和这盆花有些相似,但我只是一次考试失利,这和它十多天缺水、性命堪忧的情况难以相提并论。对比之下,我显得多么不堪一击。是的,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刺眼的成绩对我何尝不是一种激励?我的心渐渐明朗起来,我应该化郁闷为力量,更加努力。即使将来再次遇到挫折,我也要像长寿花一样,顽强地逆流而上,永不放弃!   一天,再次走过天桥时,我竟然发现,杨树那些曾经光秃秃、干巴巴的枝条上已经萌生掩饰不住的绿意。我知道,这是杨树绿荫遍地的开始,也是我只争朝夕的开始。
  等到阴霾散去时,我坚信我依然会站在阳光下。
  教师点评
  除了直接写自己的心情,小作者还写了光秃秃的杨树枝条、灰蒙蒙的天空和扑窗怒号的寒风,把自己的痛苦一下子衬托出来。她也不直接写长寿花十几天没人照顾的状态,而是插入爸爸的话来反衬其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叙述使得文章显得跌宕起伏有韵味。
  (方印)
  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
  吴慈仁
  指导教师 靳育红
  我个性张扬,曾经狂妄地认为,任何人都不如我。
  画画是我唯一的爱好。我爱画冬天,漆黑的墨汁在暗黄的宣纸上流淌,整幅画作黑暗又狂妄。可不巧的是,老师们都喜欢明媚的春景,对我内心的写照不屑一顾,直到我遇到了他。
  当我毅然地把那幅刺骨的寒冬画作交给他时,他先是有些惊讶,而后竟露出些许赞许的眼神。我有些愕然,他轻轻抽出一支碧绿色的笔,在那干枯的树枝上轻轻点了几下,又画了几笔。
  我一把抢来,冷言道:“别改我的画,不收拉倒。”他也不恼,指着画跟我说:“你的严冬画得很有意境,但是有些死板,整幅画都是暗色调。你看,我在你的画中画了几缕春风和被春风吹开的绿意,是不是好多了?”我感到有些好笑,哪有画春风的呀?那么一点儿春风能有什么用?
  他开始给我单独布置作业,仍旧让我画寒冬,但是必须要画“春风”。我只是认真画出一幅看上去很扎心的作品,又随手涂上几点绿。
  这样一次又一次,我的画卷上绿意增多了,风、雨、绿植……黑暗在逐渐减少。
  渐渐地,一年过去了,我已经上初三了。开学后的第一幅作品我便画了春天。画里即使还有些黑暗的影子,春风却早已不是几缕,而是铺满了整幅画,令人心醉。
  可惜的是,初三的压力让我不得不放弃绘画。最后一堂绘画课后,老师叫住我,送给我一本厚厚的册子,里面是我从一年前到现在交给他的所有作品:绿,从只是几点到一片,再到如今的整幅皆是。
  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老师,您的春风不仅吹进了我的画里,让我收获光明;还吹进了我的心里,温润了我,也改变了我。
  教师点评
  本文小作者用绘画时喜欢表现黑暗,间接表现自己的叛逆心理;用老师要求画春风,间接写老师的关爱;用绘画中绿意渐多、黑暗渐少体现自己的情感变化。文末点明主题:春风是老师的爱,正是老师的爱改变了他。
  (靳育红)
  爸爸教我爬树
  北大附中初二 夏商周
  指导教师 史笑菲
  我的老爸胡子拉碴,一头鬈发,额前有一小绺刘海儿,颇有一点儿老艺术家的风范。我最佩服爸爸的,是他爬树的本领。
  他第一次教我爬树是在一个春天,那时我才上一年级。那次,他面带微笑,用大手抓着我,把我领到门前那棵大树下。这是一株无比粗壮的梧桐树,树皮发白,绿绿的叶子让大树看起来生机勃勃。树的直径有近一米,两个人都环抱不过来。这时,爸爸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到第二根树枝上。”我抬头看着大树,一下子就song了,吓得直往家里跑。不料爸爸抓住了我,在我耳边大喊:“你必须做到!”无奈,我在他的强迫下颤颤巍巍地爬上了树。这便是我第一次爬树的经历,也是我第一次与老树相识。我当时只感到害怕,并没有发现爸爸欣慰的笑。
  我渐渐长大,爸爸却悄然变老。一年夏天,爸爸又一次把我领到老树前。这棵树像一个屹立的巨人,仍旧高大粗壮。这一次,爸爸的要求更高了,他让我爬到大树最高处。而我并不像上次那么害怕,也许因为我长大了,总之,我兴冲冲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令我没想到的是,爸爸居然和我一起爬起来。我兴奋地说:“来呀,追上我!”爸爸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爬着。而我似猴子一样向上蹿,大滴大滴的汗水从我头上落下。快爬到最高处时,我非常激动,双手高挥,甚至忘了自己在树上,结果一脚没站稳,滑了下去。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住了我的脚,我回头一看,是老爸,他正笑着看着我。我看得出他有一些吃力,但他努力向上撑着,让我继续向上爬。当我抓住最高處的树枝时,他笑了。
  不久前,我和爸爸又爬了一次树。秋天的黄昏,夕阳西下,几朵橙红色的云飘在光秃秃的树后。我和爸爸来到树下,我个子很高,爬树很容易,但老爸仍激励着我,以为我还是那个怎么也长不大的孩子。他在我的身后默默地爬着,很少说话。他爬树的动作不像以前那样灵活了,有时候,我也会偷偷地等一下他。爬到最高处时,我和爸爸抱紧树干向下俯视,我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不会拒绝任何的向上攀登,更不会拒绝一棵大树在心中萌芽、生长。
  教师点评
  随着小作者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爬树爬得越来越快,而他的爸爸总是默默地陪伴着他,默默地支持着他。小作者写爬树,从春天写到秋天,又暗写父亲逐渐衰老,这种侧面衬托体现了父爱,充满温情,引人回味。
  (史笑菲)
其他文献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叶圣陶先生说:“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办法。”可见,文章的结尾至关重要。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同时也是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法宝”。  一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微选段  (首)从玩具的变
《朝话》翁莉  内容简介  1931年,梁漱溟先生和学者梁仲华等在山东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其间,梁先生每日清晨即起,与研究部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是为朝会。学生们在朝会上所做的听课笔记,后由唐现之先生和黄省敏先生整理成文字,于1937年首次結集成书,书名《朝话》。  推荐人语  《朝话》的内容涉及人生修养、治学方法、社会问题和学术文化等方面,文章多从琐碎的日常生活说起,通俗易懂,在
身家百亿,掌舵一个年销售额近200亿元的保健帝国,以全球限量版劳斯莱斯轿车和价值7000万的私人飞机为座驾,这是天津权健集团老板束昱辉曾经风光无限之时的写照。  2018年12月,他和他掌舵的权健集团,因丁香医生的一篇网文《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受到关注。事件持续发酵,截至1月7日,包括束煜辉在内的权健集团18名犯罪嫌疑人被天津警方刑事拘留。  身世  大丰区新丰镇位于大丰城区
近日,贵州玉屏县39岁男护士援鄂56天归来满头白发,3岁女儿懵了,差点没认出来这是爸爸。   民间早有“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说法,人们熟悉的文学电影作品形象也常会出现: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瑛姑一夜白头,“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   有人说,极端的压力和忧虑是“一夜白发”的罪魁祸首。这是真的吗?      “一夜白发”:学生和产后妇女居多   《黄帝内经》有言:“六七,
近日,昔日私募大V叶飞的一连串自杀式爆料持续发酵。这是一场典型的黑吃黑,叶飞的角色本是和庄家一起收割韭菜,却因遭到庄家赖账,遂而鱼死网破,一怒之下曝光了黑幕。   事件的起源发生在今年的3月底,中源家居做市值管理的操盘方找到叶飞,叶飞作为中介方,又找了公募、私募和券商资管接盘,约定买入代为持有,后续操盘方会拉升。   原本设定的是,作为接盘方的民生证券和天风证券分别买入中源家居1500万的股票
比他成绩好的没有他的粉丝多,比他粉丝多的又没有他会玩儿。   他就是29岁的跳高“名宿”张国伟,如今被坊间戏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吸水表演传承人”。   2019年4月29日,他发布了第一条抖音,截止目前,共产出1151条短视频,积累909万粉丝,1.9亿赞。此前半年,张国伟大多分享一些生活、训练比赛的内容,可谓岁月静好。   2019年11月21日画风突变,那天他穿着黑色薄羽绒服,站在卫生
《追风筝的人》  推荐人“樊登小读者”内容主编 周方佳  内容简介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它讲述了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友情故事。在风筝大赛上,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回风筝,被不良少年侮辱,阿米尔不但没感激他反而冤枉哈桑偷了家里的钱,逼走了哈桑。  成年的阿米尔一直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在他决定自我救赎时,却知道了一个秘密:哈桑竟是父亲的私生子,而且已经去世。面对接连的打击,
我不曾忘却,那个晚上,奶奶攀爬的姿态。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冬夜,晚自习下课后,我如往常一样走出校门,再轻盈的步伐也无法抵挡凛冽的寒风。它如同长了眼睛似的直往我怀里钻,我哆嗦着加快了脚步,只想赶紧回到温暖的家中。  下了公交车,远远地我就望见一个人正在楼道门口跺着脚向我回家的方向眺望。那是一个熟悉的人影,厚厚的羽绒服、棉裤,脚上一双毛茸茸的鞋,把她瘦弱的身躯裹得严严实实——是我的奶奶。  这么晚了,
窗外,几片美丽的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游走,空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窗内是一阵阵笔尖与纸张的摩挲声,有那么几双好奇的眼睛正偷瞄窗外的风景。  偶尔,我也会微微转过头,揉揉酸痛的眼睛,观察窗外的世界。  当人们还蜷缩在温暖的被窝儿时,我们早已披着未亮的天色,迎着清晨的冷风,走在上学的路上;当旁人慵懒地伸着腰、打着哈欠,站在阳台上呼吸新鲜空气时,我们早已捧起翻阅了一遍又一遍的课本,在教室中放声朗读;
不知是谁家的船离了岸  浮沉在汪洋之上  我立在島上抻长脖子张望  隐约窥见船上的景象  船里有我喜爱的一切  晚春的花瓣  盛夏的冰饮  深秋的红叶  寒冬的暖袋  可我最爱的还是那支笔  没有精细的花纹  没有累赘的装饰  只有棱角分明的笔锋  和永不间断的墨迹  执一支笔  扬帆远航  随它漂流到天涯海角  览过地图上每一道风景  流连在夜半渔火的温柔  刻画出萤火漫天的浪漫  笔墨在纸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