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行性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4例经验总结

来源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顺行性腹腔镜下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对阴茎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例阴茎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行顺行性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分析了术前相关准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恢复情况及术后淋巴结病理情况,随访生存期等.结果 1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63±4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8±13)ml.随访6~48个月,复查全腹CT及肺部CT等,14例患者术后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的迹象.结论 顺行性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安全,手术时间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术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俯卧“大”字位在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双镜联合一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4例,匹配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截石位后俯卧位,观察组采用俯卧“大”字位。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肾造瘘管时间及结石清石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30 d并发症情况。结果 15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122±37)min、术后拔管时间(2.1±0.4)d、术后住院时间(4.3±1.2
病例1,患者,男性,69岁,因“发现膀胱肿瘤6年,膀胱全切术后3年,阴茎疼痛5个月”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6年因血尿于外院行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时初发现膀胱占位,当时即行膀胱肿物电切。术后3年复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提示:乳头状浸润性移行细胞癌G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侵犯肌层,PT2,故行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病理示:膀胱浸润性移行细胞癌G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浸润至肌层深层,并侵至前列腺双侧叶及尿道前列腺部,PT4N0。术后2个月复查骨扫描未见骨转移,胸、腹部
目的 探讨膀胱穿刺局部麻醉在膀胱侧壁肿瘤行经尿道电切时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根据是否行膀胱穿刺局部麻醉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先充盈膀胱约400 ml,在耻骨上缘2 cm处以18 G经皮肾穿刺针穿刺进入膀胱,在电切镜的监视下,将穿刺针向患侧倾斜,分别于上、下、左、右距肿瘤基底部边缘1 cm处刺入2 cm深,针尖达到膀胱肌层外,退出针芯,回抽无血后通过针鞘注射1%利多卡因约5 ml。最后于输尿管开口外上方2 cm处穿刺注射1%利多卡因10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常见眼底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程长的特点,也是致盲眼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气血运行失常,“瘀”“痰”“水湿”等病理产物阻塞眼底脉络而发病,血瘀、脉络瘀阻为其基本病机。眼局部各结构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精华、五行生克制化的转化规律皆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阐述RVO中医病因病机,五行与五脏、五轮的关系,五行与眼后部轮-脏关系,进而从五行学说理论指导下探讨治疗RVO眼底出血,视网膜及黄斑部渗出、水肿以及后期新生血管生成,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规治疗在使用药物快速诱导缓解后还往往需要相关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药物的安全性既是实现长期维持的关键,也是目前临床上终止用药的首要因素。在许多已知的IBD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常导致停药而影响IBD患者的治疗。本文对治疗IBD的常用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可能病理机制做了归纳总结,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加强临床监护。
目的 拟建立包含常用临床指标及磁共振参数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前列腺体积、直肠指检结果、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结果(TRUS)、fPSA/tPSA、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动态对比增强、表观弥散系数(ADC)等临床及核磁共振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前列腺穿刺活检预测模型,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直肠指检结
目的分析早期支气管镜治疗对重症脑外科术后患者肺部感染预防和降低病死率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急诊行脑外科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并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 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给予处理,并按需给予常规吸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 h内首次给予床旁支气管镜吸痰加灌洗治疗,之后按需给予床旁支气管镜吸痰加灌洗治疗。比较2组间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共入组246例,男144例(58.54
目的 探讨应用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及双向转诊平台构建的防治泌尿系结石术后复发系统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对象,按照1∶1倾向性匹配法匹配65组病例,对照组(n=65例)和干预组(n=6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的健康教育,结石防治教育工作及电话随访;干预组术后由签约家庭医师应用网络微信平台访视和/或上门随访进行术后结石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观察两组患者并对比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术后感染、复发、再入院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历代医家对于“胞轮振跳”皆有论述,该病名首见于清末康维恂的《眼科菁华录》。其发病多责之于心、肝、脾三脏,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荣,筋肉则会因失养而困动;若肝脾不和,导致血虚或久郁生风,则牵拽胞睑而振跳。治疗上采取辨证论治,或为单纯补益气血,或为养血以息风;亦可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梳理分析其病名的历史沿革,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收集整理相关治则治法,理清脉络、追溯本源,以期为现代临床研究与诊治胞轮振跳提供借鉴。
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因右眼眼红、黑睛发白伴视力下降、异物感20 d,于2019年11月4日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就诊。2个月前曾因“肺癌”于本院肿瘤科住院化疗,否认放射性化学性物质接触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5,矫正均不提高,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基本透明,KP(-),前房中深,房水欠清,前房内可见团块状棉花样粉白色新生物,内见小血管,前贴近角膜内皮,后与虹膜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