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乳腺癌遗传易感性CYP1A1基因MspI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西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DA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云南省彝族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与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云南省肿瘤医院51例彝族乳腺癌患者及60例健康女性人群的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51.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C、CC基因型患乳腺癌的危险度分析OR(95%CI)分别是TT基因型的1.19和1.95倍。结论云南省彝族乳腺癌发病率可能与CYP1A1基因型有关,基因突变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f Yi ethnicity in Yunnan provin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MspⅠ polymorphism of CYP1A1 gene.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spI site of CYP1A1 gene in 51 cases of Yi nationalit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60 healthy females in Yunnan Cancer Hospital. Genetic polymorphism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C allele in breast cancer group (51.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33.3%) (all P <0.05). The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the three genotype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0.05).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genotype TC and CC OR (95% CI) were 1.19 and 1.95 times that of TT genotyp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Yi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may be related to the CYP1A1 genotype. Mutation of the gene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其他文献
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益的方法很多,巧用“自主、合作”法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它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又是自
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说”,是朗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点的教学是外语学习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例句是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的最
玉米是现代都市人们日常生活的保健食品,尤其糯玉米是玉米中的娇娇者,其籽粒胚乳全为支链淀粉组成,角质与淀粉胚乳层次不分,具甜、粘、香、软的特点,风味优于普通玉米,其可溶性糖高
任务型教学法是近几十年来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重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设计有目的性的任务完成学习目标。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着重介绍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的到来,英语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而日趋变化,英语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在完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端信息化的普及,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转变。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对此,我们提出引入主体
1984年3月28日至30日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和开滦矿务局共同主持,在唐山煤炭研究分院召开了SC—Ⅱ型重介质比重测控装置鉴定会。参加会议有26个单位共47名代表。与会代表听取了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英语课堂教学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现状,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思想,使教学过程变成真正教与学统一的过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现代教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笔者大胆尝试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本文着重探讨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构建。 In English t
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英语课多增加实践环节,可以打造精彩课堂,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