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宗教人文化与气化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6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与徐复观对于儒家与宗教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徐复观主张儒学自先秦之后只有人文内容,因而否定宗教的神意位格性与法则超越性;唐、牟两位之"即人文即道德"与"即人文即宗教"的观点,则是一方面肯定伦理生活中人文设教的重要,另一方面又站在"即内在即超越"的立场而有别于位格神意的宗教界定.可以说,徐复观是内在主义地去除宗教,唐、牟两位则是内在超越地护持宗教.除了以人文审视儒家与宗教的关系角度之外,传统儒家对于宗教还有另一种观点,此与祭祀对象的存有性格有关.自汉代以后,这类对象的"气化"性格逐渐跃上宗教舞台,如何面对甚至对治这种性格,乃成为儒者宗教论述的工作之一."人文化"与"气化"是儒教的两条重要线索,由气化来"拯救鬼神"的论述尤其能够让当代新儒家的人文宗教拼图更为完整.
其他文献
工程存在方式的历史演变伴随着工程伦理原则的演化:古代工程以“具身”方式存在,遵循自然伦理原则;工业革命以来,工程以“他异”方式存在,遵循个体伦理原则;20世纪中叶以后,
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人文精神”新的内涵和意义。然而,正是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的人文精神失落到即将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具体表现为:人类自身的异化、理性思维能力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穆拉·萨德拉对苏赫拉瓦迪关于存在认识的批判性评价;二是穆拉·萨德拉认识论的基础,他以存在顺序观念为基础,将认识定义为一种存在方式;三是指
柏拉图在《高尔吉亚篇》中借助苏格拉底提出一种"知识性技术"或"技术性知识",其中,"能知"与"所知"直接合一,呈现出一种纯然"透明"的心理状态,即它必定能够透过这些心理状态看
总结了某平面同步传爆网络27点爆轰输出的时间数据,24发传爆网络的试验数据中,每发27个点爆轰输出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均小于0.6μs,爆轰输出时间最小值均出现在距网络
如何理解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科学与修辞二元区分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修辞学的三大合流路径(包括修辞学的认知转向、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兴起、科学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人格障碍者与不伴人格障碍者病情缓解期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差异.方法 对72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进行评估,根
双生子研究是遗传流行病学复杂疾病研究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同卵双生子有着相同的基因,而异卵双生子平均有50%相同的基因,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疾病或
承续启蒙主体性之创造性和推动性原则,在对现代存在异化的批判中,历史唯物主义将未来之历史理解为自由和解放。然而,在由资本规定的当代生存之岌岌可危的深渊中,作为类的死亡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也是文化的直接栽体.儒、道、佛三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资源.儒家提倡"敬",道家提倡"静",佛家则提倡"净".儒家强调"敬","敬"突出的是恭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