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真的是你的避风港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17日,在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少年当着母亲的面突然跳桥身亡,母亲捶地痛哭。这则新闻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也让亲子关系的话题再次跃然成为社会新闻榜首,媒体公布的整个画面令为人父母者唏嘘,也令为人子女者诧异。视频中,母亲略显焦躁的举止与少年的激越行为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难想象在孩子生命的最后时刻,母子双方的激动情绪和冲动言行。这样的情绪状态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很多人都在指责母亲简单粗暴的教子方式,扼腕于孩子的不理智。有人问,这个男孩的宿命是基于遗传带给他的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还是基于家庭教育方式带给他的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
  我们常说,家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是我们疗伤的避难所,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伤害正是来自家庭。从上述事件中母子均带有激越性行为看,网友所称家族性格的确是有道理的,而这里所说的家族性格不仅仅是源自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气质类型,还有由于父母气质特征所形成的家庭氛围带来的亲子环境。亲子环境紧张,则进一步强化遗传气质;亲子环境松弛,则淡化不良的遗传气质。遗传对家庭氛围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朝着哪个方向走,取决于亲子互动的结果。
  小链接
  高尔顿的双生子实验与优生学
  达尔文有位著名的表弟高尔顿,其知名度不亚于达尔文,他是最早研究双生子的生理心理学家,也是现代心理测量之父,最重要的是,他推动了优生学运动。由此可以看出高尔顿是位先天派。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倡导者,他通过收集94个双胞胎的案例,分析那些分开教养的双胞胎之间性格与能力变化,研究结果坚定了他的一贯主张,即人的才能来源于遗传。1869年,高尔顿出版了《遗传的天才》,书中有一个对各个领域杰出人物的社会调查,包括法官、政治领袖、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神学家等。高尔顿研究了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资料,结果发现他们中大多数出自名门望族,其中31%的人父亲是杰出的名人,41%的人兄弟很有名气,还有48%的人有杰出的儿子,血缘关系越近,同为名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高尔顿与达尔文这对著名的表兄弟也许更可以用自身的故事来现身说法。
  一些后来者为了验证或者推翻高尔顿的观点,也纷纷采用“双生子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我国北师大著名教授林崇德的“双生子的心理学研究”为例,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在气质表现中的差异考验数P<0.01,说明人的气质主要来自遗传素质的影响,而且遗传因素越近,相关关系越大,该实验还进一步证明遗传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于儿童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遗传对性格的情感特征的影响比较明显。
  麦克格罗的对照实验与智力环境論
  1932年,麦克格罗从一户穷人家“租”来了一对孪生子,并进行了两年多的对照实验,哥哥接受了高强度的身体机能训练,弟弟则被放在一个婴儿床上,没有人与他互动。双生子1岁的时候,哥哥能攀爬楼梯、游泳、滑旱冰,而弟弟除了坐爬走抓握等基本动作之外,什么技能都不会;2岁的时候,弟弟开始接受高强度训练,但是直到实验结束,弟弟也没有达到哥哥的水平;成年后,弟弟在身体流畅自如方面依然不如哥哥。这个实验从侧面验证了行为学派创始人华生那句经典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林崇德教授的实验表明   不同环境条件下生活的7对同卵双生子存在差异,证明环境对气质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由此可以推论环境对遗传因素具有改造作用。同时,环境对儿童性格的情感特征、意志特征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人们常说“投胎是个技术活”,毕竟得到什么成色的遗传基因至关重要。基因中无益于我们成长的元素影响力过大,就会导致对我们成长的束缚,可悲的是,我们对这些先天的生物性元素无法挑挑拣拣,只能被动接受。而由以上观点和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和环境在不同的范畴、时段对个体起着不同的作用,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好在实验证明基因对我们的影响会随着环境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进化,是个体在有限生命时间内的自我进化,我们用个体的微进化来实现人类整体的优胜劣汰。心理学将个体进化的过程称为“社会化”成长,它是一个不断通过后天习得(认知、行为)来适应全新环境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先天还是后天决定论,对我们小小的个体而言,成长的过程似乎就是一个左突右冲突出重围的过程,我们试图从遗传、依赖环境的被动状态,逐步强壮到改变先天束缚、摆脱后天制约,最终锤炼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
其他文献
追求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夙愿。有人说,身体是“1”,金钱、地位、事业、爱情、家庭等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健康,那么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尝试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包括改正抽烟、酗酒、混乱作息、不良饮食等危险行为和采取合理饮食、经常锻炼、定期体检等积极行为。  然而你是否知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与时间洞察力有关。  什么是时间洞察力呢?时间洞察力是心理学家津巴多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曾说过
期刊
夏天从南方出差回来后,突然就变得不一样了。  南风下班回到家,家里像遭了贼似的乌七八糟。夏天浓密的眉毛上挂着汗珠,慌乱地翻箱倒柜。南风又好气又好笑,准备吓他一下。  没想到,南风的一声轻嗬却让夏天这个一米七八的大男人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夏天故作淡定状,挥臂擦汗间喋喋不休地抱怨天气的炎热,让他等不及南风回家,只好自己动手来找夏季的短袖短裤。  南风笑,这是自己家,你也不至于贼似地心虚吧!哦,对,出去
期刊
我得精神分裂症22年,期间复发过三次。现在我在大学当代课老师,爱人是大学的副教授,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女儿。我能拥有这一切,最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  我18岁时得了精神分裂症。在生病之前,我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父母的骄傲。得知我的病情后,父亲非常痛苦,他不明白,优秀的女儿为什么会得这种病。一度,父亲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太好。我生病时,曾经几天不吃饭,妈妈做了一碗面条端给我。我看了看面条,对妈妈说:“妈,面
期刊
提到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头戴式显示器,或者叫头盔、VR眼镜。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将人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可以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针对这一特点而开发出各种让人身临其境的体感游戏。其实,VR的作用远远不只在于娱乐,最近,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发布了VR在识别早期老年痴呆症中的新应用。  老年痴呆症,学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
期刊
格子从小到大一直有点“婴儿肥”。高中时,身高168cm的她,体重65kg,一笑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十分讨人喜欢。可格子觉得自己跟同班的女生比起来简直太胖了,于是高考结束后,格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肥。从节食到运动,格子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减肥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假期下来,格子成功地减掉了10kg,她也由可爱女孩的行列进入窈窕淑女的队伍。周围人看见格子都说这丫头越来越漂亮了,格子心里美滋滋的。  可
期刊
点评专家/汤臻  C先生,35岁,大学本科,已婚,职员  因“反复出现担心、怀疑、冲动想法伴反复检查16年”求治。  C先生读大一时被狗咬,之后担心得狂犬病,逐渐发展到看到狗就要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被咬的伤口。后又反复出现想从高楼往下跳的意向,同时发现自己与人交往时反复有想出手打人的想法和冲动。反复回想自己曾做事的细节,每日为此耗费2~3个小时,明知没有必要也不会真的去做,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此后又
期刊
《2014年中国企业家睡眠指数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家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05分,但是他们普遍缺乏黄金睡眠,也就是缺乏有助于人体恢复精力和体力的深度睡眠,而压力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调查也支持同样的结果:影响睡眠最主要的原因是压力。压力是偷走我们“黄金睡眠”的罪魁祸首。  黄金睡眠就是深睡眠。深睡眠是优质睡眠的标志,每晚深度睡眠大约占总睡眠的1
期刊
想起几年前自己的一次经历:  在火车上,三言两语,对面的小男孩就和我熟识了,热切地和我聊天。他当时五岁多,一边和我玩游戏,一边和我聊他的生活。有意思的是,他的话题都是这样的句式:“阿姨,你猜我在哪个幼儿园?”“阿姨,你猜我家住几楼?”我在心里苦笑,我连你是谁都不知道,怎么知道你的情况啊。我装作饶有兴致地猜:“小太阳幼儿园?晨星幼儿园?三楼?五楼?”答案当然几乎都不对,孩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非常骄
期刊
31岁的长沙妈妈,从26楼坠落身亡。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8岁,小的才1岁多。  28岁的济南妈妈,喝农药自杀,一同还带走了8个月大的女儿。  30岁的南京妈妈,抱着不足百天的孩子,从17楼坠落身亡。  近期多位影视明星在节目上谈及自己产后抑郁经历时的崩溃状态……  这些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患有产后抑郁症。  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和一般抑郁症在临床表现上没有本质差异,主要表现:
期刊
危机干预往往是针对危机事件,比如地震等灾害发生之后,针对受影响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同于其他的危机干预,因为高校是对固定人群做的危机干预,有其特殊性,因为人群固定,所以就在预防上更加侧重。  目前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危机干预体系,一般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和危机干预系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以心理健康指导为核心,整合其他资源并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课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