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人参根腐病生防菌剂的研发与评价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发安全有效的抗人参根腐病微生物菌剂.方法:平板对峙试验筛选三七内生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鉴定拮抗菌株,单因素试验优选菌株发酵条件,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菌剂的载体及助剂配比制定生产工艺,通过对峙及盆栽试验验证菌剂验证防治效果.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一株具有显著抗根腐病的菌株Fusarium pseudoanthophilum,其抑菌率为53.33%.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F.pseudoanthophilum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培养温度26 ℃,最适摇瓶发酵转速120 r·min-1,pH 6.5.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草炭60.00 g,羧甲基纤维素钠3.50 g,海藻酸钠4.76 g时,活菌数达到最大为5.23×109cfu·g-1,载体及助剂对活菌数的影响程度为草炭>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菌剂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剂质量浓度>1.00g·L-1时,对根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率>42.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剂接种28d后,显著降低了人参幼苗根腐病的发病率(66.99%)和病情指数(61.69%),且显著促进了人参幼苗的叶长(33.04%)和鲜重(34.48%).结论:F.pseudoanthophilum菌剂具有较好的根腐病防治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的T2DM湿热困脾证患者62例,气阴两虚证患者60例,收集其血清及粪便样本,比较两证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粪便样本提取DNA建库,采用高通量16S rDNA测序技术,对2组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通路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湿热困脾证患者的BM
目的:研究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剂(PGPR)对滇重楼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培育优质滇重楼药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5种不同PGPR对滇重楼生理特性及无机元素的影响.结果:接种外源不同PGPR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滇重楼的生长发育,延缓叶片的衰老,提高新根茎和老根茎的药用价值.其中,与未接种空白相比,外源接种复合微生物菌肥(FH)和三炬灌金液(SJ)可以增加根系活力及叶片内光合色素含量,增强叶片内的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疏肝健脾、先疏肝再疏肝健脾、先健脾再疏肝健脾”不同治疗方法对肝郁叠加肝损伤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造6周肝郁叠加肝损伤大鼠模型,采用束缚叠加四氯化碳(CC14)皮下注射法造模(5.89 g·kg-1,1次/3 d),同时灌胃给药.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双环醇组(0.2 g·kg-1),四逆散组(4.32 g·kg-1),六君子汤组(9.26 g·kg-1),柴芍六君子汤甲组(柴甲组;疏肝健脾,13.57 g·kg-1),柴芍六君子汤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青黄散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潜在活性靶点与信号通路,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TargetNet、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青黄散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AML疾病相关靶点.筛选出青黄散与AML的共同靶点后,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
外泌体是由生物体内各种细胞主动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性囊泡,似纳米粒,具有信使靶向性,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可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与策略.外泌体由各细胞分泌,膜内含核酸、蛋白质、脂质及小分子代谢物质等,亲本能精准协调各细胞间的功能,浓缩传递亲本细胞的功能信息,是体现细胞功能的简洁形式;同时荷载了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模板”,若对其包裹的基因-蛋白质-脂质-小分子间的“印迹模板”运载规律进行研究,可建立起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实验研究思路和策略,揭示机体经络脏腑功能.笔者首先对外泌体的现状
目的:采用细胞膜固相色谱法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筛选补阳还五汤供试液中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成分;检索PubChem,PharmMapper,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特异性结合成分的作用靶点及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靶点;借助STRING,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
目的:研究豆科苦参属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树脂、正相硅胶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结果:从越南槐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 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7-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1),黄豆苷元(2),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3),dalparvone(4),5,7-二羟基-4\'
目的:对功能主治与“肝病”相关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药材配伍网络分析,揭示药材配伍规律.方法: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一部)为数据来源,以“肝”为检索词在中药成方制剂的功能主治项下进行检索.收集方剂信息,对药材、处方、功能主治相同但剂型不同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合并,采用MIE方法对药材的方剂配伍关系进行量化打分,选择MIE值排名前25%的药对构建药材配伍网络.该网络以药材为网络节点,以药对的配伍关系为边.通过网络节点中心性分析发现重要药材、集群分析发现常用药材组合.随后,对药材
目的:针对颠茄草的现行标准较低且缺项的问题,对颠茄草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方法:以东莨菪内酯、硫酸阿托品、硫酸天仙子胺为对照品,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4∶2)为展开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颠茄草进行定性鉴别;按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颠茄草的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颠茄草中硫酸天仙子胺和氢溴酸东茛菪碱的含量,流动相选择乙腈-54 mmol· L-1磷酸盐缓冲液(14∶86),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0
目的:研究薰衣草总黄酮对中波紫外线(UVB)致小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并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损伤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雌性KM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溶媒组,维生素E组(0.013 g·kg-1),薰衣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25,1.25,2.50 g·kg-1).通过UVB辐照小鼠背部裸露皮肤建立光损伤模型,照射前30 min外涂薰衣草总黄酮,连续照射1周后,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评价并测得其水分和弹性;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法(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