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育资源利用进行到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感知美、品味语言鉴赏美、说写结合表达美、参与实践体验美,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美育;感知;鉴赏;表达;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间深邃的思想内涵,炽热真挚的情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诗如画的山川美景,精妙隽永的名言佳句,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神奇美妙、绚丽多姿的画面。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品味、鉴赏教材中的美育资源,让美的形象深深融入学生心灵,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呢?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创设有利于诱导学生情感动荡,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美。
  1.语言引入情境
  一位好教师,他的语言会让学生有如沐春风,有如作春雨的快感。一位教师在执教课文《悲壮的一幕》时,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无疑是十分宝贵的,但对不同的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各不相同。印度诗人裴多斐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文天祥则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前苏联民族英雄科马洛夫又是怎样看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悲壮的一幕吧。”短短的几句话,既引发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又把他们带入到了“悲壮的一幕”的情境中。声情并茂的诵读是再现形象,引入情境的另一方法。朱自清认为:“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朗读具有移情效应,它能把无声的文本语言活化为有声的动人话语,借助朗读者的语音、语调、表情给听者以直接的感染。
  2.表情渲染情境
  教师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显露,可直接产生审美效应,也就是运用体态语言增加学生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悲壮的一幕》一课时,教师的表情应是凝重的,这种表情可直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绪。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科马洛夫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为人类的进步、科学事业的发展甘洒热血的豪情壮志,从而让教师、学生、作者和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3.电教媒体营造情境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电教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图文并茂的音像画面,使学生身临“文境”,如闻其声,如感其味,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和探究欲望。它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为文本内容设置了一个动感的阅读背景。
  二、品味语言鉴赏美
  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能给学生以陶冶、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的品味、推敲,从而欣赏语言文字的美。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鼎湖山听泉》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文中第三段写听泉时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是……”一串排比句式,将四种不同的泉声分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的大提琴声,“磅礴”的铜管乐声。句式整齐,娓娓道来,朗读中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抓住表现泉声特点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及由此带来美的享受。
  三、说写结合表达美
  每个人的心田都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如何在这块土地上播下美的种子?李镇西说:“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的奔涌。”语文课堂同时也是师生表现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舞台。学生们学过诗歌《春雨》过后,在我的鼓励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孩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他们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会让孩童智慧的头脑充满诗意。
  四、参与实践体验美
  马克思指出:“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人的审美感官,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能逐步得到完善。
  1.课内外结合深化美感
  16世纪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塔索说过:“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高山巍峨,大江奔流,给人以壮美之感;春花秋月,青山绿水,则给人秀丽之美。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在组织学生去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要注意和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这类写景的课文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同类或相似的景物,找到现实世界与文本语言的合拍点。
  2.活动中体验美感
  第三册《秋游》一课,描绘了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到郊外秋游的情景。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秋游的乐趣。我事先组织学生到郊外进行了秋游,回来后再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凭借亲身的体验,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景象和秋游时的欢快心情,由此产生的美感更强烈了。
  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途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挖掘教材中各种不同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享受语文的同时,享受美的熏陶,真正让“美”永驻心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远程教育机构对学习者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初步探讨了如何对远程教育学习者进行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抢抓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妥善处理和化解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大课题.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市场鸡肉需要的高品质要求愈高。受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影响,野外养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这些年的发展规模,较往常几年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
阶段随国内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所涉及到的问题更是趋向多元化、复杂化。结合工作实践,思考有效解决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建
全球化使多元文化交流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多元文化对传统道德有着深远影响和巨大冲击。本文从文化交流对青年道德的影响、文化交融时代对青年德育的新要求以及加强青年
充分发挥国家惠农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增强农机服务能力,建立农机农艺融合机制,稳步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
分析了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的主要发展阶段,根据南方地区的种植环境和市场条件,分析了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南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
句重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占而喻,讲英语的人总是通过特定的重音和语调来贴切地表达自己和传递感情。本文探讨了句重音和语调的特征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准格尔旗能源基地黄河供水工程的概况,重点探讨了工程测量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达到高精度测量要求的方法。
分析了图书馆建立个性化服务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的现状,对数字图书馆如何构建个性化服务系统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