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穿越了?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到台风影响,海面波涛汹涌,码头工人开始陆续收拾物品,准备回家……突然,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大木船。
  “各位,有一艘不寻常的大船要停靠!”在码头工作的小郑拿起了望远镜,看到大船上插着数面大大的白帆,还插有红边黄底的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明”字。
  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率领的海上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主力舰。
  大木船已靠近码头。码头工人纷纷停下手上的事情,抬头看着这艘木船。这时,船上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随从说:“郑大人,要将船驶回吗?这国的建筑十分怪异,人民服饰奇特。”
  “就在此停下吧,补给一些粮食和日用品,以布匹和茶叶作为交换。”郑大人看着码头上的工人命令道,随即下了船。
  小郑主动迎向这位穿戴古怪的男子,說:“你好,我是这儿的员工,姓郑。有什么可以帮你 ?”
  郑大人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国人民说话方式好特别。“贵国如何称呼?你姓郑,难道也是来自大明?”
  小郑觉得他的问题很奇怪,心想可能是游客,就热情回答:“这儿是斯里兰卡,以前叫锡兰。我姓郑,来自姓氏村。”
  你知道郑氏的来源吗?我们郑氏出自姬姓。周宣王赐予他弟弟姬友“郑”这块封地,姬友被称为郑桓公,建立了郑国。后来郑国虽然被灭,但郑国人以国为姓,作为纪念。
  “我们同姓呢,真有缘分啊!”郑大人道。
  “那你听过郑和吗?他是明朝的外交官、航海家,曾经七次下西洋,也来过这里!”小郑高兴地说。
  郑和,原姓马,后因有功,被明成祖赐姓郑。
  就在郑和想要回答小郑的时候,蓝衣随从来到他身边:“回大人,补给完成。请上船。”郑和点点头就上船了。
  突然,传来码头工人一声怪叫,并说道:“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没现金用布匹和茶叶交换就算了,还写了张字条,日期是永乐七年,什么鬼!”
  小郑头皮有点发麻,看着远去的大木船在风雨中消失了……
  动动手,勤思考
  刮台风时,货船在海上航行不容易,货物随时会被吹到海中。你来帮帮忙,将货物(字体)打捞起来,放到所属的位置。
其他文献
相信小朋友们对前面介绍的民国书法还记忆犹新吧!今天呢,我们趁热打铁,继续聊聊民国文人的书法。  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民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动荡非常,同时也是群星荟萃。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民国时期造就了不少书法大家!他们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作品也有着极高的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除了上次介绍的几位,你还能想到哪些大家呢?  别急,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回到民国,品味书人们的魅力及风采!  先让我们来
期刊
刘老师,上周末爸爸带我去了美术馆,看了好多画儿。我最喜欢郑板桥的《墨竹圖》了。我家院子里也有很多竹子,郑板桥画得可真像!
期刊
打开你的铅笔盒或笔袋,仔细瞧瞧里面躺着的文具,打“√”选择下面符合你的选项吧。  1.文具已经丢了一大堆,几乎全换成新的了。  2. 文具大部分是开学时买的,或陪伴你很久的“老朋友”了。  别沮丧,“保护文具”的小秘诀可以帮到你。在那之前,你知道怎么选择文具吗?  你是个细心的人。文具们有你这样的主人很幸福。好好“保护文具”,再接再厉哟!  选择文具  1.木头铅笔比自动铅笔好。木头铅笔最好选择笔
期刊
“俺老孫来也!”拜《西游记》所赐,每年寒暑假打开电视,“孙”可能是你听到最多的一个姓氏。孙姓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来一睹为快。  孙这个姓氏的来头可不小,据史书记载,孙姓主要源自姬姓、妫(guī)姓、芈(mǐ)姓、子姓等。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妫姓的始祖是舜帝,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姓。关于子姓,有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商朝末,纣王的叔父比干因常常直言劝谏,惹怒了纣王,被纣王诛杀
期刊
春夜喜雨  責任编辑 汪峣
期刊
“央”是会意字,甲骨文 就像一个人被套在刑具中間。“央”有中央的意思。试想一下,戴着枷(jiā)锁的人很痛苦,他会不断祈(qí)求把他放了,所以“央”又引申为恳(kěn)求的意思,如:央求。
期刊
小朋友,带有“底”字的成語有很多,比如:井底之蛙、打破砂锅问到底、釜底抽薪、刨根问底,等等。  “井底之蛙”的意思你们肯定都知道,它还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吧!
期刊
出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意思是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深,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古往今来,“业精于勤”是有成就之人的共同特点。  寫完拍一下,给你来评分  责任编辑 郑凛
期刊
周末,小五拉着爸爸一起逛书店,一进门就被书架上的字帖吸引住了,興冲冲地跑过去翻看起来。
期刊
经典故事  桌子上有一只小罐子,装了大半罐子蜜,甜丝丝的,香气扑鼻,引得一群苍蝇“嗡嗡嗡”地上下翻飞。  大多数苍蝇都是在罐子口叮了几口就飞走了,只有一只绿头苍蝇不满足,它觉得蜂蜜太好吃了,就试探着爬进了罐子的里壁。一个伙伴警告它说:“别进去,蜂蜜会粘住你的脚!”绿头苍蝇不以为意,继续往里面爬。  它越吃越想吃,看到罐子里有的是蜜,就索性继续往下飞。一个伙伴连忙喊:“别下去!危险!”绿头苍蝇不觉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