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囿专业的梁启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丁晓原的《媒体生态与现代散文》,书里说到梁启超的“非学术”写作对开拓清末民初公共空间的筚路蓝缕之功。今天,许多人把“学术”视为传世的功业,而“非学术”则成为一个鄙夷非议之词。但是,在启蒙的“觉世”与学术的“传世”之间,梁启超选择的是前者。他是一个真正的公知,不仅通过大众媒体来把公众作为自己的听众,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个积极营造媒体的人。正是通过他自己创办的许多报刊,他成为那个时代公共言论界的骄子。梁启超以言论起家,一生中所创办并亲自主持的报刊有十多种。以《中外公报》《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报》《政论》《国风报》《庸言报》《大中华》等九种最为出色,影响也最为深远。
  这些刊物与今天许多消遣性的刊物不同,都是以注重于迫切而严肃的公共问题讨论而著称。例如,《中外公报》与《时务报》创办于甲午战争后不久,当时国人创巨痛深,力谋报仇雪耻,这两个报纸应时而生,检讨败挫的由来和积弱不振的原因,进而要求授权国民,让全国人民共同负起国家兴亡之责,开了清末鼓吹民权的先河。
  鼓吹民权和铸造新民是梁启超公共言论的两大目标。他为这两个大目标不懈地进行民众启蒙,涵盖了广泛、多样的话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言论与话语策略。所有这些,以今天学院专业知识的狭隘标准来看都是不专业,甚至很不专业的。但是,这一点也不能动摇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民众启蒙先驱的地位,更不要说是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所发挥的作用了。
  一个知识分子言论如果可以称得上是“公共”,那么,他所怀抱的社会、政治目标必然是在狭隘专业之外的。梁启超那个时代还没有我们今天学院式的专业和非专业的划分。在他所接受的儒家教育中,学问并不是它自身的目的,重点不在学问本身,而在其道德目标(“志于道”)和在追求这一目标中实现的人格境界(“养性”)。如果说道德内容必须支配学问内容是儒家思想的特征,那么,这种道德在公知梁启超那里则被明确为一种现代意义的“公德”,而不只是儒家传统的“私德”。无论是鼓吹民权还是铸造新民,都离不开这个公德,一直到今天,与“新公德”紧密联系的倡导民主和国民启蒙仍然是公知的主要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公知,梁启超办的不是像我们今天“学报”或“学刊”一类的出版物,而是有公共言说目标和作用的报刊。他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这样述及其目标:“观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则陋;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言语不通,故闽粤之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无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 坐此焉尔。”
  他宣称《清议报》 的多种公共目的(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厉国耻)中,尤以倡民权为最要,“始终抱定此义,为独一无二之宗旨,虽说种种方法,开种种门径,百变不离其宗。海可枯,石可烂,此义不普及于我国,吾党弗措也。”清亡之后,他又说:“在横滨开一清议报,明目张胆,以攻击政府,彼时最烈矣。”
  他在《新民丛刊》的发刊告白中说,“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他把重点从政论的国民政治启蒙转向更深层的国民文化教育和观念启蒙,他名闻遐迩的《新民说》论及的议题,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一个思路周密的公民教育课程,其中论进取和竞争、论权利思想、论自治、论进步、论爱国、论自尊、论合群、论生利分利,比今天报刊上许多单单以时论为主的公知批评议论要眼光远大得多。然而,启蒙的面越广、点越多,也就越显得“不专业”,但梁启超并不在乎这个。
  所为“专业”,乃是一种最狭隘意义上的知识,一种以其自身为目的,也就是完全无目的的知识。这显然不是梁启超所追求的那种知识,甚至也不是传统儒学提倡的那种知识。儒家也讲究“经世致用”呢。
  在梁启超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点”很多,“面”也铺得很开的知识,那未必非常精深的知识,但却始终是致力于“经世致用”的知识。正如他在给女儿的信里所说,他一辈子对知识充满好奇,不断由于实际的需要而转换知识领域,无暇专精。专家们可以批评他的不专精,他们所不知的是,他本来就对他们那种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学问不感兴趣。
其他文献
1978年11月10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召开。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提出了六个问题,多是涉及干部冤假错案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  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应为薄一波等61人的所谓叛徒集团案平反;陶铸、王鹤寿不是叛徒,应予平反;应根据1937年和1941年中组部关于“自首分子”的两个决定、关于“两面政权”(即一些党员在敌伪政权中任职)的规定,为被定为叛徒的其他相关党员平反;彭德怀对党贡献很
27岁的阮氏权珍,穿着越南民族服饰在村子行走。她是越南龙安省的人,5年前通过中介嫁到福建长泰县。  南方的雨季来得早,天气有些清冷。  46岁的哑巴叶进城准备瞒着父兄第四次去越南,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的机会了,毕竟他前后有过5任妻子。  他匆匆走进那家越南店里,很兴奋地拿出一张纸,咿咿呀呀在纸上写下要求,他想要老板周嘉珍在上面画出胡志明市的主要景点和交通位置。  周嘉珍已经四年没有回胡志明市了,但还
东起精致繁华的苏州古城区,西至风光秀丽的太湖畔,便是苏州高新区的范围。  从成立至今的二十多年间,创新是引领苏州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翻开苏州高新区产业地图,一场由创新引领的变革正徐徐展开。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地理信息等高端新兴产业,你追我赶,趁势发展;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精英纷至沓来,汇智汇力。  “但苏州高新区的创新不仅仅是经济。”中共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在接受《中
爸爸要去内布拉斯加,由于长期酗酒已经有点老年痴呆症状的他,固执地坚持要从蒙大拿走到内布拉斯加去,因为他坚信自己中了一百万美元的大奖。警察把他送回来好几次,他又执拗地跑出去,最后没有办法,小儿子索性开着车带他去一趟内布拉斯加,让老头子死心,也让自己散散心。  老戏骨布鲁斯·邓恩出神入化地演绎了这个半疯的老头子,他空洞而又凝重的眼神即使在这部黑白片里也散发出异样的光彩。导演亚历山大·佩恩显然在《内布拉
北京时间1月7日17时50分,中国“雪龙”号破冰船成功冲出厚重的密集浮冰区,胜利突围。同日,被困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也自行从密集浮冰中成功脱困。  消息传来,备受瞩目的中国“雪龙”号被困事件画上了句号。  在收获国际社会普遍赞誉的同时,中国极地科考缺乏足够破冰装备的现状引发国人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海洋局消息,已经立项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计划2014年建成,并于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将改
在北京中关村,当年有种说法是,一个牌子掉下来砸到10个人身上,其中9个是大学生。如今,这个牌子再掉下来砸到10个人,其中9个一定是创业者。  中关村创业大街当前火爆异常,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7日在这里和创业者喝咖啡,更是令创业大街的气氛达到沸点。一些创客对李克强喊话:“我们一起创业吧!”  自上任以来,李克强一直不遗余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不同文件,强调“双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17日的《印度教徒报》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印是“亚洲经济的两大引擎”。面对如今日趋多极化的世界,他主张两国推进有助于巩固中印领导角色的联合经济与战略计划。习近平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签署了多项具体的双边协议。通过近期的一系列言行,中国逐渐脱掉了过去三十年来外交政策的谨慎外衣。  在中国当今的外交政策中,多年来保持低调的战略似乎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采取了一条更为积极主动的道
“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这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经常用到的一个开场白。他说的,是一个乡村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故事;或者是,一位高职学生与北京大学学生一起上创业课程的故事。  从经济跨界教育的这些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推广并践行着一个概念:慕课(MOOC)。它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通过互联网技术,可
最近,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米尔格兰姆服从实验”被好莱坞搬上了大屏幕。为什么这个心理学实验这么震撼人心呢?  1960年5月11日,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历经15年努力,终于将二战期间直接负责屠杀犹太人的德国战犯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逮捕,并秘密运送到以色列受审,由此而引发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大辩论。  在法庭上,艾希曼反复辩解说,他只是执行了命令而己。在生活中,他是
著名时尚网站AskMen的“2014年男人最渴望女性”榜单新鲜出炉。该榜单投票超百万,HBO剧集《冰与火之歌》的女主角艾米莉亚·克拉克击败包括爱玛·沃森和詹妮弗·劳伦斯在内的强劲对手,登顶榜单。对美剧迷来说,她出演“龙女”一角完美得无懈可击。秀兰·邓波儿 一代童星陨落  美国当地时间2月10日,好莱坞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去世,享年85岁。她是上世纪电影史上一个特殊年代的传奇,对于美国人来说,她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