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从幼儿心理理论研究方法入手,然后就幼儿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 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模型、 模块论、匹配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019-01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幼儿心理理论研究大多采用两类经典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一是意外位置任务(unexpected-location tasks)(Wimmer&Perner,1983),即“Maxi和巧克力”任务。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一个故事,故事如下:男孩Maxi把巧克力放到壁橱的A处,然后他出去玩耍,当他不在时,母亲把巧克力转移到壁橱的B处。要求被试判断Maxi回来时,将会去哪里找巧克力(信念控制问题);Maxi最初将巧克力放在哪里(记忆控制问题);巧克力现在在哪里(现实控制问题);二是意外内容任务(unexpected-identity);所熟悉的盒子如糖果盒,让被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在被试回答(糖果)后,主试打开盒子表明里面不是被试所预想的事物,而是一支铅笔;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会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以后诸多测试方法,多是这两种方法的变式。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幼儿在4岁左右才能获得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模型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究竟获得了哪些心理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又是如何得到发展的?对此,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性理论模型。
1.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并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其代表人物Wellman指出,幼儿获得的是某种形式的表征性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发展要经历几个概念变化的阶段,大约2岁左右,幼儿获得了愿望心理学(desirepsychology),大约3岁左右,获得了愿望-信念心理学(desire-believe psychology),大约4岁左右,获得了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 psychology)。即幼儿最初通过愿望对他人心理进行推测,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步通过信念、愿望对他人心理进行推测。理论论者指出,是经验导致了心理理论的发展,经验使幼儿当前心理理论产生不平衡而发展至更高级的阶段。
1.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Alanleslie指出,幼儿心理理论的获得是通过三个具有范畴特性的模块(ToMM)的相继成熟而实现的。心理理论是心理模块自然成熟的产物,而不是后天经验作用的结果。Chandler 认为,在标准的幼儿心理理论测验中,幼儿的判断能力被不必要的标准任务特征所掩盖,在较好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口头语言表达将能更好的揭露幼儿的早期误信念能力的实际发展情况。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1.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匹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Andrew Melzoff和Alison Gopnic。他们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儿童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 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时间起点是没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建构理论(建构理论?)。而ClaireHoghes &Judy Dunn(1998) [2]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转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来表示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转折很难用理论论来解释但却可以从模仿理论(模仿理论?)中得到解释。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几种理论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中可能同时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的。
1.4模拟理论(Simulation Theory)。
主张模拟论的研究者Robert Gordon认为,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即儿童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过程就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模拟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取社会认知知识与技能中的重要性,它和理论论一样,也强调经验的塑造作用。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 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各种可能的解释类型中, 模拟论、匹配论、模块论与理论论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四大理论。它们不仅比较系统(相对而言模块论要弱一些), 而且各自对大量观察与实验证据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 如果我們从中立的观点看即是说不站在其中任何一种理论的立场上, 这四种理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
众说纷纭,究竟谁是谁非?应该说不同的学说都得到一些相应证据的支持,但也都有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因而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几种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可能同时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总结出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的特点如下:
1、在量的方面,能够洞察到的心理状态的嵌入数量增加;
2、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发展到解释性心理理论;
3、向更高水平发展,使用稳定的人格特质来解释行为。
参考文献
[1] 郑红兰. 3-5岁儿童错误信念行为解释问题研究[D]. 西南大学, 2006 :52
[2] 丁芳, 刘大文.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58
关键词: 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模型、 模块论、匹配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019-01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幼儿心理理论研究大多采用两类经典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一是意外位置任务(unexpected-location tasks)(Wimmer&Perner,1983),即“Maxi和巧克力”任务。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一个故事,故事如下:男孩Maxi把巧克力放到壁橱的A处,然后他出去玩耍,当他不在时,母亲把巧克力转移到壁橱的B处。要求被试判断Maxi回来时,将会去哪里找巧克力(信念控制问题);Maxi最初将巧克力放在哪里(记忆控制问题);巧克力现在在哪里(现实控制问题);二是意外内容任务(unexpected-identity);所熟悉的盒子如糖果盒,让被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在被试回答(糖果)后,主试打开盒子表明里面不是被试所预想的事物,而是一支铅笔;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会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以后诸多测试方法,多是这两种方法的变式。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幼儿在4岁左右才能获得心理理论。
1心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模型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究竟获得了哪些心理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又是如何得到发展的?对此,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性理论模型。
1.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并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其代表人物Wellman指出,幼儿获得的是某种形式的表征性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发展要经历几个概念变化的阶段,大约2岁左右,幼儿获得了愿望心理学(desirepsychology),大约3岁左右,获得了愿望-信念心理学(desire-believe psychology),大约4岁左右,获得了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believe-desire psychology)。即幼儿最初通过愿望对他人心理进行推测,随着年龄的发展逐步通过信念、愿望对他人心理进行推测。理论论者指出,是经验导致了心理理论的发展,经验使幼儿当前心理理论产生不平衡而发展至更高级的阶段。
1.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Alanleslie指出,幼儿心理理论的获得是通过三个具有范畴特性的模块(ToMM)的相继成熟而实现的。心理理论是心理模块自然成熟的产物,而不是后天经验作用的结果。Chandler 认为,在标准的幼儿心理理论测验中,幼儿的判断能力被不必要的标准任务特征所掩盖,在较好的环境下,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口头语言表达将能更好的揭露幼儿的早期误信念能力的实际发展情况。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1.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匹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Andrew Melzoff和Alison Gopnic。他们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儿童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 意识到在与客体的心理关系中,自己与他人具有等价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
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时间起点是没有差异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建构理论(建构理论?)。而ClaireHoghes &Judy Dunn(1998) [2]的研究发现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转移,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来表示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转折很难用理论论来解释但却可以从模仿理论(模仿理论?)中得到解释。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几种理论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中可能同时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的。
1.4模拟理论(Simulation Theory)。
主张模拟论的研究者Robert Gordon认为,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即儿童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过程就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模拟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取社会认知知识与技能中的重要性,它和理论论一样,也强调经验的塑造作用。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 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各种可能的解释类型中, 模拟论、匹配论、模块论与理论论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四大理论。它们不仅比较系统(相对而言模块论要弱一些), 而且各自对大量观察与实验证据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 如果我們从中立的观点看即是说不站在其中任何一种理论的立场上, 这四种理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
众说纷纭,究竟谁是谁非?应该说不同的学说都得到一些相应证据的支持,但也都有自身无法解释的问题。因而一些研究者认为这几种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中可能同时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可以总结出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的特点如下:
1、在量的方面,能够洞察到的心理状态的嵌入数量增加;
2、从复制式心理理论发展到解释性心理理论;
3、向更高水平发展,使用稳定的人格特质来解释行为。
参考文献
[1] 郑红兰. 3-5岁儿童错误信念行为解释问题研究[D]. 西南大学, 2006 :52
[2] 丁芳, 刘大文.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