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细菌战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婚后,住在夫家,不久便发现婆婆是一个极端洁癖的人,她长着一双会发现细菌的眼睛。
  婆婆深谙病从口入的道理,所以最讲究饮食卫生。每天早晨,婆婆做早饭,她提倡营养均衡,所以早餐粗细结合,花色品种极多,有牛奶、鸡蛋、稀饭、馒头、玉米羹、燕麦片……而她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节约水、电、煤气资源,总是把大部分食物都摆在双层蒸笼里一起蒸。蒸笼里的杯碟碗盏恐怕沾染外界的细菌,不能拿出来放在桌上,所以蒸完后,每每由婆婆抓着烫极了的杯碗,把东西分到分餐而食的各人碗里,也因此练就了她“金刚不坏”之手掌。
  我们每个人的任务则是把她搭配好的营养全部“吸收”到肚子里,然后各人拿起各自的洗碗布,把自己的碗洗好,放在规定好的地方。婆婆说碗重叠在一起,碗底的细菌会污染碗的内侧,所以我家的碗柜里就摆开了一字长蛇阵。
  公公一早把菜买回来,往阳台地上一放就走人,婆婆马上跟在后面收拾,嘴里念叨着:“说过多少回了,要放在台子上,地上有多少细菌呀!”有时公公听见了,就回应她:“菜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还浇了多少屎和尿呢,你要怕有细菌就自己搞个无土栽培呀!”
  吃过早饭,婆婆开始择菜,先去除菜根,接着把菜放在阳台专用的菜池里冲洗一遍,再放在旁边一字摆开的菜盆长蛇阵里漂洗,经过五六个菜盆的过水后再端进厨房,为保证营养要煮之前切,切之前又在厨房的水龙头下再冲洗一遍,切之后拿出一个不锈钢锅,烧开一锅水,把菜在锅里烫一下,除去隐藏的细菌病毒,最后再放进铁锅里炒,以便吸收铁锅释放出来的铁元素。
  做饭的时候,婆婆要保持自己手的绝对干净,所以用洗手液反复洗净之后就不再随便沾染脏东西。饭粒、菜叶、汤汤水水的,以至厨房和饭厅地板成了垃圾堆。为此,公公专门买了好几块地垫,从厨房经过饭厅直铺到客厅,就像在家里架起了一座卧波的长桥。
  由于婆婆做菜程序太过复杂,所以我们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忍饥挨饿到中午一两点才能吃上饭,匆匆吃完,匆匆洗过碗,匆匆摆个长蛇阵就赶去上班了。
  婆婆非常讲究内外之别,所以家里不仅菜盆多,脸盆、洗衣盆也多,每人都有若干个,功用自然也有所不同。如果想偷懒,卫生间和阳台还有洗衣机三台,分别洗内衣、外衣和床上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把各处细菌混来混去。
  婆婆不爱串门,不是为省钱而是因为串门就坐车,不管是坐公交车还是出租车,座椅和靠背总是有数不清的细菌,回家都要换衣服、洗头发。而且到别人家就要换鞋子,那些拖鞋可是千人踩万人穿过的,别提有多少细菌了,把那些细菌带进自己鞋子,再带回自己家里,再去清除掉,那要增加多少工作量啊。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婆婆是不会随便出门,即使上亲戚家,她也是要求家里人每人带一副电脑室专用鞋套,进门的时候把自己的脚和鞋子都套起来,这样就避免了各家细菌也互相串门。
  婆婆每天都收听电台“健康之友”的节目,有一阵子,婆婆听说三个月要换一把牙刷,要换一条毛巾,不然牙刷和毛巾里会隐藏许多细菌,于是准备了大量的牙刷、毛巾给我们换。过几天,婆婆又听广播说每天都要把牙刷、牙杯、毛巾放在太阳底下晒,于是阳台上除了大量本来就需要太阳杀菌的衣服、被褥、枕头、香菇、核桃等等之外,又多了好些牙杯、牙刷。最近,广播里说要每个月更换一把牙刷、一条毛巾,于是,时候一到,婆婆就逼着我们更新,换下来的毛巾经过她消毒后叫书法家公公给每条写上标签,缝在毛巾上:专擦博古架湿布、干布,专擦柜子湿布、干布,专擦窗台湿布、干布,专擦门湿布、干布,专擦台灯湿布、干布,专擦桌子湿布、干布,专擦椅子湿布、干布……这些专用毛巾和我们日用的每人四条洗脸、洗澡、擦手以及擦脚布把卫生间墙壁装饰得五彩缤纷。
  我真担心哪天广播电台发神经,说牙刷和毛巾要每天一换,那我们家可就惨了……
其他文献
8月14日,联合国援华第七周期老龄课题研讨会在黔召开。贵州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唐映祥、全国老龄办国际部副主任肖才伟先后致辞。会议就联合国第七周期援华项目相关实施设想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联合国人口基金以往各周期老龄项目的情况及我国老龄研究领域的新动向,专题讨论了第七周期老龄项目的方向、策略和目标。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出席会议并作重要总结。   (本刊记者 田婧 樊一)
期刊
为迎接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的到来,8月5日,贵州省首届省直机关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在省体育馆开幕。  本届老年健身运动会设网球、钓鱼、台球、门球、乒乓球,太极拳、太极剑等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来自省直机关、贵阳医学院、六盘水驻贵阳办事处等43个代表团、97个代表队的708名运动员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竞赛。  开幕式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健身腰鼓、健身舞蹈和中国功夫扇等文体表演。  (本刊记者 梁健)
期刊
1960年5月3日上午9时,到贵阳视察的周恩来总理乘车从贵州省军区出发,按原定计划是先参观黔灵公园,途中总理却告诉司机改道,先去贵阳钢铁厂。很快,总理及随行人员的车队进入贵钢厂区,这时,时任贵钢党委书记王心本及其他领导迎上去和总理握手,并请总理到会议室听取工作汇报,总理说:“不必了,还是先到车间去看看,边走边谈吧。”  行进中总理的步伐十分稳健轻快,到了炼钢车间,面对转炉冒出的浓浓黄烟和散发出的煤
期刊
74岁老人迷上蛤蟆功   文 / 周超   1982年,74岁的肖清连退休后,身体每况愈下,还患上了肩周炎,开始锻炼身体。当年播出《射雕英雄传》后,他迷上了变幻莫测的蛤蟆功,—练就是27年,身体也日渐结实。  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不仅身子骨越发硬朗,还时常在附近的公园内表演“功夫”。每次开始前,他总是先将右腿抬起轻松举过头顶,后脚跟超过头顶10余厘米,做准备运动“朝天蹬”,再继续开始做自己自创的蛤蟆
期刊
2007年,花甲之年的我退休了,八年更年期抑郁症也嘎然而止。40岁读电大时便开始晨练,现已有20多年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了一支“女子别动队”,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支“别动队”每周六清晨六点半从省委徒步走至森林公园,一共八人,有公务员、下岗工人、退休干部、医务和财务工作者,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45岁。每逢周六,各自带上饼干、瓜子、花生、糖果等食品,大家分享着不同口味的小吃,走在乡间的
期刊
“老玩童”,是朋友送我的绰号。老玩童也好,老玩闹也罢,我都乐得接受。因为“玩”让我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我马上就要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了,但精力仍很充沛,每天积极工作,一年四季出满勤,风雨无阻。难得到老我的身体状况都良好,从没歇过病事假。究其奥秘,还得仰仗这一个“玩”字。  玩不是胡闹,也得讲科学。我每天早上晨练,边呼吸新鲜空气边跑步练操,整个一天都精神饱满。晚上去露天舞场,跟着一群老友
期刊
老玩童语  中国著名养生保健专家宋为民说:“爱玩之心人皆有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玩的。”但是,要玩出一种境界,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想知道我们平时都比较关注的名人们是怎样玩的吗?本期,我们将带您看一下玩家于光远的“玩道”,漫画家丁聪的玩趣,领略一下“艺术老顽童”黄永玉的潇洒顽皮生活。细细品味之后,愿您也能感到快乐。    于光远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而且很喜欢玩、很会玩。他曾经说:“
期刊
从认识女孩的那天起,他就知道女孩喜欢打牌打麻将。而他则告诉她:我不会打牌。她不信,执意要教他,但无论如何,他就是学不会。  她家人也打。有的时候,女孩自己没有上牌桌,便站在一旁看自己的家人出牌。一张牌打出去,她开始咋咋呼呼:你怎么这么笨?为什么打这张?言语之间,丝毫不管出牌的是自己的弟弟或者是父母。做弟弟或是做父母的又开始还击:不这么打怎么打,你以为就你会打啊?很快地,一家人吵成了一团。  而他只
期刊
到了腊月年味就渐渐浓了,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刷精美的春联,可我总觉得这些批量生产的春联少了一丝墨香,我最喜欢的还是父亲写的春联。  记忆中每年过年我家都要贴春联,这些春联无一例外都出自父亲之手。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父亲的工厂也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父亲由于工作积极,超额完成任务,在1984年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厂里还奖励了父亲一台日立黑白电视机。那年
期刊
父亲是北京来的大学生,下放在母亲所在的偏远小村。母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村小的代课老师兼扫盲班的老师。父亲来了之后,经常帮她,成了她的老师,爱情不知不觉地降临。  结婚后,父亲成了村里第一个钓鱼的人。其实,沿河的人家都在河堤边架着渔网,想吃鱼,网一撒就有,可父亲总爱在河边,执着一枝鱼竿。母亲总是看着父亲笑,由着他钓,饭熟了也只低低地轻唤他,生怕惊跑了他的鱼儿。  父亲被调回北京之前,彻夜流着泪。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