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随访干预措施对HBV感染患者依从性影响分析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信息化随访方式干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比分析其对患者疾病及用药依从性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剔除不符合纳入条件患者,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264例,有42例合并肝硬化.对纳入患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最终微信+电话随访组87例,电话随访组88例,对照组89例.随访并对比三组在2年后肝功能、肝硬化人数及停用恩替卡韦时间等不同差异.结果 随访年后三组在失访人数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与B组2年后两组在ALT(Z=-3.218,P=0.02)、AST(Z=-2.749,P=0.03)、Alb(Z=1.746,P=0.04)、乙肝病毒 DNA(Z=-3.231,P=0.02)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Bil、FIB-4指数、APRI、γ-G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2年后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在 ALT(Z=-11.089,P<0.001)、AST(Z=-9.247,P=0.01)、TBil(Z=-7.623,P=0.01)、APRI(Z=-4.834,P=0.01)、γ-GT(Z=-2.867,P=0.03)、Alb(Z=3.187,P=0.02)、乙肝病毒 DNA(Z=-10.078,P<0.001)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FIB-4指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2年后两组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在ALT(Z=-1.275,P=0.04)、AST(Z=-2.045,P=0.03)、TBil(Z=-3.762,P=0.02)、APRI(Z=-1.461,P=0.04)、γ-GT(Z=-2.254,P=0.03)、乙肝病毒DNA(Z=-1.782,P=0.04)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b、FIB-4指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后A组肝硬化人数为12人,B组为16人,C组为24人.A组与B组(x2=0.945,P=0.408)、B组与C组肝硬化人数(x2=2.741,P=0.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C两组肝硬化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43,P=0.013).在2年时间内,A组有15例患者暂停使用恩替卡韦,B组有28例,C组有61例,三组停用恩替卡韦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61,P<0.001),通过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A组使用恩替卡韦时间长于B组(83.0%vs 68.5%,x2=5.754,P=0.016)及 C组(83.0%vs 33.7%,x2=61.601,P<0.001),而 B组使用时间长于 C组(63.5%vs 33.7%,x2=32.451,P<0.001).结论 通过对患者强化信息化干预,可以使患者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依从性提高,降低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及肝硬化发病率.
其他文献
我国于2017年首次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增加了职业性硬金属肺病(HMLD).目前,有关HMLD报道较少,现将2018年2例HMLD确诊患者情况报道如下.rn1临床资料rn患者甲,男性,23岁,于2014年11月-2016年9月在某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段差车间从事裁切作业,患者于201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无发热,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曾到多地多家医院就诊病情未见好转.2017年和2018年的多张胸片及胸部HRCT结果显示:两肺多发线网状影、弥漫性小结节分布.肺结核、肺结节病、肺部肿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和观察组(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视频眼震图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自发性眼震、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及位置试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多种病因、危险因素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的临床综合征.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很高,其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代谢组学是组学领域的最新学科,具有代谢产物种类少、预测发生的生物过程准确、样本容易获得的优势,有望成为AKI早期诊断的新标志,鉴定AKI中可能存在的异常的代谢途径,探索药物治疗的新靶点以及提供个体化精准医疗.
急性肝衰竭(ALF)是由多种肝毒性因素引起的以广泛炎症为特征的严重肝损伤,过度和失控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大量肝细胞凋亡、坏死,甚至对肝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ALF的病因多样,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但内科治疗手段有限.已有研究证实干细胞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移植后细胞存活率低且有发生恶性转化的风险,因此干细胞的应用同样有限.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个纳米亚群,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无固有毒性,且具有抗炎、抗凋亡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可能建立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疗法来修复肝损伤,降低临床死亡率
肝脏疾病是危害全球千万人健康的常见病,其防治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全球范围内的形势都依然严峻.自噬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生理过程,在众多肝脏疾病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噬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能量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肝脏疾病中自噬与能量代谢的联系,希望可以从自噬及代谢的角度为肝脏疾病的防治开辟有意义的方向.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常发生于肝脏切除、肝移植等手术过程,可严重损伤肝功能,影响患者预后.最近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对HIRI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本文旨在阐述嗜酸性粒细胞在HIRI过程中的免疫调控作用,为探索临床HIRI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探讨基础疾病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人排标准的DILI患者,依据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分为显著基础疾病负担组(CCI>2分)和无或轻度基础疾病负担组(CCI≤2分),通过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损伤程度及预后.结果 313例DILI患者年龄为(54±14)岁,女性227例(72.5%
目的 了解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Polygonum multiflorum-associated drug induce liver injury,PM-DILI)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PM-DILI患者临床资料.肝穿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网状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铁、铜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 8例PM-DILI患者男女比为1:1,平均年龄43岁,其中6例为急性PM-DILI,2例慢性为PM-
目的 探讨制何首乌对CTLA-4抗体诱导PD-1-/-小鼠肝损伤的作用特点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10只SPF级C57BL/6品系的PD1-/-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制何首乌组(n=6).两组小鼠均于实验前3 d、前1 d及实验开始后每周腹腔注射CTLA-4抗体,同时分别给予0.9%NaCI溶液和何首乌连续灌胃42 d,第43天处死后留血和肝组织,进行生化、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肝组织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制何首乌组小鼠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为(43.2±15.5)U/L 比(32.8
目的 探究头孢呋辛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借助自动监测系统,回顾性筛选合肥京东方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271例患者,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203)和验证集(n=68),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训练集头孢呋辛致DIL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年龄≥60岁(OR=3.497,95%CI:1.177~10.391)、BMI≥28 kg/m2(OR=3.333,95%C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