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几点看法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巳经明确,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适合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里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地进行分层,分层对象随着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时会有变动的。这种分层是不为学生察觉的,也就根本不存在心理压力。为实现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于是,笔者就提出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一、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提出的必要性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新的知识点在新授之前,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不少有关它的知识,有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它的某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一点也不知道,而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必须摸清情况,因材施教,切忌把整班学生当作原有水平相同的情况来组织实施教学,否则会使“掉队”的学生越来越多,也使教学质量越来越低下。
  因材施教就是区分他是何种智能之才,并由此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组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标准,搜索出适应中转生源现状的新的教学之路。
  这时候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新知识讲得更加完整而有深度,有时也可以通过向讲解的学生提问题来突出教学重点。新授的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当然在运用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能利用新授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此时,全班的学生又因知识的掌握程度再一次进行分层,因此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让优秀生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让中等生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后进生对新知识有充分的巩固。由此,可以看出来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二、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实施
  1、课堂教学设计应有目的性。
  使全班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教学的基点应放在一个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原有水平上,把“差”生尽力拉上来,把“优”生努力推上去。教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总的原则为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必须照顾到全体学生。
  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急于探求结果而导入新课。抓住关键,精神引导,拓展思维,使全班学生都动起脑筋来。对有独特见解,一题多解的学生的板演进行鼓励与比较,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应给予提醒,让学生如老师那样讲解和改正。
  2、课堂提问是应与学生拉近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想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才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所以,在给予学生评论是不能一概而论。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目标是聚合的,思维是发散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
  3、测试应多样性。
  在进行测试题设计时,数学试题要难度适中,分量恰当.对单元测验或阶段性测验还要注意到试题覆盖面要大,并且把大纲提出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多方面在试题中要反映出来。
  合理选用试题类型。传统的试题,客观性测试题各有利弊,应根据考查的内容和考查的要求,合理使用,不可偏废.有时对某节内容的测试可抽部分小组进行。
  测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运用测试手段,不但可提高教和学的质量,也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对参加测试的每个学生所做的每道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统计.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就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对班上多数人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从中提取信息,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原有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总之,实行因材施教,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要精讲多练,能更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和动笔机会,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教书育人为百年大计,做为教师任重道远,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因材施教应是教学中颠扑不破的真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数学教育改革,课程·教材.教法,1994/10
  [2] 《因材施教》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
其他文献
小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作文写作反应不好,缺乏好感、兴趣。一方面,小学生没有平时记日记的习惯,很自由散漫,缺乏一种外在的约束,也缺乏一种鼓励。另一方面,作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运用性、创造性的课程,没有良好的习作习惯,没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是不容易把握的,因此作文对于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优生来说,都显得很难。可以说,一篇文章就可以反映出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这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你﹑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情境;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完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当前,要完成传统型课堂教学——向现代型课堂教学的转变,实施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上,必须做到“五给”:  一、给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观念。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
期刊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课文采用了悬念的手法使文章引人入胜。课题揭示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
期刊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以上的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P14例题2及P15习题3~6)  教学目标:  ①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② 使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③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理解在有范围规定时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具体的,这时就不用省略号。
期刊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信息化的氛围。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虽然两者不是同一范畴,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继续沿用前称。作为本课程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教学,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对课程及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
期刊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朗读训练,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操的作用。朗读有利于学生记忆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语感。掌握朗读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方法;掌握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为此,我们要在作业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和生活化的进行设计,让学生用眼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各项作业,以确保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多层次的作业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要有较大的不同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