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的思考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互联网+”使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这为高校教育事业丰富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高校教育教学”的含义与特点,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并对加强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思考
  当前,“互联网+”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互联网+”影响下发生着深刻的整合与变化,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互联网+”背景下,囿于教师、课堂、学校的知识传授系统被打破,信息高效的互通和网络平台的丰富使知识进入共享时代。这对高校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使高校教师职业环境、课程资源、授课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对此,教师要积极面对挑战,重新审视自身职业能力定位,以顺应时代发展,使“互联网+”在服务教育上发挥最大效用。
  一、“互联网+高校教育教学”的含义
  “互联网+”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传统产业、公众事业和公众生活领域,其含义并非是二者之间简单的结合,而是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构建全新而丰富的渠道,使二者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业态或生态方式。它给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使其在新的背景和前提下重新整合、解构和建构,实现效益和效率最大化、人的情感因素参与的最大化。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高校教育教学”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不可回避、且应重视的一个实现课题。
  “互联网+”高校教育,从其狭义方面来讲,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通过搜集网络资源丰富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补充;
  二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借助网络实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教学活动;
  三是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取科学的数据资料,在对学生思想、行为、认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与效率性。
  二、“互联网+”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围绕教学目标,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互联网使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通过创建教学平台,可以使教学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师生互动更为便捷,教学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教学资源并开展学习,通过交流平台和师生间、生生间的推送,使学习更具自主性,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更具多样性。
  (四)教育教学的个性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科成绩发展规律、学习勤奋度、课程爱好、行为轨迹等信息可以得到有效记录,凭借这些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认识特点、成长规律、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是截面式的。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终端与每个教学主体相结合,大量的繁琐的教学活动行为被客观记录,对此进行科学分析,可以生成客观的、科学的、实时的评价依据。
  三、“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
  (一)课堂教学方面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是课堂的权威,其主要任务是把自己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极大丰富,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选择名师课程,教师“垄断者”、“权威”的角色得以根本性的转变。
  对此,教师一方面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将单纯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传授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并重方向转变,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学习,而在线下指点迷津,加强个性化辅导,把课堂变成解疑释惑、讨论交流的场所。
  (二)信息技术能力方面
  当前形势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受到了极大挑战,在“互联网+”成为必然的前提下,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进行有机融合,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引导、解疑释惑的作用,又充分开发利用网络优势。互联网信息庞大而繁杂,易使学生在信息选择方面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利用不当,还易对学生造成误导或沉溺。
  因此,教师还应有信息甄别和有效获取的能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优质信息进行整合,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并指导学生正确获取资源,避免由此导致的方向性失误和效率的低下。
  (三)大数据技术方面
  在美国,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取得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在我国,运用大数据对教学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运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教师,要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做到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就要掌握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找出有效信息,并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与教学有关的结论。做到这些,应加强大数据信息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修养。
  四、“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途径
  (一)高校方面
  1.加大培训力度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要不断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持续加大支持力度。高校教师中,信息技术水平不一,年龄层次差距较大,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兴趣高低都不一样,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单靠教师自觉难以从整体上提高水平。
  在现实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年龄稍大的或对互联网技术不感兴趣的教师,仍固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设施成了摆设。   因此,高校要建立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在教师队伍中建成信息技术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并建立考评制度,激发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在培训工作中,应结合学校与专业、学科实际,配置优质培训资源,开创新的培训模式,如集中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培训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师生同训同创等。
  在培训内容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基础知识。如“互联网+”基本技术知识、PPT制作、动画制作、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等,以便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如地制作教学课件,作为课堂和网络教学资源。
  二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主要内容是如何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使技术更好地为目标服务;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做到扬长避短。
  三是丰富载体。使教师能够自主开发、丰富和运用适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载体,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不同终端、不同个性群体的教学中。
  2.营造浓厚环境
  要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如: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模式、资源开发和运用,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建立技术服务队伍为教师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对开发和实践创造出一定成果的,进行认定并给予奖励;将网络教学活动纳入教师考评,计算工作量,等。
  (二)教师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
  虽然“互联网+”表面上看是技术手段的变化,但其深层次的转变却是理念性的、根本性的。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学面临的考验也不只是技术的、手段的,而首要的是理念层面的。
  当前知识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多样化、快节奏、变化频繁、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要求高校教师境界要更高、思维更广阔、思想更深入。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角度看,对新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多,大学生就业范围更广、灵活性更强,这也要求教师面向快速发展的社会,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建立一个开放、自由、互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模式。
  2.改变职业定位
  从学习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定位客观上发生了转变。教师要承认和适应这种转变,并在全新的视角下重新对教师职业角色进行正确定位。
  从高校培养学生目标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的个性越来越被尊重,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活动已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相应地,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供应者,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一是做领路人。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学生领入知识殿堂的大门,学生开展自主、自助式学习。
  二是做朋友。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再是权威式地要求学生怎么做,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对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
  三是做导航员。在浩若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对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进行规范和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达成目标的效率。
  四是做设计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虽然大大增强,但如果路线不正确,也极易导致无谓消耗、浪费时间等现象。对此,教师应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框架式的设计与规划,制定学习步骤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的路线图,使学生自主学习有章可循。
  五是做监督员。对学生学习中的不当行为,及时加以警戒和批评,使之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
  3.改进教学方法
  当前,教学工具与手段完全摆脱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得到极大丰富,多媒体、网络和手持终端已基本普及,这些工具和手段为开放式、互动式学习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教师教学方法也必然相应地加以改进。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是传统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工具,而是利用这些工具与手段构建更加自由、开放、活跃的课堂。
  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进行优势互补、有机融合、整体提升的途径,在保留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打造高效课堂。
  当前,各高校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比较完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构建网络资源、网络平台、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创建自成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按照一生一号的方式进行登录,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在线监督。网络教学平台可包括教材基本知识、疑难解答和水平测验等模块。在教材知识模块中,教师可将教案植入,包括知识架构、知识解析、案例素材等;疑难解答可对预设难点进行重点剖析,并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在线问答互动;水平测验可有重点地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测试设计注重增强其趣味性。
  其次,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活动:
  一是课前让学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预习,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记录或上传;
  二是上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导入,通过解析、引导、讨论等方式梳理知识脉络,搭建知识框架,强调知识要点;
  三是课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并联系社会和实践开展讨论或完成作业或作品。
  五、结语
  面对“互联网+”深度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重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训,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
  高校教师应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教学观念、职业定位和教学方式上切实加以转变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毕冉."互联网 +"课堂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5,12:50-52.
  [2] 李珍,李世祥.论"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教师之变.科教文汇,2015,12:12-13.
  [3] 周纯玉."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院报,2016,2:82-83.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大剂量HBsAg疫苗对HBV转基因小鼠(Tg鼠)细胞免疫应答影响。方法 用大剂量HBsAg疫苗免疫Tg鼠后,用流式细胞术、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ELISA,分别检测其树突
目的:观察加服止哮汤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止哮汤(苏子、地龙、前胡、麻黄、川芎、射干、黄芩、白鲜皮、僵蚕、刘寄奴)治疗本病80例,并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方法:采集4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SSR检测数据,与28例健康志愿者SSR检测数据相比较,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潜伏
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原发或继发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雌激素(E2)降低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常导致不
《湘江文艺》1973年第6期发表了杨容方的处女作《灯伢儿》。这一炮打响了,先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收入集子,并译成朝文出版。杨容方受任怀化地区文联副主席和《雪
又该是梅子染绿衬衫的时节 晶莹的风越绿越是出落得漂亮 村姑的捣衣声在响 捣动江南 捣动这迷人的缤纷 有燕子从檐前低低地 飞过 一抹淡红色的呢喃 在 炽热的夏阳下旋转 缭绕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讲究曲折,提倡“曲”,反对“直”,认为“曲”是文学创作的特征之一,视“直”为一忌。力避平直、板滞,主张文笔有起伏、有波澜、有逶迤,尤其小说更是要注意悬
湘剧《琵琶记》是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彭俐侬和她的爱人范正明同志共同改编的。正明同志在《改编后记》中说:“即使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琵琶记》仍然是一出经常上演而叫座的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管理经营模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自身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绝好的方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科技发展的影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减轻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难度。我们甚至可以说信
高校校办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实力的关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改革企业报酬机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