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四会:提升地理教师课堂执教力的重要途径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很早所熟知的神医扁鹊,以他所特拥有的“望”,“闻”,“问”,“切”的配套治病技术治遍了人间百病,到现在还令人感受到非常的实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当然这也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我们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所注重的因材施教策略,其内涵的哲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如果我们地理老师也会用这神医的“四字”功夫原理进行合理改造和迁移运用,其效果应当也是相当了得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地理课堂上去用好这“四字”经呢?
  第一,让我们先看看第一招应怎么来理解和应用。第一招就是要会“望”,学会运用我们的眼球。这个“望”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查看,就是观察,就是了解。望,意味着人脑真正思维的开始,意味着真正意义上心智协调配合行动的发起。正是有了这一望,我们才获取了真实直观生动而丰富的信息,才使我们进一步决定下一步怎么办,否则可能是比较盲目的或者不知如何是好。
  那么,我们应如何围绕学生的发展去“望”呢?第一个层次上的“望”就是最初意义上的传统认识上的“望”,老师只要那么一望,学生的注意力也就为之集中了,纪律意识也就开始形成了:注意呵,老师在提醒着你们呢?这意味着我们的学习活动从此也就“名正言顺”地开始了。第二层次的“望”是老师开始注意到学生对自己某种表现所作出的初步反应了,老师也在开始设法下意识地去与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谨慎式的互动。第三种层次的“望”,是建立在师生默契配合上的“望”。这种“望”更带有一种积极的社会交往意义上的意思,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的必然表现,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看到那些自然流露的丰富色彩和举止,这可以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教学极致。这个“望”显然与前面的大不一样了,他呈现出的应是一种心与心地交流,一种恰切地对话,一种师生有效沟通的生动局面,这可以说是“望”的最高境界了。地理教师为了发挥出更好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地诊断出课堂进展状况,应该在课堂上形成这种“望”的场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老师应当是可以从学生眼中读出困惑,读出迷茫,读出各种感受来的,从而从学生显性或隐性行为看出冰山一角,进而察知实情,以便对症下药。
  其次,要会“闻”。这里的“闻”主要是设法”闻”到学生的学情味儿,就是去努力倾听,进一步证实所望,进一步丰富对学生的学习实情的认识。这样的话,就要求我们地理老师要勇于和专于去听学生的表达,去听学生的倾述,去听学生的心声。从“听”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挖掘可能潜在的问题,从而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脉搏,以弥补“望”之不足。我们注意到,“听”在这里至少有两重境地:一是听其言,论其实,解其事。这种听往往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诊断,实施即时帮助解惑。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把“苏门答腊岛”错说成“苏门第腊岛”纯粹是没看仔细所致,这只要提醒以后细心就可以了,这是很一般的没有多大效应的做法,但往往效果也是不够地彻底的,这可是我们不大愿意去做的。二重境界就是要设法听出学生的“话外音”来。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注意到有的学生在认识国家和其首都时,一下子能够很快说出其国名和首都来,我们会一下子感到无比欣慰的,但要求他们来对着空白地图去边说边向大家作其具体位置的展示时,却往往是张冠李戴,不明就里了。这说明在这里我们所听到的与所看到的是极为不一致的。很明显地,这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不细心的问题了。这就为我们地理老师对这类的学生或是这类地理学习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辅导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即要能做到具体的图文互化)。显然这种听法所得信息是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的实质性发展的。这样从与学生的对话中听出“话外音”能够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学生,读懂学生,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扶,这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情。
  第三,要会“问”。有了上面的两步,应当说学生存在的一些表面易觉察到的问题都可以很好的面对了。但也有些东西一时是显现不出来却又是学生今后学习的拦路虎,或者说我们老师有时也对这种情况根本无法去知觉到的。比如,学生在学习非洲的气候时,为什么其热带雨林气候只局限在剛果盆地区域的探析,学生讨论得很是激烈,可是到底学生会不会分析在点子上,能不能运用所学进行合理探究呢。这一点光看或是听是不能了解的。这时候,就得充分利用平时建立的真诚师生关系,去让学生发表对其的认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现出真正的认知困惑,在大家的共同注视下,大量冲击思维,老师并不时地去发问,让其步步深入,直抵问题的彼岸.这样,老师是不仅要必须去认真倾听,去在充分听取学生的叙述和行为当中,要去用问的法子刨根究底,进行一番透彻的分析探寻,确定其学习状态,从而采取及时行动,不断推进学生的探究进程。事实证明,它是有助于学生去更好地组织思维,更好地进入问题实质的。
  最后一招是,也是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会“切”。实际上,很多的地理问题已经在上述“望”,“闻”,“问”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诊治”,也得到了一些及时的解决,比较好的促进了学生身心上的种种发展变化。然而这还不够,有很多的问题是一时无法解决掉的。比如,我们发现一般起始年级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新的学习形势,追其原因是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方面:不会听讲,不会做笔记,不会与别人很好的交流,等等。然而这却是学好地理的基本功。显然这样的事情是一时无法解决好的。老师必须从长计议,综合自己从上述途径得来的宝贵信息和反馈资料,为学生开出一剂剂“药方子”,切中学生的真正脉搏,“对症用药”,从一点一滴培养起,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把地理学好,学活,学以致用;老师也在此过程当中不断教会学生学好地理,用好地理,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来。
  当然 ,上述的每一种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应是互为前提,不断相互演绎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正是其综合运用的效力才会产生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来。
  总而言之,地理老师如果对其技术运用得出神入化时,其执教力无疑会明显攀升,当然也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了,这当然也是我们每位地理老师应然的一种教学追求。
其他文献
提到政治课学习,死记硬背是当前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的,反映的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其最终目的是知识传授,很难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起不到思想政治教学应有的效果,更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信息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意识。自主、合作是未来人类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支点,是一种体现个
期刊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肩负的不只是“应该”传递知识的任务,而是担负着去“很好传递”的重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仅要自己善于归纳整理地理知识,更要注意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地理知识的方法与步骤——划分知识范围、明确知识组成、分析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将原
期刊
新课程,新理念,新角色。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由理论灌输者向学习过程促进者的转变;由主导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转变;由教学者向共同学习合作者的转变;由课程阐述者向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转变;由教书匠向教学活动研究者的转变;由管理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的转变,充分
期刊
很多高中英语老师上英语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陈旧,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把知识嚼碎了按照顺序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颖性,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如果一个学生高中三年都是同一个英语老师任教英语学科,而该英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老调重弹,学生肯定会感到厌烦,对英语漫漫失去兴趣。如果老师时不时地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经常采用反推教学法,效果肯定好多了。那么
期刊
进入21世纪,在各种教育刊物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新名词——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它强调用研究性学习代替传统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构建知识;它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前研究型课程的主要对象是高中学生。初中渗透研究型学习以探究性为主。  把一些验证
期刊
政治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  一、备课的投入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而要备好课,则需要教师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备好每一节课,我一般都是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斟酌语言。这一过程
期刊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是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政治课改革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有句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學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
期刊
美国教学家玻利亚指出,不要把你的全部秘决一古脑地倒给学生,而要他们先猜测一番,引导他们独立地找出尽可能多的东西,然后再一起去探索。这其实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现针对楞次定律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想真正扫清应用中的障碍,其根本就是凸现规律得出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阻碍”的物理含义。虽然电脑软件模拟简单易行,但毕竟不是真正的物理过程,所
期刊
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设备渐臻完善,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不少地区,产生了学生偏科厌“地”、家长冷眼看“地”、教师改行离“地”、领导投资易“地”的“地危机”,从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力图克服这一不良倾向,巩固和发展改革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