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肠类癌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例经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结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肿瘤直径1.5~3.0 cm,内镜下多表现为典型的黏膜下肿物,腹腔镜探查难以发现;为明确切除范围、防止肿瘤复发,均行结肠镜定位、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类癌根治性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1例术后30个月发生肝及淋巴结转移死亡.直径1.5~3.0 cm结肠类癌常有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结肠类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胸段硬膜外麻醉(thoracic epidual anesthesia,TEA)复合全身麻醉(全麻)是近10年来广泛使用的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因其镇痛效果确切、用药量少、不良作用少,尤其是减少了疼痛所带来的术后并发症,目前已被外科和麻醉医生接受.以往动物模型和临床应用TEA的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
医疗制度的改革、医学模式的改变、地段医院改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负着社区人群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任务[1],为了解决老年人住院难的问题,上海市由地段医院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保留病房,但由于在性质、功能上与综合性医疗机构不同,病房工作也由原来专科病房改变为全科病房,在服务功能上有其特殊性.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执行全科医疗,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在我国,要求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应能胜任的工作中,首要的两条是:社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和转诊;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转诊与出院后管理[1]。
期刊
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口服药物不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目标值7%以下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一项试验将708例患者(平均年龄61岁,中位患病时间9年)随机分为3组。双相胰岛素组:诺和锐每日2次;餐时胰岛素组:诺和锐每日3次;或基础胰岛素组:地特每日1次(或需要时每日2次)。1年以后,仅用1类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的患者,以第二类胰岛素替代磺脲类药物。
2004年9月,药品制造商默克公司在经过大型试验证实了一直存在的罗非昔布(Vioxx)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担忧后,停止了对该药的销售。根据对30项安慰剂对照试验所得数据的一系列分析,监管机构和公众至少应该在3年前就能够知道罗非昔布的危险,而在美国,这一危险是通过诉讼强行公布于众。
患者女,3岁2个月,于2009年8月12日11时许入院.24 h前误服过氧化甲乙酮约10 ml后频繁呕吐,于当地医院用苏打水洗胃,静脉滴注西米替丁等,症状无缓解.近半日发热(38.3℃),小便量少.入院时体检:体温38.0 ℃,心率88次/min,呼吸24次/min,体重14 kg,神志清,烦躁,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 cm,对光反射正常,无鼻翼扇动,口唇稍干,无发绀,咽充血,口腔黏膜无糜烂,
2007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社管中心)推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家庭保健员计划"模式,并于2009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始在全市推广.本中心于2009年7月对330例门诊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保健员培训,现报道如下。
消化系统是多种内分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故而内分泌疾病经常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甚至以消化系统症状首发,容易误诊.现介绍一些常见内分泌疾病的消化系统症状表现,希望能对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有所提示。
期刊
本刊不仅是全科医生发表学术研究作品的载体,也是畅抒各方见解的园地。您如有能与他人分享的工作经验和思考,或有积聚心头的困惑都可以写出来。内容可以是专业技术、人文沟通、学术发展、政策落实……当然最好是当前的共性问题。这里提出几个方面的选题供您考虑,参与赐稿。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经肝活检的CHB患者,其中合并肝脂肪变性患者与无肝脂肪变性患者按照性别相同、年龄±3岁进行1∶1匹配,分为病例组(61例,合并肝脂肪变性)与对照组(61例,无脂肪变性),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探讨肝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体重指数24±3,显著高于对照组22±3(P<0.01),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丙氨酸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