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境界”,语文就在“灯火阑珊处”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江苏 苏州 215632)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深层内涵,就要层层递进地促使学生进行感悟和探究,达到文本阅读的三重境界。通过阅读和梳理能够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本,进行整体感知;联系文本内容,进行多元探究,则能促使学生进入更深的阅读境界;结合自身进行情感升华,则能让学生进入忘我的境界。
  【关键词】阅读境界;高中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王国维曾经用三句词来形容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其实语文阅读也是如此,也可以分成有我境界、无我境界和忘我境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更好地追求这三种境界,从整体感知到多方位探究,最后再进入精神升华的境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感悟文本境界,体会文本深处的深邃情感。
  一、整体感知,渐入“有我”
  (一)阅读梳理,初步感悟
  文本阅读的第一重境界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词句的阅读、对文章线索的梳理等对文本进行初步感悟,以求能够更好地感悟文本,进入“有我”的境界。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初步感悟,通过朗读全词来分析体会作品。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进行分析,了解这首词的结构。如抓住“看”这个字来体会这首词,明白这个“看”是个领字,它总领了七句词,向读者展示了湘江秋天壮阔的景色。作者通过“万”字来表现当地山很多,用“遍”字来说明了处处都有红色,用“层”字来表现层层叠叠的样子,而“透”字则很清晰地展现了江水清澈的样子。通过这样的字词梳理可以让学生对这首词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做到对这首词的初步感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围绕这首词的结构,启发学生思索,可以让学生尝试回答一下,这首词的上下阕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要用这种上阕写景、下阕回忆的方法来写这首词,这样的创作方法有什么好处等。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学生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字词能够有初步了解,这对他们进一步感悟诗文底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阅读梳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了解文本的内容,明晰作者的创作思路,整理文本的结构,对文本进行初步感悟。
  (二)感悟底蕴,深入领悟
  在这个“有我”的境界之中,要想让学生尽快进入“望尽天涯路”的境界,教师还要采用各种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符合文本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可以和文本进行心理图式的沟通,从而感悟文章的底蕴。
  例如在学习《长江三峡》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底蕴,教师可以采用朗读体会的方法,让学生在感受散文文辞意境之美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内涵。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思索一下作者是如何描述三峡的,讨论一下作者除了描写三峡风光以外,还在里面加入了很多民歌、民谣的内容,甚至还有一些是人生的感悟,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能否从中感受到这篇文章深刻意蕴。在描写三峡的时候,这篇文章采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又用了同景换角、移步换景等手法,这些手法除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观察角度,写出自己眼前之景以外,对于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有什么帮助吗?在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之中,学生不仅对文章中的字词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更深入文章的内核之中,领悟到作者的一切描写都是为了抒发自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并展现了一种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体现了一定的生活哲理。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的底蕴,这可以让他们渐渐进入“有我”境界,在揣摩和思考后全面地了解文本的内容。
  二、多方探究,进入“无我”
  (一)求新求变,说出个见
  文本阅读的第二个境界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来探索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求新求变,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本,对文本信息进行多元筛选,说出自己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物种起源〉绪论》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求新求变,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一下资料,看看世界各地在描写物种起源的时候都有哪些神话故事,进化论和神创说有些什么区别等。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有学生提出:“在文中很详细地说明了生物的种类是从以前最初的种类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所有的生物是不是都是从同一种生物演变而来的呢?它们之间的差别那么大,又是如何做到那么复杂的变化的呢?而且,从地球上从没有生物到有生物,这个质变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这才是物种起源的关键,但是作者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在这样的学习和阅读中,学生尝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说错,也不要过分武断地对他们的看法做出评论,而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再次深入学习,并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各抒己见,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探究,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自己的独特看法,这对于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学习有一定好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进入“无我”的状态。
  (二)联系文本,多元解读
  要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就要想方设法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而不是人云亦云,而要在自己的推敲和感悟中进一步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重视课堂生成,多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发独特认知。
  例如在学习《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教师可以从文本的内容入手,让学生尝试说说文本是如何介绍改革开放后麦当劳连锁店进入中国的过程,它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说明了文化冲撞的现象,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理解了文本中的问题后延展开来,从文本中扩展出去进行多元解读,思索一下作者对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碰撞这个现象持有怎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呢。你认为中国人应该怎样对待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在面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时,你认为保持哪一种才更加重要。教師可以让学生尝试搜索各种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可以和文本保持一致,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   在“无我”阅读中,学生除了进行个性化探究外,还可以进行多元化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形成独特的认识。
  三、升华情感,深入“忘我”
  (一)结合自身,情感共鸣
  文本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我”境界,也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境界主要指的是情感上的升华,教师可以分两步让学生进行情感升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结合自身的感知来体会文本,和文本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层层递进地深入阅读课文,在理解文章深邃思想的同时结合自身,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索一下,文章中是如何展现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的,母亲如何关爱“我”,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思索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在自己患病的时候,母亲是如何照顾自己的,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母爱。第二步就是要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比较一下《我与地坛》中“地坛”和“母亲”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作者为什么要在《我与地坛》中描述母爱的情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体现“大地”和“母亲”之间根源关系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联系自我,理解一下母亲和地坛之间的同构性,尝试说说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和文本之间可以形成共鸣,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绵密情感,从而达到“忘我”境界。
  通过结合文本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共鸣,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达到情感的升华。
  (二)衍生交流,提升境界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独辟蹊径,就文章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衍生交流,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从文本中延伸出去,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入挖掘,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情感升华,并最终达到“忘我”的境界。
  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文本本身衍生出去,让学生走出文本阅读的小圈子,尝试以《祝福》作为例子,探讨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从而扩展延伸,提高自己的文学审美境界。教师可以提问:“文章中写了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和临死之前的三个时期的外貌,尝试找出它们,并说说祥林嫂的外貌有什么变化,她的外貌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这个例子中,是否可以尝试总结出外貌描写的特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围绕文本进行探讨的同时也衍生出去,扩展到整个文学领域,从阅读扩展到了写作范畴,让他们可以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从《祝福》出发,总结一下小说的三要素,并说一下《祝福》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说说在创作小说的时候要如何合理安排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一共有几种方式?《祝福》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如果让你来写的话,你要如何刻画人物?”这些都是促进学生交流,提升他们阅读境界的好问题。
  将目光转移到“灯火阑珊处”,从文本上延展出去,这可以讓学生从新的角度考虑文本中的内容,从而达到情感的提升,进入新的境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升华学生的精神感悟,让学生不光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更要深入其内部,转向“灯火阑珊处”,在阅读中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步入文本阅读的新境界。教师要运用开放性和启发性的话语来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促使他们有所感悟。
  参考文献
  [1]褚丽霞,邹丽勤.语文课:焕发生命活力的三种境界[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
  [2]周文忠.语文教学备课的三种境界——以《散步》教学设计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3).
  [3]张纪铭.读透·批判·活用——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三种境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4).
  [4]朱文俊.注重精气神 上出特色课——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2000(9).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600)  【摘要】众所周知,学文与悟道是语文教学的两项基本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文与悟道得以巧妙地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收获知识,而且规整言行,从而全面地提升语文涵养和个人素养,可谓教学“真”语文。  【关键词】学文;悟道;融合;提升涵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教学注重的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内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 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取兔下颌骨中的松质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收集单个
本文介绍了光导纤维的光电定位装置原理及电路结构,介绍了如何安装与调整。该装置结构简单,能长期稳定工作于干扰大的环境中,用于难以安装其他定位装置的定位场合。 This ar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焊接系统,它由一台微机和一台普通的示教再现弧焊机器人组成,并说明了用简单的机器人语言进行离线编程的概念.图11幅。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
一、国外发展概况收割机监测仪表1967年在东德首先进行了用电子仪器测量谷粒损失的研究工作。费佛(Feiffer)先后用微电子器件研制出一种能指示联合收割机逐稿器分离损失的电
目的: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其恶性水平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本课题拟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正常口腔黏膜和OSCC标本中Nm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菌斑是引起牙龈炎的主要原因.菌斑的清除可使炎性的牙周组织得以恢复.刷牙配合使用有效的药物牙膏来清除菌斑,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防治龈炎的好途径.为比较三种国产牙膏在较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