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咖啡馆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到《译文》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从同学那里看到。一下子就被她精美的印刷和独特的内容所吸引。
  我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但对国外的文学作品及文化都很感兴趣,可是如果读原著就有些力不从心,《译文》却正好让我有机会接触国外的文学。对于像我这样,对外国文学感兴趣但又才疏学浅的读者来说,这样一本刊物实在是很不错。
  希望她能够越办越好,我会一直支持《译文》的。
  另外,我还想提点建议:能否多刊登些短篇和趣味性较强的文章!
  袁伶丽
  您提的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文章的短篇化,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在今年的杂志里,您会读到更多有趣的短文章的!
  我是从一位英文相当好的同学那儿看到的《译文》。我想以他的英文功底阅读原文应不成问题,但为何仍对《译文》不舍?也许是由于《译文》精致的选材和浓浓的优雅气息——在茫茫书海中寻得如此精品实属不易。
  但我对《译文》期待的更多!既然相当数量的读者拥有不俗的外文功底,为何不独辟一栏,刊登一些颇有争议的译章,供读者在欣赏美文之余评头论足,抑或操刀一试。
  滕轩
  朋友送我一本《译文》,起初随手翻了一下,但是觉得每一篇都太长了,便没了耐心。几天前,闲来无事,再次将书翻开,随手找了一篇,看了一个开头,便不知不觉地一直读了下去。读完后感觉喝了一杯清幽的绿茶。看了太多的娱乐性杂志和数不清的风花雪月,感受了太多的商业气息和男欢女爱,终于在《译文》中找到了一种已经在渐渐远离我们的学术气息。但这不是一种矫揉造作的学术,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觉得晦涩难懂,只是在倾听着一种诉说,并试着去越过时空造成的隔膜。在这里要感谢《译文》的编者和译者,感谢你们给读者这样一份清新的感觉,也希望你们在喧嚣的尘世中能一直保留这样一份执著。
  沈晔
  《译文》将“博”与“专”结合,好比一个云游四方的健者。举凡文学、美术、影视、生活的疆土她都一一涉猎,却也不忘在先贤吟咏的胜处,牵马信步,低徊留连。比亚兹莱的故迹,便是这样一个好所在。于是便有了零二年第五辑的专题。引得我们读者也翘首观赏比氏之画,驻足品味比氏之文。让这位百多年前的艺术家,在我们心上留个淡淡的墨痕。只此编者已功德无量矣!
  封一帆
  每每《译文》在手,总叫人欣悦不已。此书新颖精美,设计大方庄重,纸质优良,装帧考究,这是给人的第一感觉。略览全册,内容充实,编排恰当,插图典雅,对所入选文章的质量掌握,体现出一份高品味的杂志所应当坚持的格调。编者的智慧和学识已跃然纸上。作为一名高校的学生,《译文》于我更是一位良师益友,每次阅读均获益良多。
  希望你们进一步发扬光大,再接再厉,使我等读书人能长久地享受到品读一份好杂志的快乐。
  马新宇
其他文献
1887年9月的一个傍晚,阿瑟·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一个怀有文学抱负的青年医生——正和一个朋友在新建的、环绕着维也纳古城的林荫大道上散步,突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吸引起了他的目光。于是,施尼茨勒便提议他们一起回到他的住处,因为他手边正好有一瓶科涅克上等白兰地可以一起畅饮。珍妮特·黑格尔(Jeanette Heger)那年22岁,与自己的姐妹合住一套不大的公寓,以做针线活
期刊
每年我有大半时间消磨在上海,早已惯了她的声色。但上海给我的记忆,那种古旧的,带一丝儿潮气的老照片的味道却历久弥新,就像童年时住的老弄堂、亭子间、吱吱呀呀的木门,逼逼仄仄的楼梯,细密的竹帘和望出去一个接一个屋顶和天窗的风景。这种味道,在我数年前重访上海时,已消逝无踪……但我仍能时不时地寻回它,往往是一瞬间在熟悉的地方泛起熟悉的涟漪,穿梭于时光,陡然停驻在十多年前的一个清晨、午后或傍晚。  当我的手指
期刊
色魔还是画圣?有谁了解真实的毕加索?  我们刚拍完的这部电视系列片给出了解答。    大家应该还记得两年前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那场赏心悦目的毕加索陶瓷展。作为一个对陶艺情有独钟的评论家,我在这方面已有相当阅历,但皇家学院能收集到如此细致齐全的陶瓷艺术品,不能不让我惊叹不已。  当然,这次展览还谈不上深度,并未展示出毕加索创作中的最高成就。展览的组织者宣称毕加索是陶艺绘画和陶艺雕刻大师,而非只是给陶盆
期刊
小说:一个流亡者能否回到自己的故乡?米兰·昆德拉用《不知》(L'ignorance)来回答。一部重要作品。  1975年,米兰·昆德拉和妻子维拉(Vera)来到法国。他们出现在伽里玛出版社的客厅时,他穿着羊毛套衫和牛仔裤,她头戴高帽、鬈发拳曲,仿佛来自一部捷克黑白电影,在场的人无不感到十分惊讶……《玩笑》的作者和维拉显出腼腆和好奇的样子,感到不知所措,活像两个逃学的中学生。他们的肩上留有布拉格之春
期刊
走投无路的“堕胎旅行者”    17岁的凯蒂和她奶奶终于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了纽约。可是她们急急忙忙从波士顿赶到纽约,既不是来“大苹果城”①旅游,也不是来看波士顿红袜队和纽约扬基队的棒球大对垒,更不是来感受“9·11”后纽约空前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凯蒂来堕胎,而且得赶快。  就在同一天,30岁的拉蒂莎也怀着同样的目的从费城来到这里,并且和凯蒂来到了同一家诊所。在诊所外,一个陌生的女人拉住拉蒂莎:“你
期刊
在自新时期起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当代外国作家中,出生捷克的旅法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算得上是个佼佼者。这位出生于年轻、多事、多变的中欧小国(现在她又已一分为二了),曾有工人、爵士乐手、大学教授的职业身份,有共产党员、捷克新浪潮电影与“布拉格之春”的影响者或参与者、苏军入侵捷克后的受害者与1975年之后的流亡者等不同文化身份的作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国掀起
期刊
身体所包含的人生故事和头脑一样多。  ——埃德纳·奥勃兰恩  我八年前就认识她了。她那会儿听我的课。我不再教全日制班了,准确地说是不再上文学课了——多年来就教这一个班,是个高年级的文学批评大型研讨班,名为“实用批评”。我吸引了不少女生。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门课程很有诱惑力,学术魅力和新闻魅力兼备;二是因为她们听过我在国家公共广播节目中评论图书,看过我在电视台的十三频道里谈论文化。这十五年来,我在电
期刊
“文化”真是个奇妙的词,今天的世界须臾不可无此君。衮衮诸公由文化而扬名,纷纷世事标文化而通行。如果两个年轻人吵架闹离婚,大家会说那是由于他们性情脾气不合;如果两人中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外国人,大家就会说那是由于文化不同。这桩离婚案的动机也立刻就有了某种重大而不容商量的意味,而一切谁对谁错的讨论也无由谈起了。当代的谋士们宏论高发,宣布我们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有在太阳下存在的权利,
期刊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在半山腰上支好三脚架,把无边风景浓缩在5×7英寸的梦想里。这梦想是美国式的壮丽与荣耀,是雄风不减当年的西部,是一句含蓄的承诺:心灵一旦置身于它宽大的胸怀,就能恢复元气,止痛疗伤。他的摄影作品不啻为精妙绝伦的凭据,证明这片土地并未被广厦和车位所湮没,它依然是彰显美国荣耀的象征。而亚当斯本人不但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受拥戴的摄影家,亦是同行中登上《时代》(1979)封
期刊
多拉·马尔(Dora Maar)出生时叫马科维奇(Markovitch), 有时被人称为“哭泣的女人”。她一直被认为是毕加索许多长期情妇或妻子中最扑朔迷离的一个女人。最近,多拉·马尔回顾展先在慕尼黑、后在马赛展出;展览会展出了她的个人照片、绘画以及毕加索为她画的肖像。最近出版的一些新书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她是一位多么有趣、多么有造诣的人物。展览会负责人是巴塞罗纳批评家维多利亚·康巴莉娅(Victor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