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基:厨艺 厨经 厨德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npfi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文基先生是一位集“厨艺、厨经、厨德”于一身的大师,曾跟随世界级御厨杨贯一大师学艺达十六年之久,既擅煮鲍参翅肚,小菜粉面也不在话下,点心同样让人拍案叫绝,最得人心的是菜式不花俏,却碟碟见真章,其所经营的“湾仔人家”曾名扬海外,目前经营着富嘉阁及富家粤菜,受到新老客户的青睐。
  
  【李文基先生,富嘉阁行政总厨、世界御厨鲍鱼大王杨贯一之得意门生,拥有近四十年的入厨经验,厨艺精湛,最擅长糅合传统与创新的粤菜精粹,曾荣获多个国际性烹饪比赛奖项,如世界中国烹饪联合协会颁发的国际中餐大师勋章、法国美食协会颁发的高级厨师荣誉奖等。】
  
  不做鸡头,宁做凤尾
  
  人生从选择开始,选择不同,人生则不同,李文基先生的人生也正是这样。在进入餐饮业之前,他曾在广告行业工作了一年多,那是他当时热衷的工作,然而这份工作的薪水不多,父亲对他说:“去学习厨艺吧,拥有一技之长才不怕找不到工作,也不用担心被淘汰,因为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吃,就会有厨师生存的空间。”这样一个朴实的理由,这样一番简单的话语,从而改变了李文基先生的人生轨道。
  1971年,李文基先生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广告业工作,转身投入了餐饮行业。虽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厨师,但是李文基先生却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跟随父亲的师兄弟学习厨艺,并且从厨房里的基层工作做起,以此拉开了进入餐饮业的序幕。
  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使李文基先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透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在历经数年的实践之后,成长为一家酒楼的一把手,并在以后的岁月里保持着不断学习的热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南国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得到提高,日益注重饮食的营养。当时,“鲍鱼大王”杨贯一先生受邀前往人民大会堂制作鲍鱼,从而在全国掀起了热烈反响,而这一幕也通过电视屏幕为李文基先生所知,他也暗暗下决心,希望能跟随杨贯一大师学厨习艺,以及经营餐饮业的管理。
  有一天,机会来了。当时杨大师的酒家扩建,有一个三把手的空职。“是继续在原有的酒家做一把手,还是甘愿做杨大师手下的三把手?”李文基先生陷入了思考之中。经过左右权衡之后,学习的欲望占了上风,他做出了个“不做鸡头,宁做凤尾”的决定。而在未来,这一选择丰富了李文基先生的人生,也注定了他在饮食界上有了新的天空和蓝图。
  谦虚是使人进步的阶梯。李文基先生从三把手做起,一路充实。回顾过去的时光,他无不感慨地说,“在这个过程中,杨贯一先生教会了我许多,但其中三样东西弥足珍贵——厨艺、厨经、厨德。其中,厨艺最基本。作为一名餐饮业管理者,首先自己要懂得厨艺,使菜达至最好的状态和味道,才会使客人喜欢;而厨德,最重要。做菜首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心不正,则做不出好菜。这三样东西足够我受用一生。”李文基先生如是说,也将师傅的教导铭刻于心,并以此为行为准则,不断地在时间和实践中沉淀自己的行业经验,顺利地助其升任为二把手、一把手。
  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李文基先生为杨大师管理了共计十多家的酒家,其足迹从广东省走到了东北三省,一个月里常常有五天在辽宁,五天在黑龙江,五天在香港……在一个月里,体验不同的时空。
  “香港的温度还是二十多度的时候,东北三省可能是零下二十多度。”李文基先生回忆起前几年的生活。但环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磨砺了他,也拓宽了他的视野。后由于自我发展的需求,一个崭新的念头在李文基先生的脑海里发芽壮大——自己开店,一展所长。
  
  勇往直前,一展所长
  
  为感受创业的壮美,为安放一身手艺,李文基先生在2003年3月创立私房菜馆——“湾仔人家”,使人预料不及的是,开业的第二天便迎来了肆虐香港的“非典”时期。所幸的是,李文基先生凭藉着在餐饮界的准确掌航,在这个寒冷里绽放出坚定自信的笑容。
  危机,即危险中隐藏着机遇。“那时由于非典,许多商铺都无人租赁,人们也不敢外出就餐。因此许多商铺都不收取租金,只希望租客能够维持经营下去,这也大大增强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而特别让人忘怀的是,那时我们楼下的药店人满为患,而我们楼上的‘湾仔人家’却门可罗雀。当时还有一个冷笑话:有一天我打电话给我师傅杨贯一先生询问他的生意状况,他说当天有三桌客,听完我便哈哈大笑,向师傅报告说,我今天有四桌客,终于赢了你一次。”回忆起那一段往事时,李文基先生也不禁唏嘘,可以想见当时餐饮业的“惨境”。
  但当时由于“湾仔人家”有着足够的空间,创办之初的人气虽大不及别的酒楼兴旺,却显干净、卫生,在这一点上却赢得了顾客的心。而李文基先生厨艺精湛,最擅长糅合传统与创新的粤菜精粹,可谓“经典佳肴,创新演绎”。拿炒凉瓜来说,普遍的炒法是炒时配以豆豉,李文基先生尝试着配以橄榄菜,味香质淳,深受顾客喜欢,他说:“菜式的创新,要从满足客户的口味出发,要以他们的接受程度为标准。”
  时至今日,许多年过去了,李文基先生当初创新的菜式依旧常常被记起,受欢迎的程度一直居高不下。每每回忆起来,李文基先生的话语里总是充满了自豪感,他说:“那时,许多回到香港的海外人士都听说过我们的‘湾仔人家’,也都前来品尝过。有些海外人士希望把‘湾仔人家’的菜式带到国外去,由于不能直接带走菜式,我就把我所写的那一本本记录着‘湾仔人家’经典菜式的书送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照着菜式动手做。”而“湾仔人家”的美誉和声望也以这样的方式,透过许多海内外人士,传播到了各地。
  历过苦心的经营和奋斗,创办于“非典”肆虐期的“湾仔人家”,正如李文基先生为其中一道名为“苦尽甘来”菜一样,苦尽甘来,而李文基先生的事业之路也是如此——苦尽甘来。
  在数年前,李文基先生与拍档共同经营着“富家粤菜”,2011年元旦又与拍档合作新开了“富嘉阁”。伴随着“富嘉阁”的开业,他的事业又迈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连贯中西,精益求精
  
  “富嘉阁”位于鲗鱼涌嘉里中心二楼,将地址选于此,李文基先生可费了一番功夫,酒楼窗外的维多利亚港海景与鲗鱼涌公园翠绿景致尽入眼帘,精致美食配合一流的视觉享受,“富嘉阁”锐意为宾客带来了高雅惬意的粤式美膳新体验。
  “富嘉阁”内装潢时尚雅致,给人一种高贵典雅舒适简洁的感觉,为顾客提供了多元化、选材上乘、价格适宜的精美点心、粤式名菜和商务套餐,与此同时,“富嘉阁”还设有恬静舒适的独立宴会厅,适合举行各类私人及公司宴会,以及饮茶的会所,清新、淡雅。
  在菜式上,“富嘉阁”既延续了“湾仔人家”里一些经典菜式,同时还研发了一些全新的菜式,如凉酱海鲜盘、石澳梅菜炒斑球、玉叶白卖卷、仙姑枕头、茶树菇一字排等。李文基先生主理的菜式不花俏,却碟碟见真章:燕窝白莲蓉寿桃,包身香软不粘牙,加埋燕窝,真材实料。白莲蓉幼滑香甜;茶树菇一字排巧妙地将茶树菇的香味与排骨的肉香混成一体,肉汁内暗暗散发着菇的清香,味道浓郁;石澳梅菜炒斑球,没有多余的芡汁,每块斑球都有均衡的咸香,细碎的梅菜替斑球提升了鲜味。
  “粤菜在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粤菜没正宗’。”李文基先生笑着说,“因为广东或者香港接触到的食物、食材,几乎汇集了全球各地的美食,因此做出来的菜,既能像日式菜,也能像印度菜,既能与泰国菜相似,又能与西式菜相似。”2011年3月15日,在《现饮Gourmet》三周年庆典上,大师级名厨李文基先生等人成为了庆典上的一大亮点,他主理的“鹅肝酱焗北海道带子”中菜西做,北海道带子配以鹅肝酱炮制,味道丰腴鲜甜。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李文基先生入厨已经将近四十年,他荣获了多个国际性烹饪比赛奖项,如世界中国烹饪联合协会颁发的国际中餐大师勋章、法国美食协会颁发的高级厨师荣誉奖等。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在耀眼的光芒下,是一颗谦虚、进取的心,为了让自己的手艺更精湛,也为了以香港为跳板,将国内的东西带出去,将国外的东西带进来,李文基先生常常出国旅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说:“去看看外国的美食有什么新的变化,品尝一下他们的食物。”他旅游的目的不是游山玩水,不是风土人情,而是美食,欧洲那许多具有上百年历史的餐厅常能吸引他的目光,引起他的思考,让他在思考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精益求精。
  
其他文献
联合国举行“中文日”活动推广中文  继去年之后,第二届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当日是中国农历“谷雨”,传说,五千年前,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谷雨”时节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联合国选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中文日”活动,推广中文在联合国工作中的运用。  出席活动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赤坂清隆表示,中文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文同时也是联合国正式语言之一。他非常
期刊
何国材先生一直专注於经营鞋业贸易,在勤力拼搏中树立了良好信誉,赢得广泛的口碑。兢兢业业执著於斯,在事业走向稳定後,他又积极回馈社会,加入香港屯门狮子会,秉持着“出钱、出力、出心、出席”的四出精神,带领众狮友服务社群、敬老助弱,为屯门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他是一位拥有着良好心态的人士,开朗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在奉献与忙碌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何国材先生,沛士达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威得
期刊
梁念祖先生是一位中医师,从内地到澳门,中医的身份继续着,对中医的那份感情也在延续着;从开办中药行到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贯穿其中的依旧是他对中医药的信任和钟情。来澳三十载有余,他见证着三十年来中医药业在澳门的快速发展,他成为了推动中医药业发展的一份子;当他从工作的忙碌中抽出身来后,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与中医药相关的社团活动上,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梁念祖先生,澳
期刊
伍健华先生是一名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他就一头扎进环保事业,二十余载坚定不移,将推动环保理念放在第一位,将企业盈利放在第二位。而从踏入环保行业开始,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从自己做起,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事业当中,共同去摸索和努力,还天空以湛蓝,还空气以洁净,还森林以繁密,还水体以清澈——构建和谐社会,用行动去创造环境价值。    【伍健华先生,加州空气有限公司、北极光有
期刊
黄甘培是福生泰有限公司第五代“掌门人”,继承祖业从事进口南药、香料及鹿产品批发,渐渐发展中国药材,继而引入世界各地的鹿产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亦从非洲塞舌尔群岛积极进口非洲海底椰。如今,福生泰有限公司已历经百年历史,依旧为广大客户所喜爱,究其理念,黄甘培先生认为只有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他还担任多项社会服务,他言:有机会尽自己的一份力,能付出的时候就应多付出。如
期刊
香志恒先生是香港法律界一名优秀的执业律师。他专注律师事业,毕业于英国莱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法律系,后又成为香港高等法院律师,现为董吴谢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之一,秉承“公正、专业、诚信”的理念,至诚服务、至臻服务。他是一名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乐活人士,向往自然、健康、精致的现代人生活方式。同时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热心人士,不仅担任多项社会公职出钱出力,还经常为弱势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香港缅华互助会于2011年4月10日假九龙湾国际展览中心展贸中心展贸厅举行庆祝典礼,以志该会成立20周年,同时祝贺第八届理监事会换届成立。香港缅华互助会新一届理监事会成员包括:王锦彪为新任主席,杨秋国、苏金碧、苏怡烧为新任副主席,徐新英为新任会长,周稚筌为新任理事长,林荣耀为新任监事长等。  此次盛会亦为香港侨界的一大盛事。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香港侨界社
期刊
余耀光先生,是香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同时他又身兼多个社会职务。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社团组织,为香港和内地多所高校的导师和客座讲师,走上了一条授业、解惑的师者之道。多年的政府和高校工作使他充满了满足感和生活的种种乐趣。为了民众的安全事业,他一直默默地作出不懈的努力。他以专业和敬业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孜孜以求,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事业做强做大,成为一门专业,让社
期刊
袁贵才先生是香港的原住民,他从工会秘书做到沙田区议员及如今的社团理事,一路走来,步履铿锵,信念坚定。多年来他一直以民为先,真心实意地服务社群,帮助街坊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他认为自己力所能及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种工作本身也是快乐的。走在爱国爱港、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袁贵才先生付出很多,也收获许多,收获人们对他的信誉和支持,羸得人们的赞许和尊敬。    【袁贵才先生,原民建联沙田区议员,现为新界社
期刊
吴仕明先生是是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的荣誉会长,自1968年加入街坊会联合总会直至担任会长以来,长期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而努力。他还是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断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获澳门政府于2003年颁发银莲花勋章。他虽已退休四年,但仍不忘服务社会,在业余时间勤练书法,并将书法作品展义卖所得收入如数捐赠至陕西省建设“慈安桥”,多年来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