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即成仙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6963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人言:儒家养志,道家养身,禅家养心。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善莫大焉!从传统走向现代,或回眸传统反哺现代,似乎是那个特殊时代“老三届”们极具使命感的自觉担当,于是,就有了这位常在脑际萦回且愈见高大的学兄侧影……
  “圈里”的老郑
  大学毕业整整33年了,同学中交往甚密者不过十之二三。
  原因,自是不一而足———或退休赋闲而“闭关”于世外;或原本交情不深很早即失却联络;或身居要职与百姓如我者因门第悬殊而渐远;或声名显赫已入高人之列而不屑与吾等庸常辈酬唱……
  老郑除外。
  老郑者,炎贵也。据说,炎贵此名颇有来历。小时偶遇高人,主动为其测算八字,高人断定他五行缺火,火多为贵,于是取名炎贵。
  后来,炎贵果然贵为潜山县委宣传部长、人大副主任、天柱山管委会“住持”,现在仍贵为声名显赫的皖江文化学者、贡献卓异的“古皖文化使者”,但老郑却不改布衣本色:真诚、和善、平易、热情。33年间见面不是很多,但联系从未中断。
  然真正开始频频“相聚”且常有交流,始于几个月前某个时段,老班长查振科建的那个叫着“梦回赭山下”的微信群。
  “梦回赭山下”,使我们4班的部分同学又常常“聚”在了一起。
  当年的4班同学虽然仅有小半成为“群众”,且一些“群众”还要甘当“潜龙”,但“梦回赭山下”不时也热闹得可以,互动得有趣———刘焱的链接,老查的妙评,袁涛的深刻,诗元的老辣,吴星的独到,厚明的锐敏,德祥的学究,天鸿的偶闪,汪宁的小资,宗来的政情,绍斌的点赞……还有时而“冒泡”的“老锺”、汪健、花学筑等,亦常有妙语见群,自是别有一番情致和温暖。
  老郑虽不经常主动出声,却是积极点赞的“群众”之一。偶尔发言,那措辞和口吻不经意间便溢出宣传部长的况味。
  老郑最多的还是对学弟学妹书法、诗词成就的点赞、勖勉和鼓励。现截录老郑若干妙语、诗文如下,以飨“圈内外”同窗———
  “袁涛书诗俱佳,了不起!”
  “六十开始真正的人生,写得有滋有味有哲理,谢谢刘焱转来的美文。”
  “听听我们的师妹……激情语言吧,也许能点燃我们青春岁月的不凡记忆!卢(蝶昌)女士不愧我们中文人的杰出代表!”同时,老郑喝毕卢女士奉上的“鸡汤”还即兴写下一首妙趣横生的五言古风:“耳朵顺不顺,只有耳知道。脚头健不健,只有脚知道。我耳非君耳,我脚非君脚。要说耳和脚,各人各知道。六十从头来,这个想法好。时刻准备着,跟着师妹跑———一首读后感。”
  老郑获得了国家级大奖,也不忘与“圈里”的同学分享:“弹指一挥三十载,追随地学写春秋。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纪念大会上,老朽获科普工作一等奖,当然不足道,但这是对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活动的肯定!这也是画句号了。我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
  虽然老郑说得且喜且止、且淡且定,其实此奖何生了得?据笔者所知:从2009年8月卸任县人大而移驻“天管会”大院办公,全力争取天柱山跻身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候选名录,到2011年9月18日陪同天柱山主要负责人从挪威捧回世界地质公园证书,老郑一步不落,半刻不懈,用行动与心血谱写了自己美丽的夕阳颂歌。透过他记述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全过程的大作《圆梦奥斯陆》,令人感到有一种激情和担当在他身上燃烧。这大概就是当下老郑仍笔耕不辍、创作佳绩连连不断的奥秘所在。
  再请大家欣赏老郑发在“圈里”的一首颇有古韵的即兴诗作:“顽云撤去复晴空,半露榴花院外红。麦熟梅黄谁叩户,提篮布下透香风。犹闻艾味菰米油,梦里龙舟举棹头。抬望楚天空碧碧,直臣清气今更酋!———端午感赋草就,聊表心情,祝各位学友端午节快乐,夏安事顺!”
  自称“鄙老人”、甘做“安静的看客”的老郑,有时也禁不住大发感慨和骚情,比如,当得知“乐悠悠”是叶庆华大姐时,马上表达“老来则乐,乐悠悠,哇塞”!比如,刘焱调和袁涛的联句“袁涛未老不解老,缘何跟着师姐跑”?老郑马上就有佳配:“姐弟恋来何之错,当年误过悔恨多。”
  当然,我们这个“4班圈”也有缺憾,那就是“圈长”老査或其他阔人至今没发过红包……
  微信真好。
  “梦回赭山下”真好。
  圈里有个老郑真好!
  班上的老郑
  1978年10月的一天,我背上行囊,第一次走出家门,走到江南的赭山脚下,走进了湖光山色共一园的安师大。
  谁说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做一万个大梦也没想到的事儿。
  大约是1977年的10月下旬吧,从村头大喇叭里惊闻中国将举行1965年以来首次全国大学入学考试。作为对两代人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事实的承认与弥补,国家规定16岁至37岁的人均可报考。
  这年,我进入了阜南全县文科1800人参考仅初选9人的名单,但因“政审”过不了关而被拒之大学门外。
  1978年再考———于是,我有幸成为老郑的同窗。
  这年,史称中国现代史上竞争最激烈的高考,全省570万人参加考试,仅4.7%的考生———27.3万人被录取,他们就是通常中国人所说的那个时代最幸运、最优秀也算最聪明的一个群体。
  那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初始阶段,有两个口号至今难忘,一个是“把被‘四人帮’耽误的青春夺回来”;另一个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报刊上出现最多的词汇是“拨乱反正”、“百废待兴”、“万木逢春”、“科学登攀”……
  老郑入学那年29岁,在我们78级已是偏“老”年龄。
  那时,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同学之间的年龄相差最大的有十五六岁,故有“老中青”三位一体说。有不少人像老郑一样带薪上学。据当时媒体报道,父子、叔侄、母女、夫妻等同窗上学绝不是个别现象,每个同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而演绎了一幕幕中国教育史上的悲壮奇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1966年到1977年共有12届下乡、工作和应届的初高中毕业生拥堵在了一条道上,史称“老三届”和“新三届”。“老三届”是专指出生于1950年前后,1966~1968年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三年的毕业生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体,基本都是到了边疆。1977年恢复高考时,“老三届”们早已超过报考年龄,但鉴于其被“文革”耽误的非个人因素,所以直至1979年,仍允许他们参加高考。   而“新三届”是指1969~1977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和77级、78级、79级考上大学的幸运儿,统统谓之“新三届”,以此区别于“文革”期间的“老三届”。新、老三届的命运,皆因1977年恢复高考而改变,他们一度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主流群体。他们求学、下乡、就读、工作、婚恋、成长的生活经历,叠映出中国社会生活近几十年来的巨大阵痛与变化。
  我和老郑那个班级的全称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78级4班。我在第一组,老郑在第二组。那时分组、分宿舍,辅导员们的指导思想就是“老鸡带小鸡”,比如我们4班,二十八九岁以上的“老三届”就有11位,正好每组两个或三个,他们以年龄和资望无形中成为“室长”。“老三届”们普遍比较老成持重,又有股执拗读书的闷拼劲儿,所以刚入校就对他们冠以“老”字,比如老郑、老陈、老张等等,一直叫到毕业,直至现在。
  年轻人凑一块儿,熄灯前是黄金时刻,谈天说地,家事国事女生事,事事关心;笑声叫声打诨声,声声入耳。为了保证第二天的学习质量,老郑是唯一主张按时熄灯的。我们组老陈、老张也是。因为这些个“老郑们”,同属于那种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把时间紧紧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人,是有明确目标的人,知道将来要做什么的人:那就是,通过这难得的大学学习,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得大学一年级上体育课的时候,老郑和陈发林等几位“老杆子”把英语教材和专业书籍带到了操场上。在运动间歇,他们席地而坐,抓紧时间“饥餐渴饮”。这个情形深深感动了训练我们的年轻的留校“工农兵学员”体育老师,他有意无意地延长休息时间。
  那个时候,大家喜欢到阶梯教室和图书馆、阅览室自习、看书。为了提前占座位,“老三届”们和部分女生,都备有一个不同格式的椅垫,下午课一结束,赶紧跑到阶梯教室和图书馆、阅览室用椅垫占座位。有时没有位置了再回到教室里看书,极少有人回宿舍休息。没有课程的下午和晚上,阶梯教室都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在这里静静地甚至不要命地学习。老郑每晚是必到阶梯教室或图书馆、阅览室自习、看书的。因为他长期在那个座位上不动,又是一位年纪稍长的老大哥,即使他偶尔不放椅垫,也没哪个学弟学妹跟他争抢了。
  刚进校时,像“陈奂生进城”一样对什么都新鲜,报了到先逛校园,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礼堂、池塘、操场……第一个印象就是师大真“大”。有同学说还没完,山上还有艺术系,那山叫赭山。于是我们就爬坡上山。曲径通幽,竹树掩映,凉气沁人。到了山顶,偌大的镜湖一览无余,果然又是一重洞天。有一次,我在赭山之巅的一个小树林边上,碰到了老郑,他背对着我手捧一本厚厚的书在用功呢。当时入校不久,相互间还不是很熟悉,交流更谈不上,但我认出他是本班同学,于是主动和他打了招呼,然后一起下山。他说,这里真安静,实在是读书的好地方。我说,刚开学你能静下心读书,令人敬佩。他淡淡地说,考进来就是读书的,不读书来这里干嘛……从此,我和老郑算是多了一份交情,有时他上山时还喊我一道。不断深入交往中我更发现,我的这位老郑南窗属于那种善读书、爱思考、擅诗文、少动笔的“厚积”型同学,所以才有后来那么大的成就———此为后话。
  在一次与老郑闲谈时得知,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招生,28岁的老郑没有报名。因为那时他已是潜山一中初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了,而且教名颇佳,很受领导器重和学生拥戴,虽有报考之心,但又不忍心丢下即将中考的眼巴巴盼着升高中、考中专的学生。1978年春,第一届录取的77级新生就要进校了,他才发现这里面有他原来的同学、朋友甚至学生,水平不一定都在自己之上,于是思想又动了起来。一天,他被县文教局长请到家里,给其即将高考的儿子写范文,作为回报,局长悄悄透露给他一个内部消息,说是“老三届”参加高考可能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下年也许就不给考了。老郑爱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再次苦口婆心鼓励夫君应试,并承诺一切后勤和家事她一概承担,于是,老郑终于下定决心走进了1978年的考场。这一考,果然改变了命运,成为安徽师范大学莘莘一学子,成为弘扬皖江文化的播火者!
  写到这里,我突然禁不住想插播一段“八卦”———讲讲特殊历史背景下老郑和夫人的爱情故事。郑夫人詹姐比老郑年长3岁,系“文革”前夕即1965届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但毕业时正赶上“文革”爆发,自然是没有分配工作,于是她暂时被“发配”回家乡黄泥镇等待。黄泥镇也是老郑的家乡,此时,高中毕业生老郑也在家乡务农。夏秋到来时,是公社粮站最忙的时候,因征购统购统销粮和农民公余粮,人手不够,需要临时聘用两名助征员,于是,詹姐和老郑因为是镇上最有文化的名人而双双入选。他们的工作是:一位过磅,一位记账,或者一位记账,一位过磅。就这样,他们相识了,交往了,恋爱了,结婚了———于是,这对学历、年龄、家境、前程有着较大差异的青年,创造了小镇上的爱情传奇!
  关于詹姐送夫君入学的故事也很有趣(以下故事的版权属于袁涛)———那天,新入学大学生满怀兴奋和喜悦,在老生带领下,陆陆续续走进了自己班级所在的楼层和房间,再按照床上贴的名字“对号入床”。这时,310房间贴着郑炎贵名字的下铺上,坐着一位白皮肤、戴眼镜、端庄秀气女大学生模样的人,当时,房间里只有他们俩(老郑打开水去了),彼时的袁涛尚十分青涩,正在他不知所措时,那位女大学生模样的人主动和袁涛打了招呼,并大大方方地自报家门:“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是您同学郑炎贵的爱人,姓詹。您应该喊我嫂子吧。”袁涛紧张得不知如何应答,两只手只顾搓来搓去,趁有人进屋之际,“哧溜”逃进了对门的311……
  那时,不同宿舍的同学也常串门,串门也就是闲扯。记得是1979年初夏的一个周末傍晚,老郑和袁涛(好像还有王绪林,当时日记上如此)来我们311宿舍,话题不知怎的就说到了头天夜里刚看过的电影《生活的颤音》和《追捕》上。前者是“文革”结束后,国内新拍的一部电影,后者是日本电影。因为在电影中有男女主角相互拥抱接吻的镜头,被视为大胆突破了禁区,引起了轰动。因为白天要上课,而且日场的票太紧张,我们的文娱委员汪健就给我们代买了零点以后的夜场。那天的话题就绕着电影转。吴星、袁涛、王绪林、高荣春等几位“60后”应届生,非要老郑等过来人就电影中的拥抱亲吻谈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其他人也跟着起哄。这时,老郑用他那标准的“安普”(安庆普通话),一本正经地“训斥”说:“小孩伢子,一边玩去,当心变坏。”后来,吴星们就给他们这些老家伙起了一个新外号,叫“大马蚤”。开始,我挺纳闷,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原来将“马”字和“蚤”字合成一个字是“骚”字,就是现在流行的“闷骚”之意。   一次,我和老郑在图书馆借书不期而遇。我在“索书单”上将《我的前半生》误填成《我的上半身》,引得图书馆那位中年女管理员反复取笑:“‘上半身’?还有‘下半身’呢!”我当时羞愧难言,老郑也是朗笑不止。老郑的厚道就在于事后没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广播我的这段尴尬逸事,若换个好事之徒,如此臭趣事还不宣传到天上去?时隔近40年,不知老郑还记得此逸闻一桩否?
  那一届中文系总共二百二十多人,分作4个小班、两个大班上课,统属于一个辅导员。记得辅导员大名裴德润,肤色白皙,眼睛稍鼓,声音尖亮。我们男生都同住零号宿舍楼,上课时也无法分清小班的界限,但我们4班的同学还是亲近很多。所以,我虽然不和老郑一个宿舍,但开门即见,且常有同路去食堂、去教室、去晨练、去爬山的机会,算是走得比较近的同学。四年时间里,老郑的一个固定形象几乎在我心里永久定格:肩上挎书包、左手拿饭碗、右手拎水瓶,永远行走在去教室的校园小路上……
  记得1978年我们刚进安师大时,作为中文系常务副主任的知名教授祖保泉先生,在开学典礼上给我们作报告,有两点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一是他开明宗义地说,做学问是个苦差使,更是一种奉献,要体健妻贤子争气。二是他在黑板上写了“文学”两个字的篆字,然后进行说文解字。他不带讲义,却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才思如行云流水般汩汩流淌。祖先生主要学问或研究取向就是刘勰、司空图和王国维,而且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大三的时候,祖先生给我们开设了“《文心雕龙》选析”课,要求我们背诵《文心雕龙》中的20篇,这20篇再加上梅运生教授开设的“中国古代文论”课要求背诵的唐以前名作20篇,一般人如我等都是望而生畏之余则束之高阁,但对古代文论有浓厚兴趣且刻苦自励的郑炎贵老兄,却能一丝不苟全单照背,为他日后的理论研究和写作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文革”后全国统考的第一届,安师大中文系78级会聚了这样一批独特的人物:怀揣不古不今、不生不熟的学问,自负亦中亦外、亦国亦家的情怀,满腹北岛、尼采走出校园,几十年来,或从事教育、出版、传媒,或投身学界、商界、政界,心态上与现实世俗若即若离,行为上与社会环境半推半就,受物资困扰却不失精神自我,被潮流裹挟而不乏书生意气。政府为官者鲜有腐败,高校执教者名流频出,文坛舞墨者大家迭现,商海弄潮者多有大贾。当然,作为师范生,中学执教者当属多数,他们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为自己一生从教,桃李满天而窃喜而自豪……这大约就是多元社会的五彩缤纷吧。
  禅思的老郑
  也许是自己偶尔亦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点小文章的缘故吧,“大地”是每期必翻的。大约是2012年7月的一天,我在第一时间幸运地发现了老郑的那篇《天柱禅思》。一口气读来不由得击节赞叹———端的是难得好文,字里行间皆为纵横捭阖、出入表里的精思妙悟。在作者心目中,天柱峰巅那“孤立擎霄”四个摩窠大字,既洋溢着先民们对古岳的崇尚与礼赞,又蕴涵着追求卓然而耐受寂寞的弦外之音,这或许正是作者志之所系、情之所怀吧!还有,就是老郑对禅宗的独悟妙解、对三祖禅寺的虔诚弘释、对天柱山透心的合掌膜拜……好家伙,怪不得《人民日报》如此慷慨给了洋洋洒洒三千多言的版面呢!
  曾见识过一位记者笔下的老郑。他是以散文笔法描写他心中那位仙风道骨般的主人公的:“沧桑式的一头白发,面色清癯,却精神矍铄,在皖城天柱山大道上,一位老者常常骑着自行车敏捷前行。”
  熟悉天柱山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天柱山旅游协会的老会长郑炎贵先生,一位无论在当年任教还是后来从政抑或退休后,一直执着于天柱山事业与古皖文化的使者。
  记者继续写道:
  郑先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典型的老三届中的“一老”。此前与此后,他相继任教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担任电大辅导老师。1984年“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使他脱颖而出,凭借着连续在县、市大赛中夺冠的机缘,他被选拔至宣传思想部门工作,破格任科级干部。此后虽身在仕途,但其文人情怀依然饱满而不嫌避,数十年如一日,“文化书卷气”是人们见到他的第一印象,“三栖文人”是社会对他的公认,即旅游宣传、文史研究、文艺创作三管齐下,相得益彰。
  表面上看,老郑与天柱山暨三祖禅寺结缘,是因为他曾经的宣传部长、管委会主任职责所在,但其实,还是他骨子里有空灵的佛缘,有溶流血液的文化基因,更有对皖山皖水、潜人潜风、乡梓乡情超凡脱俗的精诚大爱,不然,他的“禅思”“神思”“幽思”就不会那般鞭辟入里、血脉偾张、撼人魂魄。于是,由“三思”铸成的《天柱山合章》屡获大奖也就势在必然了———继首获“安徽省首届文学大奖赛暨江淮散文奖”和首届“散文大奖赛评委特别奖”后,又荣获2014年“安庆文学奖”,同时被十数家报刊转载。文章整体开合有致,缓疾相承,行文劲健洒脱,炼句如珠,据典精妙,跌宕罗列,读之常有振聋发聩、茅塞顿开、启迪灵窍之感。
  1992年10月19日晚,由郑先生撰文写就的专题片《仰止天柱山》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这是古岳天柱山首次在央视露脸!该片长30分钟,且相继在香港及内地部分省台播出,当年荣获“全国对外宣传优秀节目长专题优秀奖”!由此而一发不可收———1996年3月创作的《天柱山与古皖城》、2002年7月创作的《凝眸天柱山》、2010年创作的《神奇地带,雄秀天柱》、《拔地擎空天柱山》等文本均被央视和省台摄制成专题片并反复播出。最为辉煌的是,他从2003年起先后七次走进央视演播室,成为《走遍中国》、《绿色空间》等栏目的出镜嘉宾,直观地传递着天柱山的好声音,解说着天柱山的好风光,诉说着天柱山的好故事。仅2012年一年里,老郑就四上央视专题节目,成为他退休后最忙碌的一年———或与广大观众一起品评韩再芬家乡的年味,或参与北纬30°中国行,诉说家在天柱青山绿水间,或探秘天柱山的神奇洞谷,或上山下湖寻找舌尖上的美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品牌是提升天柱山知名度与吸引力的最佳着力点。多年来,老郑潜心天柱文史,努力挖掘、梳理地域文化,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媒体,包括大学学报发表古皖文化论文三十余篇,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荣获安徽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起被安庆师范学院聘为研究员,并被推选为安庆市皖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次给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老郑的力作《长诗〈孔雀东南飞〉与潜山之缘》、《二乔故里在潜山》等论文的公开发表,为潜山县争取《孔雀东南飞》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以及二乔故里名片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史证与学术支撑作用。
  不老青山常走笔,长流皖水作歌吟。寄情写意于天柱山水间,老郑以诗歌、散文、联语、杂谈等形式发表文艺作品已达上百篇。诗歌《巍巍天柱山》曾获2002年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2008年,他以多年创作积累的实绩,被吸收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这篇小文即将杀青的时候,又喜获老郑好消息———2015年9月10日起,《安庆日报》副刊分三期刊载了他的长篇散文《书生顿首唤国魂———抗战文学先驱张恨水》,这是作为“张学专家”的老郑又一巨献。看来,老郑为“山”忙的同时,又在为“水”而碌,因为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著名小说家、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先生诞生120周年。张恨水是潜山人,常以“天柱山人”的笔名发表文章,而老郑是“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他没日没夜赶写了15000字论文《赶上自前驱,椽笔纾国难———再论张恨水小说创作之抗战转化》,被《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一期全文刊登。
  桐城派大师之一的朱书曾言:“五岳之气皆能出云雨……其灵者常郁结盘魄,而发为伟人,或以德业,或以文章,卓卓有垂于天地,而与为不朽。”张恨水与古南岳天柱山,恰恰是一山一水一连理。在老郑的心中,常常要念叨的就是,让山为水壮色,水为山增华,山水同辉共天长,亦山亦水总关情!
  “无惭事业早头白,水抱山怀天柱缘”,这是老郑在《龙年春节抒怀》诗中的自我小结。有感于老郑的“抒怀”,我亦以五言顺口溜儿,单表老郑:“合章天柱山,老郑不简单。禅思三祖寺,行走山水间。钩沉茶文化,深耕地质篇。冬晤张恨水,春携二乔还。孔雀东南飞,古潜最有缘。地质公园证,奥斯陆梦圆。皓首映碧水,青峰伴童颜。神清气亦爽,修心即成仙!”
其他文献
逆袭  历史上,从来不缺逆袭的人物。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在与越国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临死前嘱咐夫差要替他报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夫差即位后,日夜加紧练兵,并专门安排人站在他的宫廷门口,只要看到他经过,那个人就会大声地喝道:“夫差,你忘了越王的杀父之仇了吗?!”天天如此,时刻提醒自己励精图治,不能有丝毫懈怠。两年后,夫差兴兵三万,夫椒之战大败越国,越王勾践举国来降。  苦难兴国,逸豫亡身
期刊
慧姨是在10月16日的上午走丢的。  10月17日清晨,我晨跑至村东头的慧姨家门前,看见慧姨嫁出去的女儿———大妹,正焦急地等待家中的儿子骑摩托车前来,带她去寻找慧姨。迟迟不见儿子踪影,大妹眼泪刷刷地流……我说:“大妹,我骑摩托车带你去找,大家分头找,一定找得到的,你不要急啊。”  我叫大妹给她儿子留下一些寻人启事去张贴,便骑摩托车先行向梅家港进发。梅家港是永丰乡政府所在的集镇,应该是慧姨出门向北
期刊
前几日整理旧物,无意间发现了初中毕业证。证里照片上的我朝气、稚嫩。与现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的我相去甚远。把照片拿给家人看、朋友看、同事看,大家惊呼照片与我儿子不差毫厘。  我不由感叹:血脉的传承与基因的接力竟如此的神奇———熟悉我和我父亲的人无不认为我和父亲貌同神似。  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家境殷实,田地车马无数。因父亲是独子,家中不舍远行,便取消了去日留学的计划而改做了教员。后来家道颓败
期刊
春暖花开时,我休假到农村老家,和母亲一起拾捣小菜园。  小菜园有几十平方米。每年母亲都要种上各种蔬菜,就像呵护孩子一样尽心。母亲讲:“种蔬菜能锻炼身体,种出的菜不打农药吃着香有营养。”渐渐地,我也被母亲的行为所感染,一有时间就从县城里回来,帮助母亲打理菜园。  母亲年轻时,在生产队劳动是把好手,还割草养猪、种自留地。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她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好像一头牛有使不完的力气,从早到晚不知疲倦,
期刊
前一阵子,我的左眼除了睡眠,只要睁着,隔不了多久就会盈出泪花。按照习惯,我还是以忍、以拖为主,看是否能自愈。可十几天过去,泛泪的症状依然如故。无奈之下,我只好到近便的医院就诊。  病虽小,排队、挂号、候诊、检查、付款、取药等流程一样也不能少。给我看病的医生又是检视又是通泪道的,最后给我配了口服药和眼药水,叫我一周后复诊。那一周我老老实实地又是服药又是不停地点眼药水,可并未见效。一周后我如约去见了那
期刊
老家的房子,在父亲手上翻盖过两次。一次是从干打垒改建成砖垛泥墙,一次是升级成浑砖墙,屋顶虽然水涨船高地从泥巴顶变成了洋灰顶,样式却照旧是平顶屋。  第二次,哥哥建议盖成人字脊的砖瓦房,被父亲一个反问就否决了。盖成瓦房?不行不行,太轻巧了,一阵大风就掀顶了。其实,我家隔壁就是乡里的供销社大院,乌乌泱泱一大片砖瓦房,这么多年也没见被大风掀翻过房顶。  平顶屋厚重,抗风,住起来心里踏实,这只是一个方面。
期刊
十年前的夏天,我去凤翔县委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当时,我对“挂职”这个词儿有点迷惘,不知如何应对。到了县委大院,我才明白,职务虽然“挂”在名字前面,依旧要参与一些事情的。我分管了几个部门,也包抓一个乡镇的工作。也许,这就叫作作家“深入生活”吧。  我记得,是仲夏的一天早饭后,我正准备下乡,我分抓的那个乡的乡党委书记急匆匆地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坐也没坐,站在我跟前说:冯书记,出事了。我问他出了什么事,坐
期刊
那是我刻骨铭心的一天,那是我最最痛苦的一天。那一天,我娘走失了!  25年前的1990年,我的女儿还刚满周岁,正是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时候。可我和妻子都是军人,早八晚六的生活无暇照看孩子,请来的保姆突然提出辞呈,另谋高就去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娘请到北京,帮我带孩子。娘一生带大了十多个子孙,娘说看见小孩都感到腻味了,她不想再照看孩子了。可我的请求提出来后,娘还是满口答应了。未曾离开过故乡的娘,闻不得
期刊
史超到了延安的第三天,有人问他,你见到毛主席没?他说,没见过啊?那时,史超还不满18岁。说实在的,他和11位同道,走了720里,从西安走到延安。  当时,延安叫肤施,是个很小的地方。夸大点儿说,站在城中间一喊,四下都能听见。延安三面有城门:东、南、北各一。西边是一座山,没有城门。史超是1937年7月1日从北京回到老家徐州的,没想到几天后就发生了“七七事变”。于是,他放弃北京的学业奔赴西安,在安吴堡
期刊
对于恋爱中的人,手机太重要了,约会必备。在今天有不带手机约会的吗?没有。不带手机是玩失踪,不是约会。约会必备的利器,只有一件———手机。其他都不重要。其他,包括约会者?是的,约会者都比不上手机!天天看新闻,说是网上聊上的网友,可以没见面,可以用假名网名,一切都可以虚拟。只要有带手机,肯定能约上会面。所以,连约会对象都比不上手机重要。在今天,无论是与至爱亲朋,还是网上白马王子,要约会,必要的约会利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