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中医院校学生体验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VR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性,能够提供高度还原仿真系统,这一特性促使它越来越多应用在实验教学中。根据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学习模式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以VR技术的特点为基点,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加强体验式教学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仿真;体验式教学;医学实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医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流传至今,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瑰宝。而如何发展好中医事业,如何将中医与世界技术接轨,这一切需要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中医院校的医学生抓起。出色而优秀的中医人才,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时长以及枯燥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过于抽象,实践机会相对较少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瓶颈,如何攻克这个难题,将现代VR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打造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医学生的身份转变提前打好相应的基础,为医学生过渡到医生阶段做好保障工作。
  一、虛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1],VR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接口。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高科技的核心,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为一体的特定的虚拟化环境,用户与相关的设备与虚拟化境进行互动,创造出与真实的环境一样的体验。[2]目前,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航天航空、中西医教学、机械制造等。医学知识的个体性和复杂性导致VR技术在兴起后一段时间内没有马上应用于医学领域中。但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才的全面发展,VR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成熟。最成功的是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中医院校的学习实践中去,不仅能满足医学生的实践需求也能将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以更加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面对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医疗技术以及医务工作的水平有着极高的需求,医疗岗位对医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提高这理论与实践的水平,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VR技术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医学教学中抽象及枯燥的缺陷,也能填充实践教学过程中动手机会少、上手难的不足。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沉浸式的高感官功能,增强了教学效果,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点。学生很大程度上通过背诵和老师指导记忆大部分医学知识点,这种教育方式要求学生在进行VR学习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模拟的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利用3D视频的动态演示和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操作,有针对性地学习到某一知识点[3]。以人体解剖课程为例,枯燥的解剖知识难以结合实际,学生也很难从理论知识中寻找到相应的定位和内容,而虚拟仿真系统就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例如形象逼真的3D解剖试验台,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根据系统的提示和指导,学生可以直接对3D数字1∶1高仿真的人体模型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解剖与学习,通过不断的平扫及局部细致的观察,学生能身临其境的观察人体的各个部位,肌肉、骨骼、神经、血管以及各部位脏器,这种感受是传统的解剖教学无法实现的,加深学生对解剖知识的印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之外,V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虚拟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参与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开发模拟情景和设计实验程序。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就有很多符合这类标准的虚拟仿真系统,例如,医学检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通过运用理论知识集合虚拟仿真系统,让学生犹如身临检验科,真实地体会到检验科的工作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临床工作,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的训练[4],实现与临床无缝对接,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踏上临床奠定了基础,也通过自主的设计与参与,学习模式实现了转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激发学习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相结合
  体验式教学模式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生存训练课程,最终在大卫库伯的改进与完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各种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教学的实践和应用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体验式教学模式目前由于其真实感强,学生参与度高,已逐渐应用于对操作性要求高的医学专业教学中。根据中医临床特点,它包含了医患沟通、病例分析等多种实践技能和临床技能,特别适合于体验式教学。其次,它还包括医患沟通、临床病案例分析等多种实践技能,尤其适合体验式教学。将体验式教学模式与虚拟仿真相结合是培养现代优秀中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由学生到医学生再到医生的转变之路上的无缝对接体系。
  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精湛的技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而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之路,需要大量的动手实操机会。在这里体验式教学就发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而虚拟仿真就是的加入,更为体验式教学增加了趣味性和真实感[6]。中医治疗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而通过现代技术,将“望”“闻”“问”“切”的理论知识充分地与实践相结合,能制定出完整的诊断体系,由接诊到治疗,完全模拟临床真实诊疗过程,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与应变能力[7]。将传统的观察方法与虚拟诊断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掌握临床技能。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实习观摩也是医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主要方式,而现在临床的培训资源少,医生工作任务繁会使代教的质量下降,观摩实习与预期效果的差距较大。这时虚拟仿真的参与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调试好虚拟仿真系统后,教学过程中,由医学生为主导进行参与,利用虚拟系统,在加入智能系统的仿真模型中大胆实践,根据理论知识的积累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可以不同专业相结合,对模拟病例进行诊治,培养临床思维的同时增进了合作意识,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同时对比从模拟系统中获取的数据,分析数据的由来、观察模拟患者的变化分析原因,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与指导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将有助于学生获得临床经验,明确自身的不足与学习目标,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体验式虚拟仿真教学体系的建设中,VR实验室的建立也是促进医学生更好的走进临床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8]。医学虚拟现实实验平台由开发绘制平台、三维沉浸式显示系统、三维交互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专业医学人才与技术的结合则为VR医学技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现如今,高效便捷的VR技术,为医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参与性和趣味性。以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针灸来说。通过VR技术,为中医针灸学生提供了虚拟的三维交互工具,同时三维沉浸显示系统也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地加入到學习中去,使其能够模拟取穴的操作过程,轻松高效的记忆腧穴的分布位置、经络的走向、穴位的解剖位置等基础知识[1]。同时虚拟的针灸诊疗环境,又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合理选穴,同时在诊治的过程中将普通针具、特殊设备、特种疗法等融入治疗过程中,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前景与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技术的一大进步,而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在于开发高度逼真的教学场景和模型,学习人机交互系统[9]。建立高质量的医学虚拟现实实验系统离不开专业医学专家的参与和信息技术人员的配合。因此日后开发VR医学教学系统的过程中,二者的相结合是VR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发展的基石。科学的医学教学方案设计内容的提出结合系统开发人员的研发技术,不断地改进与提高模拟仿真内容,提高模拟的逼真程度,才能做出符合中医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的VR体验式教学培训系统。
  虚拟技术是现有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最有效手段。在今后的发展中,虚拟现实技术将是推动实验教学的一大动力,在提高实验教学的预期成果,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温莹,曹莹,苗志刚,刘旭.VR技术助力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发展的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3):119120.
  [2]周丹.VR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研究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147148.
  [3]肖扬,冯煊.虚拟现实医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1):8993.
  [4]费嫦,张荔茗,桂芳,等.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5456.
  [5]刘书艳.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4):5760.
  [6]徐倩,熊振芳,贺惠娟,沈绍武,李廷军,李圣洁.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3D中医护理虚拟实验室开发与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15):128130+133.
  [7]杨富国.Mimics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脊柱微创定位器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7.
  [8]夏杰,段霞,于婵,张佳男,王可可.基于Kolb模型的体验式教学法在ICU高职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0):28042808.
  [9]朱艳,黄柳,王宇,侯建炜.体验式教学在高职护生共情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2526.
  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以VR技术为背景的中医学学生成长经历体验模式的研究,项目号:GH180223;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互联网+”驱动下的中医高等院校岗前培训自主学习资源库构建的研究
  作者简介:祝恩智(1968—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实验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探索。
  *通讯作者:张雷(1969—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教学对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面、公正、客观的实践评价方法对学生、教师及教学质量都具有良好的反馈效果。现有实践课程评价方法存在的单一化、主观化、综合性不够和职业性考虑不够等问题,分别在实践课程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方面给出了更加全面且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工程教育;机械工程;实践课程;评价方法    工程教育应产业的发展和需求而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为工程科学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认识到时代发展特点,利用大数据不断改革优化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发展时代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对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本身担负着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学生的责任,新的发展
摘要:文章首先说明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重点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路径,进一步提升了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    近年来,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大学生微信应用除了日常交流外,还在学习、购物、信息传递等方面广为应用。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钢铁行业等都得到了有效发展,为满足钢铁、建筑的行业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矿山开采速度较快、开采较为频繁,导致矿山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矿山地质灾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水位变化等。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影响矿区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人民财产安全,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在矿山开采和发展过程中,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是一项远程教学的重要技术,本文应用基于积件库的方式开发了基于网络的继电保护虚拟仿真实验,分析了继电保护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实验教学开发思路以及特点,对于开展同类的虚拟仿真实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积件库;继电保护远程实验  1绪论  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如继电保护原理这样的课程对于实践性的教学要求是很高的,而工科课程的远程虚拟仿
摘要:近些年玻纤锚杆技术在很多工程中都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很多行业都已经逐渐认可了该支护技术。不过该技术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当中,这和玻纤锚杆技术应用范围受限、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加强改进创新,优化玻纤锚杆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玻纤锚杆技术;超高层建筑;基坑支护    1玻纤锚杆概述  1.1玻纤锚杆力学性能  玻纤锚杆全称玻璃纤维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利用学生们对电脑编程和制作可视化图片感兴趣这一特点,我们引入Matlab软件,将电脑编程与课本相结合,将结果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可视化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从复杂、难懂和抽象的公式中解救出来,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更加容易学习。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Matlab;可视化;教学  
摘要:试验分别研究了低温(3℃)、常温(20℃)、常温转低温,低温转常温在不同龄期(3d、7d、14d、28d)养护条件下纳米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北方冬期施工条件,对低温下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纳米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高,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纳米材料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确定了低温养护下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变化的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生产之中,并对社会大众衣食住行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提供思路,说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效结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以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应用优势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具体应用要点,旨在大数据
摘要:文章首先说明了高校机房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了高校机房网络安全管理改进对策与技术防范对策,以提升高校机房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机房;网络安全;技术防范    近年来,高校逐渐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网络建设也日益完善。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阵地,高校机房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和角色。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使得机房内的应用系统和教学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