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过卓见: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对价值有所理解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才是最基本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知道,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以追求客观真理为惟一目的,只关心“真”和“假”,而不关心伦理道德上的“对”与“错”。而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醒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术,更要注重教人;不仅要注意归纳、总结得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也要注意渗透道德教化和伦理修养;不仅要授业、授术,更要注意“传道”,把数学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彻底纠正重智力、轻德育、重操练、轻思考,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注意不压制学生,随意批评学生,而要以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凭实据、真才实学征服学生。而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表示不是把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生硬地加到数学课中,而是应与数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数学知识中。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数学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又使数学知识、数学精神与人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在处理数学与人的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应做到:1、 发挥教师自身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数学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数学的概念、运算、思维方法及推理技能对于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 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有力地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为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给予辅导,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疑难问题。3、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激励。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进行正确的学习成败归因。4、不断地提出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有可能成功的问题。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办法。自信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科学判断与认可。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信任和赞美。5、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或“童心”。这“童心”乃是科学发现的原动力,它既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人类依赖这种精神而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培养诚实正直的品质
数学是最讲究真实的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可谓“言必有据,理必缜密”。在计算、推理和证明中,一点差错或疏忽,往往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错。所以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伽森狄说:“谁能从小受数学的熏陶到那样一种程度,即已经习惯于数学的那种不容置辩的证明,谁就能养成认识真理的能力,从而不会轻易放过虚伪和假象”。
数学最讲究以理服人,它只信奉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不屈从任何权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可以说,数学知识或解题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是,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常有弄虚作假的事例,这是与数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进行正面的说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从而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学生,老实人最终是不会吃亏的,而投机取巧最后都得不到好结果。
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和科学史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学生和年轻人,往往是因为读了高斯、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或居里夫人传而决心献身科学的。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发现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怎样提出问题,用什么路子去解决问题,中间有些什么磨难等等,会极大地激起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达到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锻炼正确的思维方法的目的。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伟大的科学家给予青少年的无限魅力是我们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
四、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
教师对学生是活的榜样。教师是不是对事业充满了感情,对数学教学是否认真、执着和一丝不苟;对学生是否尊重、信任和理解;有没有对真理的探求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是不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无幽默、机敏、严谨的求实风格;知识是否广博,思维是否发散;有没有创新精神,能否与学生沟通,学生心中一清二楚。
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本人需用文、史、哲、艺术等知识来丰富自身的人文修养。做教师的一定要懂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高雅的文学艺术及相邻学科知识,以提高我们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艺术可以激发创造思维。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我们知道,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以追求客观真理为惟一目的,只关心“真”和“假”,而不关心伦理道德上的“对”与“错”。而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醒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术,更要注重教人;不仅要注意归纳、总结得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也要注意渗透道德教化和伦理修养;不仅要授业、授术,更要注意“传道”,把数学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彻底纠正重智力、轻德育、重操练、轻思考,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注意不压制学生,随意批评学生,而要以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凭实据、真才实学征服学生。而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表示不是把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生硬地加到数学课中,而是应与数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数学知识中。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数学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又使数学知识、数学精神与人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在处理数学与人的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应做到:1、 发挥教师自身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数学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数学的概念、运算、思维方法及推理技能对于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 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有力地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为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给予辅导,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疑难问题。3、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激励。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进行正确的学习成败归因。4、不断地提出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有可能成功的问题。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办法。自信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科学判断与认可。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信任和赞美。5、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或“童心”。这“童心”乃是科学发现的原动力,它既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人类依赖这种精神而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培养诚实正直的品质
数学是最讲究真实的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可谓“言必有据,理必缜密”。在计算、推理和证明中,一点差错或疏忽,往往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错。所以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伽森狄说:“谁能从小受数学的熏陶到那样一种程度,即已经习惯于数学的那种不容置辩的证明,谁就能养成认识真理的能力,从而不会轻易放过虚伪和假象”。
数学最讲究以理服人,它只信奉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不屈从任何权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可以说,数学知识或解题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是,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常有弄虚作假的事例,这是与数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进行正面的说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从而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学生,老实人最终是不会吃亏的,而投机取巧最后都得不到好结果。
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和科学史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学生和年轻人,往往是因为读了高斯、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或居里夫人传而决心献身科学的。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发现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怎样提出问题,用什么路子去解决问题,中间有些什么磨难等等,会极大地激起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达到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锻炼正确的思维方法的目的。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伟大的科学家给予青少年的无限魅力是我们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
四、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
教师对学生是活的榜样。教师是不是对事业充满了感情,对数学教学是否认真、执着和一丝不苟;对学生是否尊重、信任和理解;有没有对真理的探求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是不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无幽默、机敏、严谨的求实风格;知识是否广博,思维是否发散;有没有创新精神,能否与学生沟通,学生心中一清二楚。
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本人需用文、史、哲、艺术等知识来丰富自身的人文修养。做教师的一定要懂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高雅的文学艺术及相邻学科知识,以提高我们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艺术可以激发创造思维。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