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中的人文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过卓见: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对价值有所理解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才是最基本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知道,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以追求客观真理为惟一目的,只关心“真”和“假”,而不关心伦理道德上的“对”与“错”。而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醒的生命得到觉醒。通过教育,人要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更不是他人的什么工具。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教术,更要注重教人;不仅要注意归纳、总结得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也要注意渗透道德教化和伦理修养;不仅要授业、授术,更要注意“传道”,把数学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彻底纠正重智力、轻德育、重操练、轻思考,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注意不压制学生,随意批评学生,而要以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凭实据、真才实学征服学生。而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表示不是把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生硬地加到数学课中,而是应与数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数学知识中。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数学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又使数学知识、数学精神与人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在处理数学与人的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应做到:1、 发挥教师自身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数学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数学的概念、运算、思维方法及推理技能对于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 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有力地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为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给予辅导,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疑难问题。3、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激励。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进行正确的学习成败归因。4、不断地提出需要学生努力而又有可能成功的问题。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办法。自信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科学判断与认可。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信任和赞美。5、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或“童心”。这“童心”乃是科学发现的原动力,它既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人类依赖这种精神而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培养诚实正直的品质
  数学是最讲究真实的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根有据,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检验,可谓“言必有据,理必缜密”。在计算、推理和证明中,一点差错或疏忽,往往造成“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错。所以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伽森狄说:“谁能从小受数学的熏陶到那样一种程度,即已经习惯于数学的那种不容置辩的证明,谁就能养成认识真理的能力,从而不会轻易放过虚伪和假象”。
  数学最讲究以理服人,它只信奉逻辑推理的结果而不屈从任何权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可以说,数学知识或解题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是,现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常有弄虚作假的事例,这是与数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进行正面的说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从而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质。教育学生,老实人最终是不会吃亏的,而投机取巧最后都得不到好结果。
  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和科学史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学生和年轻人,往往是因为读了高斯、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或居里夫人传而决心献身科学的。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发现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怎样提出问题,用什么路子去解决问题,中间有些什么磨难等等,会极大地激起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达到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锻炼正确的思维方法的目的。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伟大的科学家给予青少年的无限魅力是我们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
  四、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
  教师对学生是活的榜样。教师是不是对事业充满了感情,对数学教学是否认真、执着和一丝不苟;对学生是否尊重、信任和理解;有没有对真理的探求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是不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无幽默、机敏、严谨的求实风格;知识是否广博,思维是否发散;有没有创新精神,能否与学生沟通,学生心中一清二楚。
  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本人需用文、史、哲、艺术等知识来丰富自身的人文修养。做教师的一定要懂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高雅的文学艺术及相邻学科知识,以提高我们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艺术与科学是相通的,艺术可以激发创造思维。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其他文献
一、设计理念  地理教学中,我们教师不是简单的将地理知识罗列堆积,而应该用一定的线索将知识有机联系,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循。本节课,我运用“问题”作为教学主线把“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轮廓和位置”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整节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很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读图、拼图、找图、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体现
期刊
【案例描述】  小梓是我班的一个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有一次,他和小栋发生了摩擦,还动手打了小栋。通过了解,原来是小栋在体育课活动的时候不小心用球砸到了他,他认为小栋是故意这样做的,于是就去打小栋。尽管小栋向他说了“对不起”,他还是愤愤不平地认为小栋是故意砸了他,然后假装说对不起的。于是,我凭以往的经验首先制止了小梓的打人行为,然后和他谈话,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小栋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
期刊
〔摘 要〕顺应时代的召唤,教师要尽快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要把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同时还应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广阔的胸怀、合作精神及聪明的才智、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以及完善的人格,真正的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教育家。  〔关键词〕“传道、授业、解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自从教师成为专门的
期刊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性。语文教学如果能以美感动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驱动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
期刊
什么是 “中国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不是虚幻不实的空想,不是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理想。  世界上不论是什么国家的什么人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人的需求有三种:物质、生理和精神。梦,就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理想,是奋斗目标。1984年,我在宁夏彭阳县第一中学读高中时,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那是我最
期刊
安静,是我对去年新转入我园的女孩儿刘蔓的第一印象。可就是她的安静曾一度让我束手无策。  新生入园,我所面对的大多是新面孔,为了尽快熟悉孩子们,我上课前照例要先点名。我按名单一个一个点下去,被点到的孩子陆续站起来喊“到”,可当我点到刘蔓时,却没有人回应。我看了她一眼,她也正瞪大眼睛看着我,丝毫没有回应我的意思。我装作不认识她,扫视了一下全班孩子,用温和的语气问道:“哪位小朋友叫刘蔓,请站起来喊‘到’
期刊
音乐治疗在学龄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是指实施音乐治疗的教师运用听、说、唱、舞蹈、器乐演奏等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手段,使学龄智障儿童在极大兴趣、情绪愉快的状态下进入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活动中受到有针对性地训练,从而使学龄智障儿童提高感知觉能力,改变情绪,促进注意力、记忆力、言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学龄智障儿童更能了解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以此更能适应生存环境,适
期刊
初三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也是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的时期。到了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对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担心学习赶不上,信心不足或完全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初三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接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的课堂到底缺少什么?在我看来,并不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不缺少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并不缺少独特精致的教学预设,并不缺少千变万化的教学方法,也并不缺少美轮美奂的电脑课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缺少力量,比如亲和力、情趣力、感染力、震撼力、生成力等,这正是教师的课堂魅力所在。有比较才有差距,有差距就须弥补,有弥补便能长进!教师的课堂魅力需要我们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  〔关键词〕魅力 力量 亲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孔子平入手,分析论述了《论语》中关于孔子“孝”的思想内涵,包括“孝”的主客体、“孝”的内容、“孝”的逻辑层次、“孝”的修身利国作用及后世的发展。  〔关键词〕尽孝主体 孝心孝行 行孝层次 修身治政 发展强化  一、孔子生平简况:  孔子的祖先世居于宋国(今河南商丘),因为让位给弟弟,被别人称为“圣人”,后代因家道中落而迁居鲁国。其父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