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能够培养和发展的.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探索的精神,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深入研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而努力.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
学生的创造体验
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从而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设计,关键是让学生考虑好实验目的、原理.例如,在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先向学生出示这节课的课题,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再经过他们认真思考,组合小组讨论,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有的方案效果特别好.如,有的学生用一个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塞紧瓶塞后震荡,结果软塑料瓶变瘪;有的学生用集气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瓶口塞一双孔橡皮塞,一孔是吸满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另一孔是一下端系一气球的玻璃管,实验时挤压胶头滴管,气球胀大;有的学生用试管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然后倒置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这样,变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得到实践.
2.学生自己选制实验器材
在设计实验方案后,学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些器材.如,把吸管当成玻璃管;把废弃的可乐瓶剪开,底部做烧杯,上部做漏斗;用眼药水瓶做滴管;用注射器做分液漏斗;用药水瓶做试管;等等.在实验中适当选用生活物品代替实验药品,并发动学生参与收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用自己找来的鸡蛋壳、贝壳、水泥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出了二氧化碳气体时,他们兴奋不已;看到用自己找来的花瓣制成的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时,他们“哇哇”大叫,非常激动.这样,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废物,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而且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二、改变实验教学方式,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1.改变实验方法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如下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每小组的5个学生同时分别做这5个实验,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2.改变实验步骤与目的
例如,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做酸的性质,有的学生做碱的性质,有的学生做与指示剂反应,有的学生做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或盐的反应,让学生体验实验方法的多样性,达到了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目的.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及实验中的应变能力,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探究方法.
三、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实验,激发
学生的探究乐趣
1.开展家庭小实验
引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他们在对家庭小实验感兴趣以后,会经常性地多动手、勤动脑.家庭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试剂许多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如蜡烛、茶杯、食醋等,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接受化学教育,培养化学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
2.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化学的课外实验活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由于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而深受学生的喜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总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绽放.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
学生的创造体验
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从而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设计,关键是让学生考虑好实验目的、原理.例如,在探究“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先向学生出示这节课的课题,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再经过他们认真思考,组合小组讨论,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有的方案效果特别好.如,有的学生用一个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塞紧瓶塞后震荡,结果软塑料瓶变瘪;有的学生用集气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瓶口塞一双孔橡皮塞,一孔是吸满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另一孔是一下端系一气球的玻璃管,实验时挤压胶头滴管,气球胀大;有的学生用试管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然后倒置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这样,变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得到实践.
2.学生自己选制实验器材
在设计实验方案后,学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些器材.如,把吸管当成玻璃管;把废弃的可乐瓶剪开,底部做烧杯,上部做漏斗;用眼药水瓶做滴管;用注射器做分液漏斗;用药水瓶做试管;等等.在实验中适当选用生活物品代替实验药品,并发动学生参与收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用自己找来的鸡蛋壳、贝壳、水泥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出了二氧化碳气体时,他们兴奋不已;看到用自己找来的花瓣制成的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时,他们“哇哇”大叫,非常激动.这样,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废物,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而且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二、改变实验教学方式,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1.改变实验方法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如下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每小组的5个学生同时分别做这5个实验,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2.改变实验步骤与目的
例如,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做酸的性质,有的学生做碱的性质,有的学生做与指示剂反应,有的学生做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或盐的反应,让学生体验实验方法的多样性,达到了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目的.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及实验中的应变能力,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探究方法.
三、引导学生重视课外实验,激发
学生的探究乐趣
1.开展家庭小实验
引导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他们在对家庭小实验感兴趣以后,会经常性地多动手、勤动脑.家庭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试剂许多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如蜡烛、茶杯、食醋等,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接受化学教育,培养化学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
2.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化学的课外实验活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由于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而深受学生的喜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总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