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儿童启蒙学可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为识字教育,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二阶段为声律教育,教材有《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教材几百年不变全国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开始都是“三、百、千”。上课时不必印什么教材,更不必学生人手一册,因为这些教材老师们(大部分是秀才)都能滚瓜烂熟背诵,不必备课,只要学生坐定,便可开口上课。教学方法简单,每天领着学生读四五句即可,学生读会后,就让学生进行背诵所学的课文,连同先前所学课文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接着进行书法训练,通常每日习500字,背诵和习字成为学习的基本模式。
识字教育
中国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有“音”“形”“义”三者要掌握,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前两者牢固掌握的基础上,学习“义”。几乎所有汉字都是一字多义,不可能在一篇课文中就完全讲清楚。因而古人就聪明地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教学的密度来说,蒙学的密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三字经》清朝版本共计380句,1140字(不包括标点),共有生字561字。《百家姓》共140句,560字,(除复姓有少数重复的字外,绝大多数是不重复的字)扣除《三字经》内已经学过的字,新的生字共计有311字。《千字文》共250句,1000字,在撰写时就是以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写而成,扣除已学《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字,共计有生字510字。三本书学完后,生字总计一千多字。这三本书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半。毫无疑义,从蒙学以识字的角度分析,教学密度是相当高的,现代小学一年半的时间大约只学三五百个汉字。
声律教育
古代的教学方法就是“读书”(背诵),其实这也是一种寓“美育”于日常教学中,通过反复的背诵,把课文的语言节奏熟记于口耳之间,课文的精美的语言通过感性认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文从字顺,日后作文就凭语感而不是凭语法。
因此第二阶段的声律教育,就是背诵《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开始声律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习的方法仍然是背诵和书法,背诵的内容是字句和平仄都对仗工整的对联。通过背熟牢记大量的对联和典故,通过大量的感性实例背诵,把这些教材滚瓜烂熟地背得,让学生在口耳间的语感中,去领悟中文的声律规律,学会中文独有工整的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也学会大量对联中遇到的生字。《龙文鞭影》和《声律启蒙》是以詩韵的顺序为体例编写的,在学习平仄的过程中,同时开始了解和掌握诗韵,还掌握了大量的成语和典故。
教师在学生滚瓜烂熟地背得大量古诗和对联的基础上,就进行学作对联的训练,其方式灵活生动,教师随时随地出一句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这种训练方法,使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这是一种高雅的智力游戏,现代教学提出“寓教于乐”的新观念,早已在古人的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从平仄押韵的训练中能领略到中文里的音韵美,也能够创作出富有音韵美的对联和诗词来,这是真正的美育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长期背诵,内容也逐渐丰富,口头表达自然流畅,生动丰富,正如常言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因材施教
古代教育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一册书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红楼梦》里贾母询问林黛玉的学业,黛玉的回答是读了几本书,而不是读到几年级。笔者对读过私塾的老先生进行调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
蒙学完成之后,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三字经》中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教材,都有明确的指导: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近代学者都认为读四书五经是古代教育失误,其实不然,古代的经典是中国文化之源头,现在我们还在广泛使用的成语典故,多数都来源于古代的经典,如果已经背熟“四书五经”以及《老子》《庄子》等经典,还要什么《成语词典》呢?
识字教育
中国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有“音”“形”“义”三者要掌握,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前两者牢固掌握的基础上,学习“义”。几乎所有汉字都是一字多义,不可能在一篇课文中就完全讲清楚。因而古人就聪明地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教学的密度来说,蒙学的密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三字经》清朝版本共计380句,1140字(不包括标点),共有生字561字。《百家姓》共140句,560字,(除复姓有少数重复的字外,绝大多数是不重复的字)扣除《三字经》内已经学过的字,新的生字共计有311字。《千字文》共250句,1000字,在撰写时就是以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写而成,扣除已学《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字,共计有生字510字。三本书学完后,生字总计一千多字。这三本书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半。毫无疑义,从蒙学以识字的角度分析,教学密度是相当高的,现代小学一年半的时间大约只学三五百个汉字。
声律教育
古代的教学方法就是“读书”(背诵),其实这也是一种寓“美育”于日常教学中,通过反复的背诵,把课文的语言节奏熟记于口耳之间,课文的精美的语言通过感性认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文从字顺,日后作文就凭语感而不是凭语法。
因此第二阶段的声律教育,就是背诵《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开始声律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习的方法仍然是背诵和书法,背诵的内容是字句和平仄都对仗工整的对联。通过背熟牢记大量的对联和典故,通过大量的感性实例背诵,把这些教材滚瓜烂熟地背得,让学生在口耳间的语感中,去领悟中文的声律规律,学会中文独有工整的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也学会大量对联中遇到的生字。《龙文鞭影》和《声律启蒙》是以詩韵的顺序为体例编写的,在学习平仄的过程中,同时开始了解和掌握诗韵,还掌握了大量的成语和典故。
教师在学生滚瓜烂熟地背得大量古诗和对联的基础上,就进行学作对联的训练,其方式灵活生动,教师随时随地出一句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这种训练方法,使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这是一种高雅的智力游戏,现代教学提出“寓教于乐”的新观念,早已在古人的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从平仄押韵的训练中能领略到中文里的音韵美,也能够创作出富有音韵美的对联和诗词来,这是真正的美育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长期背诵,内容也逐渐丰富,口头表达自然流畅,生动丰富,正如常言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因材施教
古代教育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一册书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红楼梦》里贾母询问林黛玉的学业,黛玉的回答是读了几本书,而不是读到几年级。笔者对读过私塾的老先生进行调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
蒙学完成之后,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三字经》中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习教材,都有明确的指导: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近代学者都认为读四书五经是古代教育失误,其实不然,古代的经典是中国文化之源头,现在我们还在广泛使用的成语典故,多数都来源于古代的经典,如果已经背熟“四书五经”以及《老子》《庄子》等经典,还要什么《成语词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