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迁都为避难?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u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周平王迁都洛阳的原因是西都(即镐京,今陕西西安)破败以及被戎狄盘踞。但事实上,周平王东迁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西都虽破败,却没有到要迁都的地步。相比洛阳,西都是周朝的发祥之地,历史更为源远流长。虽然在周幽王末年,此地发生大乱,但其在周朝人心中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周平王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其次,戎狄盘踞也不是主要问题。那时的戎狄多以游牧为生,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迁徙无常,戎狄当时协助申侯(周平王外祖父)攻破西都后,虽然盘踞在关中之地,但并不是驻扎下来不走了,周平王如果真的不愿迁都,完全可以赶走他们。
  那么,周平王为何要迁都呢?他真正在躲避或者害怕的是谁呢?
  答案是秦襄公。
  在史料记载中,秦襄公是“救周”的功臣之一,其间,他派兵护送了周平王东迁洛阳,周平王还给他开了一个“空头支票”,说只要秦人能够将关中的戎狄赶跑,就将关中的土地封给秦人。如此看来,周平王因为害怕秦襄公才迁都洛阳纯属无稽之谈,但其实不然。
  首先,秦襄公“救周”的目标不明确。史书只是记载了他“救周,战甚力”,但并没有明确指出他究竟是为谁而战。经过推敲可知,秦襄公“救周”救的其实是周幽王。因为秦襄公救周时,周幽王才是天下诸侯公认的周王。甚至在周平王被立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天下还有另一个周王,直到后来另一个周王被杀,周平王的地位才慢慢稳固。可见,秦襄公所谓的“救周”救的并不是周平王。
  其次,秦襄公是个很有野心的人,这从他“战甚力”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本来这场战争和秦国没有关系,秦襄公却参与进来并出力很多,他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得到周王的认可无疑是一个极佳选择。
  所以,秦襄公大力救周并且“战甚力”,让当时参与这场混战的各方都感受到了秦人武力的强大。再加上此时诸侯联军的实力已经被大大削弱,周平王无力也无心再压制秦襄公,迫于压力,他才决定放弃旧都东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记载这段历史的史料来源于秦国的史书。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其他国家的史书都被焚毁,以至于后来的史学家看不到其他国家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只能看到秦人自己的记载,这就失去了客观性。
  所以,这段历史难免有秦人粉刷历史之嫌。由于秦人原先就被视为戎狄,一直得不到周王室的承认,所以有意改写了这段历史,将自己原本与正统天子周平王为敌写成了是他的功臣。但在先秦的一些史书中都看不到这些记载,甚至《国语》中明确写道,周平王东迁多赖晋国和郑国出力——如果秦人真像史书中那样出力,怎么会看不到一点儿记载呢?
  综上所述,周平王东迁洛阳的原因绝对不是秦国史书中记载的那么简单,他实际上是迫于秦襄公的压力,在国力衰微之时失去了对关中旧都的控制,秦襄公趁火打劫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周王室在此番大乱之后只能迁都洛阳,这才是事实真相。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头们,个子最高的当数戴高乐—身高1.98米;权势最大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时半个世界都等着美国去拯救,后来的联合国也是在罗斯福的提议下最终建立的;最坚强的是斯大林,即便希特勒把整个苏联占领,他还是不会投降;不过,最全能的是丘吉尔。  刚刚当上首相时,有着卓越战略眼光的丘吉尔就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为未来反攻纳粹德国保存了有生力量。而二战刚结束,他就精准地研判出未来
宋江是水泊梁山这个山寨公司的绝对老板,众多员工拥护他,爱戴他,愿为他赴汤蹈火。为什么?因为他混过官场,混过江湖,知道人不同,欲望不同,要针对性地下“及时雨”,满足其欲望。  男婚女嫁是人生大事。宋江虽是个光棍汉,但他深知若能给人找到老婆,这种恩情是难以报答的。所以,他就把这件事,多模式地认真抓起来:对没妻之人,他是许人以愿,比如对王英;对妻亡之人,他是续之以弦,比如对秦明;对有妻之人,他是接来团聚
“一个火星有时会毁灭一所房子。”这听起来像是一条禁烟广告。然而三百多年前,一位面包师因为忘了关炉子,酿成了伦敦历史上最大的火灾。大火蔓延了五天,这座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的五分之四变成了废墟。作为伦敦历史上八大灾难之一,这场大火改变了伦敦的面貌,也改变了历史。  面包房的火星  那是一个干燥炎热的夏夜,1666年9月2日,星期天午夜一点左右,位于伦敦市普丁巷的国王面包房突然起火。面包房臨近泰晤士河,周
腊月二十八,我们回老家过春节。  晚上,我对爷爷说:“明天早上我想喝甜豆浆。”奶奶说,爷爷有肩周炎,手臂痛,让爸爸明天早上去镇上买。爸爸提议,用豆浆机磨一点儿。爷爷说:“都不用!爷爷明天早上用石磨给你磨豆浆!”爷爷还说,石磨磨出来的豆浆才是原汁原味,更香更浓更好喝。说完,爷爷就称了五斤黄豆,泡在水桶里。  第二天早上,爷爷喊我起床一起去磨豆浆。我和爷爷来到石磨旁,爷爷告诉我,这个石磨是全村人共用的
明朝正德年间,武阳城治安非常混乱,奸商和街霸横行,民风不古,皇上遂派一身正气、善断疑案的柳青去做知县。  柳青到任后,严厉打击奸商街霸,武阳城的治安渐渐好了起来。这天,柳青忽听一阵击鼓声,他叫差役唤击鼓之人上堂。一个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进来,扑通跪倒在堂下哭诉起来,她说自己的老伴儿死得早,儿子常年在外跟马帮驮货为生,家里只剩下她和儿媳两人。最近两年,儿媳连饭都不让她吃饱,还经常虐待她。说着
国民党官员中有不少长寿者,何应钦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曾先后任黄埔军校总教官、陆军总司令、军政部长、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等,军衔至一级陆军上将,可谓大红大紫的人物。1949年到台湾后,他被蒋介石打入冷宫,变成了一个空头的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没有权了,他就研究养生,而且颇有心得,有些方法也确有科学道理。  晚年,何应钦应台湾长寿会邀请,做过一次关于养生之道的演讲,他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总结为三个方面:修养、
吴用自号“加亮先生”,颇有几分自比诸葛亮的意思。但吴用只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在东溪村做民办教师,根本没有诸葛亮那样“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的志向,最初只不过是想劫生辰纲,发一笔横财罢了。  后来,吴用上了梁山,也没有什么远见卓识。诸葛亮身卧隆中之时就早已将“西川五十四州”之图绘好,并提出了以西蜀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而吴用根本没有这样的纲领性方略,连类似“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从大处着眼
“瓦萨·普利荷达(欧洲著名小提琴家)的妻子阿尔玛·罗斯在营地,她需要一把小提琴。”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内一位“死囚”的请求,被工头口传到营地办公室。这对于正在筹建女子乐团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小提琴很快就被送到阿尔玛手中。自此,每天营房上锁后,便是地狱中的狂欢节,狱友们载歌载舞,甚至还走起“时装”秀。  阿尔玛出生在德国一个殷富的犹太人音乐世家,她的父亲是维也纳爱乐团的首席指挥官。在阿
张于湖紧赶慢趕,行至半山那座道观时,已是掌灯时分。夜色朦胧中,“女贞观”三个大字映入张于湖的眼帘。没容他细思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道姑已经热情地迎出来。他被安顿在观中西厢房内。  此时月已升空,山风过处,满山松涛阵阵。不读书,可就白白浪费了这个好风良月夜。张于湖整顿完毕,于行囊中抽出一本书,就着窗前一豆灯火读起来。就在这时,一阵琴声从观中某个方向飘来,泠泠如山泉叮咚,潺潺如春雨绵绵,伴着满山松吟与月
1853年,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出版了自己的长篇作品《荒凉山庄》。在狄更斯的笔下,邪恶的废品收购商人克鲁克以莫名的自燃结束了生命。为此,狄更斯遭到了社会名士的炮轰,称其宣扬迷信。在那个时代,人体自燃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18世纪,英国的《伦敦哲学学报》上刊登了一份关于人体自燃的调查报告:1731年,62岁的伯爵夫人班迪吃过晚餐后,在女仆的陪同下回卧室就寝。翌日,女仆惊恐地发现班迪被烧得只剩下部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