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场调控的商用车动力舱多目标优化

来源 :中国机械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8595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某商用车动力舱的扬尘、散热及驾乘热舒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FD数值仿真+叠加优化的动力舱流场调控优化方法.对原车动力舱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指出减小气流阻力、增大进风量是改善动力舱性能的基础.对散热器、冷却风扇以及护风罩进行叠加优化以实现对动力舱流场性能调控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进风量增大70.9%,进风温升比原车降低了19.8℃,冷却K值降低至49.5℃,扬尘颗粒数相对原车降低94.0%,动力舱性能有明显改善.优化后的商用车实车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飞行器的设计通常需以其模型在风洞试验中所获取的气动载荷为依据.对于大尺寸、大长径比的飞行器模型,其测试空间受限,常规支撑装置与测量方法难以满足风洞试验的尺寸与动态特性要求.针对上述问题,以压电传感器为核心测试元件,提出了一种结合张线支撑和尾部支撑的组合支撑方式,开发了一种支撑装置与测试元件一体化的气动多维力测试系统.分析了模型所受气动力与支撑反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作用在模型上的气动多维力与测力单元输出的力学模型.对所需测力单元进行静态标定,以获取各测力单元的输入输出性能.对系统整体进行标定实验,静态标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直线作动器的非线性特性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基于磁场谐波理论建立了输入电流与电磁作动力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作动力输出模型与悬架系统,建立了电磁主动悬架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架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影响,设计了基于滤波递归最小二乘法(FxRLS)自适应滤波补偿的多目标粒子群H 2/H∞鲁棒混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混合控制器能将控制力约束在非饱和区间内并能对控制力的波动进行有效的补偿,提高了车辆动力学性能及主动悬架的控制效率,显著地消除了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对主动悬架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联机构拓扑设计理论及方法,设计了一种含一条冗余驱动支链(RRR)、零耦合度且部分运动解耦的全转动副组成的空间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依据基于拓扑特征的运动学建模原理,给出了该机构的符号式位置正解;同时推导出了位置逆解,得到了动平台的雅可比矩阵,由此推导出了机构内各构件的速度、加速度;最后,将笔者团队提出的基于虚功原理的序单开链法用于该空间机构的逆向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求解了机构的驱动力矩和若干重要运动副的支反力,并通过ADAMS软件予
公路隧道照明LED灯具需要直流恒流电源进行驱动,但目前驱动电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提升驱动电源使用效率及寿命,本文设计并对比直流整流供电方案、PWM变换供电方案、多脉冲变压整流供电方案优缺点,并通过实际参数对比,确认在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直流供电方案中,多脉冲变压整流供电方案是目前最优设计方案.
为降低产品关键设计质量特性识别的主观性,保证其排序的科学性,提出一种从故障反馈的角度出发,通过逆向推理对产品关键设计质量特性进行识别与排序的方法.为降低故障分析中信息的模糊性和冗余性,基于可拓操作提取产品元故障,将元故障、故障原因、关键设计质量特性作为逆向推理过程中的基本关联要素,通过分析“元故障故障原因关键设计质量特性”不同级之间的纵向关联关系和各同级之间的横向关联关系,建立关键设计质量特性扩展关联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关键设计质量特性的影响广度和影响深度的量化表达模型与算法,通过有向图和失效模式及影响
为满足楔横轧工艺研究的需要,推动板式楔横轧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白俄罗斯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展了高精度板式楔横轧机(IM500)的研制工作.IM500轧机采用卧式水平结构和液压驱动的单板可动设计方案,由主体机械结构、液压站、电控柜三部分组成.在主体机械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同步校核优化.在IM500轧机上,分别采用45钢、GH4169、TC11三种材料进行楔横轧实验.结果 表明该轧机具有轧件尺寸精度高、维护和更换零部件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
为提高绳驱动连续体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针对此类机器人的误差标定与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指数积(POE)公式建立连续体机器人关节模块的运动学模型,并利用运动学模型推导出误差传递模型.针对误差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误差的辨识,将辨识后的误差补偿至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从而提高机器人关节模块的模型精度.制作了基于柔性支撑的绳驱动连续体机器人样机,并对标定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机器人末端位置精度提高了32.23%,姿态精度提高了81.64%,证明了标定算法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工况和驾驶风格对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工况和驾驶风格耦合影响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通过驾驶员在环实验平台采集了踏板信号与车速信号;定义了制动力的工况修正因子α和驾驶风格修正因子β,并分别利用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方法确定了其变化范围,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利用采集的工况数据和驾驶风格数据,通过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训练了工况和驾驶风格识别模型.最后,建立仿真模型对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工况和驾驶风格耦合影响下,所提出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能量回收效率更
将小口径双非球面硫系玻璃镜片精密热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与模具非球面轮廓预测及补偿相结合,提高热压成形模具的制备效率与精度,满足该类镜片高精度批量制造的需求.根据硫系玻璃热压过程中的热传递、黏弹性、应力松弛行为与结构松弛特性的分析,获得玻璃高温热力学性能参数,建立镜片热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对仿真获得的镜片非球面轮廓曲线进行RBF函数拟合,并据此对模具模腔的轮廓偏移进行补偿;基于补偿后的模具非球面参数,对成形模具进行超精密加工与检测;采用所制备的精密成形模具,在多工位热压成形机床上压制小口径双非球面硫系玻璃
2021年12月20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主持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近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研究部署岁末年初安全防范重点工作.黄明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主动研究问题,加大执法服务力度,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有力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