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性学习法”刍议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我运用“自悟性学习法”进行教学,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切实经历自读、自悟、质疑、讨论、说写训练、自我及相互评价的过程,课堂才可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进而切实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语文实践能力,教师也才会真正地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导师”。本文想以《守株待兔》的教学为例,谈些粗浅的感受和认识。
  [关键词]语文自学 自悟性学习法 能力
  
  一、自读
  
  这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它包括通读、精读、跳读和感情朗读。在教学《守株待兔》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释解题意的句子,并逐个对应地找出相应的词句进行释解题意,然后由长句“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来撞死在树桩上”简缩为“守株待兔”四字,由此利用“缩扩法”让学生理解了题意及主要内容。在通读并整体感知内容后再往下逐段地引导学习精读课文,进行品词、品句的训练,进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品读训练,即深情地读,读出味来,读出神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提高了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更好地领悟到文章的内容,体会到文章的语言技巧,较好地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体现在阅读学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特点要求。
  
  二、自解
  
  自解,即学生通过运用工具书或运用已掌握的不密闭方法,在课堂上自己解说课文的有关内容,自己解释有关字词的意思等。学习《守株待兔》的第一段时,概述了主要内容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字词,目的是重点引导学生解释“窜”、“撞”等词的意思。领悟到方法,学习第二段时,学生就会在自由朗读课文本后,纷纷举手发言,概说出本段的主要内容——“这一段主要讲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与此同时,我让学生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字词。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将答案批注在书上,接着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白捡’。‘白捡’就是没花一点力气就能捡到。”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乐滋滋’。‘滋’就是滋味,滋味与口水有关,‘乐滋滋’就是乐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还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又肥又大’,就是很肥很大的意思。”同样在第三段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字理析词法自行解决“丢”、“获”、“男”的字词意思,使学生从字源上识记词义。这样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学生自查问题,自寻答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只在学习疑难处提供不密闭方法的指导,因而,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对课文的大致内容也理解得差不多了。
  
  三、自评
  
  学习课文,光是了解字词的表面意思还不够,还需要靠学生自己品味,那么自评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章法、精美的语词等作欣赏性的评价,说说它好在什么地方,也可以把认为是课文纰漏的地方进行点评,并且提出修订意见。它是自悟的最高层次,在悟出课文精妙所在后,往往伴随着感情朗读,即要读出所蕴含的情感。首先在第一段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自己说说那些字词用的好,好在哪。这一阶段我引导着学生着重赏析“窜—撞—死”这些词,因为是“窜”,速度极快,慌不择路,才会“撞”到树桩上,因为是“撞”,才会“死”。反之,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是“跑”,就可能会“碰”,如果是“碰”,最多会“伤”。学生体会了到作者用词非常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我提醒学生今后阅读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写作文时,要选择有联系的词语。接着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就会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自评。第一个学生说:“我感到‘白捡’这个词用得好。因为种田人的确是不费一点力气,白白捡到的。如果单说‘捡’到就没有这么好。”第二个学生说:“我感到‘乐滋滋’这个词用得好。因为种田人捡到的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是可以吃的呀,所以他一想到它的美味,禁不住口水就流出来了。”这时,我投影词句比较的幻灯片,学生四人小组计论:如果把“乐滋滋”换成“乐悠悠”,哪个词好呢?随后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认为还是用“乐滋滋”好,并说出相应理由:因为前面的词语“又肥又大”用得好,何况野兔又是白捡的。在此,学生加深了认识:阅读时要注意词语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丢下锄头”和“放下锄头”的比较,体会出“丢”说明种田人从此不再种田而去守树桩等野兔的决心,进而理解了种田人由于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当成是必然事件,妄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的道理。在这一阶段,我常常做类似这样的点拨与提醒:“是吗?”、“请再想一想”、“请把你的感情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之中去”、“好,你真会动脑筋”。最后,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课前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竟然在细读品味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愉悦和经验,从而激发他们学好课文的信心与毅力,充分调动了他们探究课文奥秘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宜沾沾自喜于“生动形象”的分析与讲解,而应从传统的讲授中“自我解救”出来。应大胆地运用类似“自悟学习法”这种创新教育的模式,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民主教育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主动求解,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自解”、“自评”的同时,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激励和鼓舞,使用“自悟性学习法”教学,师生双方均收益,岂不快哉乐哉!
其他文献
2把复数引入三角函数的研究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不同.前一部分讲到的三角函数知识是完全成熟了的,绝大多数教师是很熟悉的,按本文的讲法给学生上课是可以的.这一部分涉及微积
淮安人杰地灵.rn我庆幸,在这座文化名城广播文艺编辑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 因为工作,1997年,我和当时的同事陈武是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儿童广播剧《大鸾歌》最初的主
期刊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产生,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形成的推动力,也有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形成的爆发力。这个课题,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抓住了语文教改的牛鼻子,既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语文,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又在读写中创造性地获取和运用语文资源,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    一、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是诞生在世纪之交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的。这个历史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高频词语,它的使用惯性使得一些人把它同“课程改革”混起来说。我们以往提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内进行,重点是指教学教研人员对课程处理方式的探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后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清明节回老家,我指着小河边一片青葱的绿色植物对女儿说:过来看看,这是什么蔬菜?  女儿左看右看,瞅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是什么蔬菜。唉,城市里长大的孩子。  我只好告诉女儿,这就是香菜呀。咱家里经常从菜市场买回来吃的呀。  香菜,在我的老家其实叫它芫荽。鄉村的土话里,其实也保存了一些古语。像芫荽,才是香菜的正式名字,香菜倒是个别名。关于芫荽,《说文解字》中有如此记述:“荽作莜,可以香口也。其茎柔叶细而
期刊
位于南京紫金山灵谷塔以西, 藏经楼以东的一高阜山上,有一处独特的建筑遗迹.这个建筑的所有墙壁、地基,都是用青石建造. 建筑的周围遍植桂花树,每到桂花盛开时节,方圆一公里
期刊
期刊
2006年秋季,我们浙江省继2004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及2005年江苏等省区之后,也已走进新课程改革行列.在半个多学期的课改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也引发我们做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