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探析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既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学习者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文章将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内涵着手,分析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路径进行探析,彰显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勤劳致富”“自觉劳动”和“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促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5-0096-03
  劳动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新时代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核心在于树立“勤劳致富”、“劳动光荣”和“自觉劳动”的价值理念,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劳动”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解释,(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使用哲学意义上的“劳动”概念,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自我实现;(2)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概念,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这两种“劳动”概念都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概括起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1劳动创造人本身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阐明了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由猿到人的转变中相应的一些变化:首先,是直立行走。其次,是由猿的上肢变成人手,并渐渐地获得自由。所以恩格斯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产物”。最后,就是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么映,它是在多次反复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社会实践,人的思维是不能形成的。所以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深刻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1.2 劳动创造了社会,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因为从猿到人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会化,只有过着社会化的生活,原始人类才能紧密地相互合作战胜凶猛的野兽和严寒酷暑等自然灾害,才能得以生存下来。才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表达各自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在互相仿效中取得文化上的进步。
  1.3劳动是一切财富与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劳动是一切财富与价值的源泉。
  第一,生产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的吃、喝、住、穿首先必须劳动,这是很明显的事实[1]。
  第二,强调“勤劳致富”“劳动光荣”和“自觉劳动”的理念[2]。人们只有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劳动价值观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的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内容。
  2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社会”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等原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首先,恩格斯曾从猿到人类的演变过程中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其次,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所以,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2)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理解“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价值的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劳动既能创造物质财富,也能创造精神财富[6]。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勤劳致富”和“劳动光荣”的理念,从而达到“自觉劳动”。
  (3)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理解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是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
  (4)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劳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得人们由外在的要求逐渐转向内在的自觉自由,有利于培养劳动者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感态度。
  (5)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劳动与广大青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只有新时代青年真正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总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一是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懂得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即劳动创造物质世界、精神生活和人类历史,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者应受到尊重的劳动价值观念;二是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懂得劳动具有创造价值的价值,即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从而树立起“勤劳致富”和“劳动光荣”的理念。
  3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育路径
  培育马克思主義劳动价值观,其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实现其从理论形态转向实践行为,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的价值追求。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1)理论层面,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让学生从理论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内涵。
  一是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通过组织学生阅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著作,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哲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不同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理论的解释。使学生树立起“勤劳致富”和“劳动光荣”的理念,懂得了人们只有通过诚實劳动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是认真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其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5]。发扬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
  三是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对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来看,个人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都离不开劳动[7]。
  其次,从劳动创造财富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出发,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强国梦,离不开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因此我们教育学生都要理解积极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
  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劳动教育的深刻阐释,丰富了我国教育方针的内涵,更抓住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2)实践层面,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对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一是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密不可分,从而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8]。
  我校的《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思想品德及个人操行考核办法(学生千分考核条例)》(湘电科行[2019]1号)中第三十五的规定:热爱劳动、有较强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并能按时按质保量地完成劳动任务;尊重他人劳动,合格者每次记20分。同时第三十六条规定:积极参加校、院、班级组织的各种劳动,在学校劳动卫生工作检查中,检查成为较好及以上的,参与劳动者每次记10分。在劳动中不服从分配、无故不参加者一次扣20分;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者一次扣5分。通过奖罚分明的劳动管理制度,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的良好品德,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劳动,通过劳动这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对个人的成长、集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的重要意义。
  我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把学校的清洁区全部以班为单位分配到各个班上,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清扫,校园每天都是干干净净。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从事劳动的快乐、劳动带来收获的喜悦,自觉劳动已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是坚持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理念。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了解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一靠政策,二靠智慧,三靠诚实劳动。学生们通过实地调查深深感受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诚实劳动,离开了劳动,不管国家的政策多好、个人多聪明都不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振兴和富裕。
  四是要在全社会中贯彻尊重劳动、知识、人才与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与权利。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调动大学生热爱劳动、树立起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五是在实际劳动宣传、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挥劳模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用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广大大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劳动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如“农民将军、将军农民”甘祖昌的优秀事迹,甘祖昌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他无论当将军还是当农民,始终不忘的是劳动,用成实劳动表达了坚守对党忠诚、不畏艰苦、淡泊名利、一心为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图安逸的高尚情操,是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鲜活事例。
  六是把对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实习。让专业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直接参加生产实践,让学生深刻领会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最终源泉的道理,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深刻理解,树立起自信,自觉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劳动和劳动光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9],有效实现了理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起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理论自信的自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123.
  [2]习近平谈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J/OL],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05-01].http://cpc. people.com.cn/n1/2019/0501/c164113-31060895.html.
  [3]陶志勇.新时代劳动观理论探析[J].工会理论研究, 2020(4):4-15.
  [4]汤素娥.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5]张志勇;杨玉春. 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J].中国教育学刊,2020(4):1-4+61.
  [6]陈好敏,熊建生.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44-48.
  [7]王南湜.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解: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阐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5):41-52.
  [8]胡君进.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J].教育研究,2018(5):9-15+26.
  [9]季思含.习近平劳动观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互联网+”时代下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所面临的挑战,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措施,如增强网络监管水准、搭建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专业团队、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建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网络平台等,从而全面增强对青年学生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青年学生;“互联网+”;网络监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党史档案在党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党史档案工作原则以及新形势下党史档案工作方法3个问题,以期充分发挥党史档案在提高党史教育水平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党史档案;档案服务;档案利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5-0064-02  0 引言  党史档案就像一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当你翻开它,新中国的改革和变
期刊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向深入改革的步伐,人们也在关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医院党建工作的质量水平,反映了党的组织领导水平,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新时期不断地加强医院的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医院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党建工作;医院;领导者;业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7.32
期刊
摘要:当前博物馆文化产业与文创产品的发展较为迅速,新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必须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节奏、符合大众化的审美、低调但却有高质量的内涵,才能够获得群众的喜爱。加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和应用能够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助力,带动整体文创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开发和应用当中,应当依据馆藏资源和展览内容,精心研发文创产品,完善博物馆文创产品融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加强党建工作,要从工作实际中发挥党建的导向作用,严格落实配套工作,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思路,这不仅需要更新党建理念,还需要不断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积极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本论文着重研究新时代推进党建与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党建;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全球化浪潮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本文从大数据背景入手,对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SIOP教学法进行了概述,针对SIOP教学法总结了三步走的实施过程,从课前、课中、反思三个层面完成相互支撑,引入SIOP教学理念,通过应用价值的培育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完成线上线下、细化量化、反馈评估、特性共享,专业适用,使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系统化、标准化、具体化,为全面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
期刊
摘要:黑龙江红色文化中核心的内容就是“龙江精神”,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它是勤劳的黑龙江人经过世世代代的打拼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龙江精神”不仅要理论上深入挖掘,还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尝试在高校进行“龙江精神”相关内容的布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其深刻含义。  关键词:黑龙江红色文化;龙江精神;高校展览  中
期刊
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对外贸易活动增多,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冲突大量出现,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本文以贛州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法律人才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从培养途径与方式出发,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法律人才英语技能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法律人才;英语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5-009
期刊
摘要:国家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对社会主流思想认同感缺失、学习素质较低、自我个性意识强等特点,高职院校也存在教师对爱国主义内涵把控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传承度不够等现状,因此加强与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笔者提出应将爱国主义红色文化资源与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改革教
期刊
摘要:戏剧教学是将戏剧应用于教学当中,同时戏剧从产生之初就具有育人属性,因此在军校英语课堂开展戏剧教学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站位,增长英语学科知识,补充英语实践教学,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戏剧教学;军校;英语教学;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5-0092-02  0引言  戏剧教学从字面意义上解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