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5G技术落地,Web3.0时代到来,博物馆朝着数字化、智慧化的新方向不断迈进,为文物拟人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本文从文物拟人化现状入手,探讨文物拟人化发展策略。
(一)文物拟人化的概念
拟人化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其人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等属性,使其具有和人类相似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近年来,关于拟人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动漫拟人角色、人工智能、产品拟人化、品牌拟人化等领域,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拟人化赋能其他产业共创价值。汪涛等基于沟通模式指出,人化沟通模式能够缓和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戒备情绪和心理抗拒。
目前,学界还未有学者对文物拟人化作出概念解释,古物拟人词条指用直观的人物画来解释古文物的特点。笔者认为此概念太过粗糙,在此提出自己的拙见,文物拟人化是指基于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根据文物特性特点,利用新兴技术对其进行可视化操作,真实还原文物本身使其人格化的一种文物呈现方式。
(二)文物拟人化的必要性
文物拟人化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Web3.0时代已然来临,移动互联网技术、客户端产品不断革新升级,5G技术落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使文物拟人化产品有更多元化的发展,为文物拟人化蓝海市场进攻红海市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土壤。
人工智能技术也使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静态文化遗产,而是活起来的人类文化。拟人化文物形象一出现就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绝大多数青年人的积极认可。在微博平台,仅文物拟人话题,阅读量高达1434.3万次;在抖音平台,文物戏精大会话题播放量高达311.9万次;在哔哩哔哩平台有关国宝拟人的相关视频播放量最高达25.5万人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物拟人化形象创作,符合当代青年强烈的社会诉求和社会思潮的发展,打破“老古董”“死文物”的概念,更符合当代年轻人对博物馆文物的期盼。
人对互联网产品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三类,内容、社交和情景,并且以社交为主。当人面对复杂客体的时候,“类人”的知识更加可及。当把文物这样的复杂客体进行拟人化操作,大众与文物之间的互动方式就由“人与复杂物”变为了“人与人”,使文物更具亲和力,提高人们对文物的理解和认知,更好的满足了人的社交需要,有效促使更多的受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将文化传承落到实处。因此,文物拟人化无疑是一个将受众与博物馆之间关系升华进而产生内核变化的重要锚点。
(一)文物拟人化热潮来袭
自2017年,经由微博上两位年轻姑娘的画笔,《国家宝藏》中的所呈现的27件国宝变为了27个独具特色、生动的漫画形象,将在博物馆里华美大气震撼、给人以历史感和沧桑感的文物,结合二次元动漫形式,将文物进行拟人化,并赋予其性格,用更加贴近年轻气息的方式,展现出了文物另外一面的美。随后引发了一系列“文物拟人化”热潮,越来越多的画手深受其影响创作出更多的文物拟人形象,也逐渐衍生出了各种文物拟人漫画、动漫、视频、真人cosplay摄影集、美妆教程等形式。
甚至在2019年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两条《亚洲文物朋友圈》短视频,分别为《有“瓷”自远方来》和《丝绸之路上的“小透明”》,也通过文物拟人化的方式,建立亚洲文物朋友圈,通过微信群内和朋友圈内“文物们”的对话交流,呈现出文物的各项知识点,生动完美的展现出了亚洲文明之美。
(二)文物拟人化传播效果
在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特展中,对陕西国宝采用了拟人化的介绍方式,引来不少人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格化简介平易近人,但也有人认为觉得这样的做法使本身严肃的文物变味,文物拟人化传播呈现出“双刃”效果。一方面,文物拟人形象和产品的良莠不齐导致群众产生反感心理。另一方面,一些人持有刻板印象,他们认为文物就得整齐排列在博物馆展台上才是原汁原味的文物,否则就是不守规矩、破坏传统。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空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玩法,用更为活泼生动的可视化形式将文物拟人化,并未偏离“让文物活起来”的初心。因此文物是否应该拟人化不应再是当下讨论的焦点,探讨如何能够更好的文物拟人化才是重中之重。
文物拟人形象不仅仅是单纯的平面形象,而是指人格化的多维立体虚拟人物。
(一)进行良性指引
当下文物拟人化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已经出现了低俗化、侵权等问题,导致所传播文化的畸形,群众对人工智能技术是否能够完美应用于传统文化深表疑问。我们还应对“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偶像已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规避。网络虚拟偶像的产生以当代社会青年“网络原住民”为基础班底,喜爱文物拟人的人群中也以青年人居多,且文物拟人产业也都将以新一代青年为消费主体,但当下青年文化意識和消费文化都十分薄弱,对其是否能够担起在文物拟人产业中的重任还是个未知数。
人工智能技术、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文化三者之间不应是零和博弈,要寻找三者利益边界,立足共同利益区域创造新价值。政府应抓住痛点,结合文物拟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青年主体,引导文物拟人产业发展,对文物拟人化市场进行良性引导和规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行市场资源整合。
(二)新兴技术赋能
AR、VR技术可打造更具沉浸感的博物馆参观环境;AI和大数据算法技术使文物拟人化形象成为博物馆解说员成为可能;5G技术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多连接,使虚拟文物形象更加真实可触,也降低了人们在体验数字化场景博物馆时的眩晕感;5G+4K可实现博物馆现场活动高清无时延在各大移动端口同步直播。在进行宣传产生联动效益时,也可立足于文物的“性格”找准用户定位,并利用大数据算法优势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带动文物拟人产品及其衍生品的销售,带领“博物馆热潮”回归。
(三)使用中国元素
我们应该借鉴动漫大国创造动漫人物的优点,结合中国元素进行创作,如采用传统水墨画法(白描、工笔)、穿着中国传统款式(旗袍、丝绸)、使用传统纹样(云纹、锦鲤、龙和其他演化元素)、搭配传统配饰(流苏、刺绣、盘扣),使中国文物拟人形象极具东方美学特色。甚至可与中国其他领域的传统符号结合,如脸谱、剪纸、十二生肖、中国古星象学等,在古风拟人形象中完美融入古代或现代中国元素,通过中国化拟人形象的气质传达中国味道。
(四)讲好中国故事
要打造精品创作团队,讲好中国故事,形成独具特色IP。文物拟人项目对文物知识、历史背景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每一处的细节都要查阅文献进行考证,文物拟人形象的性格、服饰搭配、颜色使用、所处场景的设计都需要完美贴合文物本身,必须在增强观赏文物趣味性的同时,保证文物的历史知识和独特个性的严肃性,防止因过分迎合受众而让中国文物、传统文化过度“泛娱乐性”。
文物资源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根基,对于博物馆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人们触摸文化脉络、感受中华魅力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中,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利用文物资源提高展览水平,揭开文物神秘面纱,让文物“接地气”,将文物“拟人化”,提升文物与人的互动性和亲密度,让文物走进生活,走近群众,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要,增强我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
一、文物拟人化及其必要性分析
(一)文物拟人化的概念
拟人化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其人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等属性,使其具有和人类相似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近年来,关于拟人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动漫拟人角色、人工智能、产品拟人化、品牌拟人化等领域,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拟人化赋能其他产业共创价值。汪涛等基于沟通模式指出,人化沟通模式能够缓和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戒备情绪和心理抗拒。
目前,学界还未有学者对文物拟人化作出概念解释,古物拟人词条指用直观的人物画来解释古文物的特点。笔者认为此概念太过粗糙,在此提出自己的拙见,文物拟人化是指基于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根据文物特性特点,利用新兴技术对其进行可视化操作,真实还原文物本身使其人格化的一种文物呈现方式。
(二)文物拟人化的必要性
文物拟人化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Web3.0时代已然来临,移动互联网技术、客户端产品不断革新升级,5G技术落地,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使文物拟人化产品有更多元化的发展,为文物拟人化蓝海市场进攻红海市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土壤。
人工智能技术也使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静态文化遗产,而是活起来的人类文化。拟人化文物形象一出现就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绝大多数青年人的积极认可。在微博平台,仅文物拟人话题,阅读量高达1434.3万次;在抖音平台,文物戏精大会话题播放量高达311.9万次;在哔哩哔哩平台有关国宝拟人的相关视频播放量最高达25.5万人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物拟人化形象创作,符合当代青年强烈的社会诉求和社会思潮的发展,打破“老古董”“死文物”的概念,更符合当代年轻人对博物馆文物的期盼。
人对互联网产品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三类,内容、社交和情景,并且以社交为主。当人面对复杂客体的时候,“类人”的知识更加可及。当把文物这样的复杂客体进行拟人化操作,大众与文物之间的互动方式就由“人与复杂物”变为了“人与人”,使文物更具亲和力,提高人们对文物的理解和认知,更好的满足了人的社交需要,有效促使更多的受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将文化传承落到实处。因此,文物拟人化无疑是一个将受众与博物馆之间关系升华进而产生内核变化的重要锚点。
二、文物拟人化的现状
(一)文物拟人化热潮来袭
自2017年,经由微博上两位年轻姑娘的画笔,《国家宝藏》中的所呈现的27件国宝变为了27个独具特色、生动的漫画形象,将在博物馆里华美大气震撼、给人以历史感和沧桑感的文物,结合二次元动漫形式,将文物进行拟人化,并赋予其性格,用更加贴近年轻气息的方式,展现出了文物另外一面的美。随后引发了一系列“文物拟人化”热潮,越来越多的画手深受其影响创作出更多的文物拟人形象,也逐渐衍生出了各种文物拟人漫画、动漫、视频、真人cosplay摄影集、美妆教程等形式。
甚至在2019年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两条《亚洲文物朋友圈》短视频,分别为《有“瓷”自远方来》和《丝绸之路上的“小透明”》,也通过文物拟人化的方式,建立亚洲文物朋友圈,通过微信群内和朋友圈内“文物们”的对话交流,呈现出文物的各项知识点,生动完美的展现出了亚洲文明之美。
(二)文物拟人化传播效果
在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特展中,对陕西国宝采用了拟人化的介绍方式,引来不少人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格化简介平易近人,但也有人认为觉得这样的做法使本身严肃的文物变味,文物拟人化传播呈现出“双刃”效果。一方面,文物拟人形象和产品的良莠不齐导致群众产生反感心理。另一方面,一些人持有刻板印象,他们认为文物就得整齐排列在博物馆展台上才是原汁原味的文物,否则就是不守规矩、破坏传统。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空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玩法,用更为活泼生动的可视化形式将文物拟人化,并未偏离“让文物活起来”的初心。因此文物是否应该拟人化不应再是当下讨论的焦点,探讨如何能够更好的文物拟人化才是重中之重。
三、文物拟人化的策略
文物拟人形象不仅仅是单纯的平面形象,而是指人格化的多维立体虚拟人物。
(一)进行良性指引
当下文物拟人化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已经出现了低俗化、侵权等问题,导致所传播文化的畸形,群众对人工智能技术是否能够完美应用于传统文化深表疑问。我们还应对“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偶像已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规避。网络虚拟偶像的产生以当代社会青年“网络原住民”为基础班底,喜爱文物拟人的人群中也以青年人居多,且文物拟人产业也都将以新一代青年为消费主体,但当下青年文化意識和消费文化都十分薄弱,对其是否能够担起在文物拟人产业中的重任还是个未知数。
人工智能技术、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文化三者之间不应是零和博弈,要寻找三者利益边界,立足共同利益区域创造新价值。政府应抓住痛点,结合文物拟人的实际情况,立足于青年主体,引导文物拟人产业发展,对文物拟人化市场进行良性引导和规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行市场资源整合。
(二)新兴技术赋能
AR、VR技术可打造更具沉浸感的博物馆参观环境;AI和大数据算法技术使文物拟人化形象成为博物馆解说员成为可能;5G技术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多连接,使虚拟文物形象更加真实可触,也降低了人们在体验数字化场景博物馆时的眩晕感;5G+4K可实现博物馆现场活动高清无时延在各大移动端口同步直播。在进行宣传产生联动效益时,也可立足于文物的“性格”找准用户定位,并利用大数据算法优势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精准投放,带动文物拟人产品及其衍生品的销售,带领“博物馆热潮”回归。
(三)使用中国元素
我们应该借鉴动漫大国创造动漫人物的优点,结合中国元素进行创作,如采用传统水墨画法(白描、工笔)、穿着中国传统款式(旗袍、丝绸)、使用传统纹样(云纹、锦鲤、龙和其他演化元素)、搭配传统配饰(流苏、刺绣、盘扣),使中国文物拟人形象极具东方美学特色。甚至可与中国其他领域的传统符号结合,如脸谱、剪纸、十二生肖、中国古星象学等,在古风拟人形象中完美融入古代或现代中国元素,通过中国化拟人形象的气质传达中国味道。
(四)讲好中国故事
要打造精品创作团队,讲好中国故事,形成独具特色IP。文物拟人项目对文物知识、历史背景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每一处的细节都要查阅文献进行考证,文物拟人形象的性格、服饰搭配、颜色使用、所处场景的设计都需要完美贴合文物本身,必须在增强观赏文物趣味性的同时,保证文物的历史知识和独特个性的严肃性,防止因过分迎合受众而让中国文物、传统文化过度“泛娱乐性”。
四、结语
文物资源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根基,对于博物馆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人们触摸文化脉络、感受中华魅力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人工智能发展热潮中,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利用文物资源提高展览水平,揭开文物神秘面纱,让文物“接地气”,将文物“拟人化”,提升文物与人的互动性和亲密度,让文物走进生活,走近群众,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要,增强我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